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地形和地势(上)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地形和地势(下)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 气候(中)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2 气候(下)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3 河流(上)教案 教案 9 次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课题 |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 ||
教学内容 |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读图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知道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及其重要的地理意义。 |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学习掌握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分布图、气温曲线,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并学会从地图中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学习明确气候是我国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使人与环境协调发展。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气温分布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 |
教学难点 |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及气候对我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 ||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 创设情境:暑假海口的小明去东北的外婆家,小明出发前准备了羽绒服,但到目的地之后却发现一点都不冷。引导学生为小明解答疑惑。 | 学生参与分析 | |
二、教学过程 | 一、知识讲解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 1.展示我国1越等温线分布图,引导学生学会读等温线图 2.展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总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3.展示冬季0℃等温线,讲述其与秦岭淮河的关系 4.阅读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5.讲解我国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季风等特点 (二)夏季普遍高温 1.结合7月等温线分布图,讲述我国夏季气温特点 2.讲解夏季普遍高温的原因 (三)认识温度带 1.课堂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全国划分了哪些温度带、温度带与农业生产的关联问题 2.教师讲解温度带的划分指标 3.教师讲解中国温度带的划分 4.教师讲解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的熟制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判读等温线图
学生跟随教师尝试分析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学生分析7夏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
| |
三、课堂小结 |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
| |
四、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 ||
教 学 反 思 |
| ||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4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a href="/dl/tb_c60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气候第4课时教学设计</a>,共4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a href="/dl/tb_c60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二节 气候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合作探究,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