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C.生石灰D.烧碱
    2.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l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已知l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l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8 B.l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l27I原子的中子数为78 D.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3.椰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 )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4.加热水后体积改变和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该现象不能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C.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D.分子间有间隔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中子带负电荷 B.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C.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6.如图中“〇”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7.地壳中含量元素的前四位的正确顺序( )
    A.O Si Fe AIB.O Al Si Fe
    C.O Si Al FeD.Fe Al Si O
    8.“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B.硅C.铝D.锡
    9.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于相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微粒表示4种元素
    B.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有3种微粒
    C.②表示阴离子,③表示阳离子
    D.②③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10.如图是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原子易得电子B.M的质子数是17
    C.M为非金属元素D.x为8时,M为阳离子
    11.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12.如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1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同种原子按不同的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C.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1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氧气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体积变小
    B.教室进行消毒后室内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
    C.降低温度使水结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15.以下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金属的化学性质
    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1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也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S2﹣B.HC.O2D.Mg
    18.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19.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气体压缩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0.北斗卫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瓦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37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二.填空题(共33分))
    21(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2.(3分)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②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③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是 。
    (1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1个氧分子 3个亚铁离子 4个铁离子
    一个碳酸分子 硫酸根 氯化钙 碳酸钠 硫化钠
    氢氧化钙 硝酸铵 氮气 水银 氨气 氧化铁
    24.(6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或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请写出12号元素的名称 。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3)由A元素和C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是由 (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
    (4)第三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5)溴元素与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图为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 。
    25.(5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1)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分子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6.(5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7.(6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仪器的名称为 ;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28.(12分)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抽取氨气。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彬彬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小林说还能用A和C组合,用E或C收集气体的理由是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3)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熟石灰 氯化钙+氨气+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实验室如果要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是: 。
    (5)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 。
    (6)氨气在纯氧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四.计算题(共4分)
    29.(4分)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请计算:
    (1)x的值为 ;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
    A.熟石灰B.碳酸钾C.生石灰D.烧碱
    答案:B
    2.2011年3月,日本强烈地震后,海啸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外泄,有关l31I(碘131)的相关报道成为热门话题.已知l31I原子中含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另一种稳定的碘原子l27I,它和131I同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31I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8 B.l27I原子的质子数为53
    C.l27I原子的中子数为78 D.l27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答案:B
    3.椰汁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钾等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饮料。其中的钙、磷、铁、钾,指的是( )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答案:B
    4.加热水后体积改变和微观变化如图所示,该现象不能体现分子的性质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C.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D.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A
    5.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中的中子带负电荷 B.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
    C.原子中质子与中子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答案:B
    6.如图中“〇”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答案:D
    7.地壳中含量元素的前四位的正确顺序( )
    A.O Si Fe AIB.O Al Si Fe
    C.O Si Al FeD.Fe Al Si O
    答案:C
    8.“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A.硒B.硅C.铝D.锡
    答案:B
    9.如图所示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于相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微粒表示4种元素
    B.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有3种微粒
    C.②表示阴离子,③表示阳离子
    D.②③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答案:A
    10.如图是某微粒M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原子易得电子B.M的质子数是17
    C.M为非金属元素D.x为8时,M为阳离子
    答案:D
    11.被称为抗癌食品的芦笋中含有丰富的硒,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答案:D
    12.如图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D
    1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同种原子按不同的方式结合可以构成不同的物质C.原子得到电子后带正电荷 D.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
    答案:B
    14.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氧气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体积变小
    B.教室进行消毒后室内充满消毒液的气味,说明分子间间隔增大
    C.降低温度使水结冰,说明分子停止了运动
    D.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答案:D
    15.以下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金属的化学性质
    答案:A
    1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A
    17.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也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S2﹣B.HC.O2D.Mg
    答案:D
    18.打开香水瓶盖闻到浓郁的香水气味,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A
    19.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事实,其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的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气体压缩体积缩小,是因为气体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C
    20.北斗卫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瓦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37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答案:D
    二.填空题(共33分))
    21(3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通过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序号)。
    A.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C.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Al;B;AB;
    22.(3分)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②构成并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③在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中都含有相同的是 。
    答案: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水分子;氧元素
    23.(16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氮原子 1个氧分子 3个亚铁离子 4个铁离子
    一个碳酸分子 硫酸根 氯化钙 碳酸钠 硫化钠
    氢氧化钙 硝酸铵 氮气 水银 氨气 氧化铁
    答案:2N;O2;3Fe2+;4Fe3+;H2CO3;S;CaCl2;Na2CO3;Na2S;Ca(OH)2;NH4NO3;N2;Hg;NH3;Fe2O3
    24.(6分)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或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请写出12号元素的名称 。
    (2)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3)由A元素和C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是由 (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
    (4)第三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5)溴元素与C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图为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 。
    答案:镁元素;核内质子数不同;NaCl;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往右依次增加;8
    25.(5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
    (1)图I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 ,此实验说明分子 .但是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并进行如下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答案:甲烧杯酚酞试液变红;是在不断运动的;与B、C中的酚酞溶液作比较;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等;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
    三.实验探究题(共23分)
    26.(5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元素②形成单质的化学式为 。
    (2)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铝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答案:N2;电子层数;得到;AlF3;A;
    27.(6分)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I中仪器的名称为 ;
    (2)E试管盛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3)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4)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5)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任写一点)。
    答案:烧杯;对比;C中酚酞变红的快,B中酚酞变红的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有利于环境保护;
    28.(12分)在通常状态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可得到氨水。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抽取氨气。根据以下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彬彬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小林说还能用A和C组合,用E或C收集气体的理由是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
    (3)制取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氯化铵+熟石灰 氯化钙+氨气+水。则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4)实验室如果要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文字表达式是: 。
    (5)如图甲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试液湿润过的棉花,实验前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实验时,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的棉花上,观察到白色棉花变红。再打开止水夹,几秒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 。
    氨气在纯氧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3O2O,把图乙中第三个方框补充完整。
    答案:铁架台;水槽;气体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A;D;E;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二氧化硫;B中棉花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四.计算题(共4分)
    29.(4分)断血流滴丸主含有木犀草素(化学式为C13H2Ox)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及免疫等药理活性。已知木犀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请计算:
    (1)x的值为 ;
    (2)木犀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答:8;54.5%;
    A
    12Mg
    24.3
    13Al

    26.8
    14Si

    28.9
    15P

    30.97
    B
    C
    D
    A
    12Mg
    24.3
    13Al

    26.8
    14Si

    28.9
    15P

    30.97
    B
    C
    D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