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单元难点突破(1)突破提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 )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2.小明测量一支2B铅笔的长度数值为15.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A.mm B.cm C.m D.km3.如图是武汉军运会,团体跳伞运动员在空中降落所摆造型的情景,若说其中一名运动员是运动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最为合理的是( )A.地面B.空中的另一名运动员C.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D.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4.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前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5.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齐摄入镜头,这时感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6.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他看到相邻的乘客静止不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他们乘坐的小船 B.湖水面 C.湖岸 D.湖中的小岛7.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末的速度为9.3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2.2m/s B.11.8m/s C.10m/s D.10.2m/s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9.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确的是( )A.前4s内,小华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10.甲、乙两同学进行400m赛跑,同时出发,甲同学比乙同学超前4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同学从原起跑点后退40m,乙同学仍在原起跑点,按各自原来的速度进行赛跑,则( )A.甲同学先到达终点 B.乙同学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11.根据《皖北城际铁路网规划》,将规划建设亳蚌城际铁路,该城际铁路规划走向经过我县境内并计划设立亳州机场站、高铁涡阳南站。若高铁设计时速度为360km/h,合______ m/s。12.小明想测量无锡地铁的运行速度。他测的地铁从堰桥站出发到达锡北运河站时间为2min,在手机中用:百度地图截取了一段地图(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13.单位换算:50dm=_____nm,72km/h=_____m/s。 14.一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其距出发点的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2~4s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0~4s物体运动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一列火车长,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的大桥,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______,这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是______。 三、实验题16.如图为小亮在做“长度的测量”实验:(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cm;(2)一条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选填“A”或“B”)。A.B. 四、计算题17.运动会上,一位运动员跑400米用了90秒,求这名运动员的速度。18.某“闯关游戏”在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如图),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关卡放行时间为5s,关闭时间为2s,小海站在关卡1左侧9m远的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以2m/s的速度匀速跑向关卡。求:(1)小海跑到关卡1所用时间;(2)5s后小海与A处之间距离;(3)请计算说明,小海最先被第几个关卡挡住。19.如图所示,是小明乘车即将到达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0.1h,请解答下列问题:(1)计算小明所乘车通过隧道的速度是多少?(2)请判断该车通过隧道时是否超速。 五、简答题20.要测量出一只圆形空碗的碗口边缘的长度,你能设计几种测量方法? 21.仔细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方向,说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可能运动情况.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参考答案1.C【详解】该物体的长度应为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B【详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5.0cm左右。故选B。3.A【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运动员有相对位置变化,则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故A符合题意;BCD.以空中的另一个运动员、运动员背后的降落伞、另一名运动员所穿的跳伞服为参照物,这三个参照物与其中一名运动员没有相对位置变化,他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A.由图像可知,当t为6s时,路程s为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有图像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有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的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错误,符合题意;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B【详解】以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演员和布景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演员是运动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A【详解】乘船游玩的乘客相对湖水面、湖岸、湖中小岛都有位置变化,而相对乘坐的小船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以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百米比赛中,路程s=100m时间t=10s因此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8.C【详解】AD.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在15s末相遇,在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在0~20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AD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甲在15~20s内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则v甲>v乙,故C正确。故选C。9.A【详解】A.由图像知,前4s内,小华通过的路程小明通过的路程,所以小华跑得快,故A正确;BC.在s-t图像中,小明运动的图线是一条经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小华运动的图线是曲线,所以做变速运动,故BC错误;D.全程两人所用时间相同,通过的路程也相同,据知,两人的平均速度也相同,故D错误。故选A。10.A【详解】设甲用的时间为t,则速度为乙的速度为第2次比赛时,甲同学跑的路程s1=400m+40m=440m乙同学跑的路程不变,s2=400m,因为速度不变,甲用时乙用时因为所以,因此还是甲先到达终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100【详解】因1m/s=3.6km/h,则360km/h=360×=100m/s12.2.00 60 【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1小格代表1m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地图上两站间的距离为2.00cm。[2]由题可知,地图上1cm等于实际1km,所以两站之间的距离为2km,则地铁在两站之间的平均速度13.5×109 20 【详解】[1]长度单位换算50dm=50×108nm=5×109nm[2]速度单位换算72km/h=72×m/s=20m/s14.静止 3 【详解】[1]由图像知,2~4s,物体离出发点的距离不变,处于静止状态。[2]0~4s,物体通过的距离为12m,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15.200s 160s 【详解】[1]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走过的总长度为s=s火+s桥=200m+1800m=2000m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2]火车全部在大桥上通过的距离s1=s桥-s火=1800m-200m=1600m通过此段路程所用时间16.1.50 B 【详解】(1)[1]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左侧与1.00 m对齐,右侧与2.50cm对齐,则圆的直径是(2)[2]如图可知,纸带绕了n圈的厚度为,因此纸带厚度为。17.4.44m/s【详解】解:这名运动员的速度答: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4.44m/s。18.(1)4.5s;(2)10m;(3)3【详解】解:(1)由可得,小海跑到关卡1所用时间为(2)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得,5s后小海与A处之间距离为(3)到达关卡1所用时间t=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到达关卡2所用时间为,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到达关卡3所用时间为,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答:(1)小海跑到关卡1所用时间为4.5s;(2)5s后小海与A处之间距离为10m;(3)小海最先被第3个关卡挡住。19.(1)42km/h;(2) 没有超速【详解】(1)由图可知,隧道长为4.2km,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0.1h,则小明所乘车的平均速度为(2)由图可知,表示允许汽车通过的速度不能超过60km/h,小明所乘车匀速通过隧道速度为42km/h,该车通过隧道时没有超速。答:(1) 小明所乘车通过隧道的速度是42km/h;(2) 该车通过隧道时没有超速。20.(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解析】【详解】(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碗的边缘某点作一记号,从这一点起沿直线的一端滚动一周,记下滚到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直线上起点到滚到位置的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 (2)取一条弹性不大的细软棉线,绕过碗口一周,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棉线长度即是碗口边缘的长度。【点睛】本题可利用各种辅助工具进行等效法和曲直互化法测量解答。21.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风速慢;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快.【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根据左西右东来判断: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1)甲车:①当甲车不动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如果车速大于风速时小旗子刮向东方.(2)乙车:小旗子和烟的飘动方向不同,乙车一定运动,乙车向东或向西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不一致假设错误.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旗子向西刮;当车速大于风速时旗子向东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答: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东运动,可能向西运动但速度比风速慢;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比风速快.【点评】(1)根据房子做参照物,首先判断风向,再判断小旗子在东风和车速的共同作用下,判断小车运动情况.(2)假设方法经常运用到解题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