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教课课件ppt
展开趣味竞猜: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
孔雀收屏——展翅翱翔——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娃娃献计——
说出所知道的三国相关成语,然后讲与本课有关的几个
第一篇章战争篇
东汉末年,军阀长期混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4、战争特点(从双方人数看)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
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
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
200年 官渡之战
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
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
(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曹操以少胜多,基本统一北方)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①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南北②南方孙权和刘备的势力有所发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为刘备提出怎样的建议?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操遂能克绍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
诸葛亮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取胜,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③利用气候、地理 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 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 战术失误
谦虚谨慎,骄傲必败;重视利用自然条件;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教训呢?
根本原因: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巩固江南
第二篇章建国篇: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请三位同学分别做魏、蜀、吴三国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
曹操和他的后继者一直重视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注意兴修水利,保护农桑。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由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标准:是否有利社会经济发展、统一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正确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出现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的衰败,各地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割据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三国政权,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②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来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三国时期历史在进步而不是倒退。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关 一、 选择题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4、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5、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6、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7、吴国都城建业在今A.江苏省境内 B.湖北省境内 C. 江西省境内 D.安徽省境内
再努力,不到长城非好汉!
(第二关)
4、三国时期的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1、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
2、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3、曹操建立了魏国,这句话有没有错 误?为什么?
三、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
3、鲁迅说: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1、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2、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操是一位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6课三国鼎立pptx、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mp4、官渡之战mp4、曹操白骨露于野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部编版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PPTpptx、部编版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操统一北方,讲故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的治理与开发,蜀国的治理与开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