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地理八年级上学期 教案全套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3 水资源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 交通运输(上)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1 交通运输(下)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2 农业(下)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4.3 工业教案 教案 10 次下载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课题 |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 ||
教学内容 | 农业的概念、重要性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 ||
教学 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能运用资料、地图,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东西差异及成因。 2.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四大牧区的名称及重要农业区、林区、渔业分布区的名称。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准河,说明我国农业南北生产的差异及成因。 4.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 |
过程与方法 | 1.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2.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思想,培养学生充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 |
教学难点 | 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理解影响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因素。 | ||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一、导入新课 | 教师播放《湖南新闻联播》视频 | 学生观看视频 | |
二、教学过程 | 一、知识讲解 (一)什么是农业 1.课堂探究,教师展示不同农业产品引导学生说出农产品所代表的农业部门。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农业的概念,并给农业照片,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的区别。 3.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农业的劳动对象与产品,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4.教师总结什么是农业。 (二)农业的重要地位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源,而且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我国农业的发展 (二)我国农业地区分布 1.教师给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提出问题:分析我国农业分布东部西部有什么差异? 2.给出我国农业分布图,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四大牧区及重要农业区、林区、渔业分布区 3.给出我国作物熟制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南方和北方的差异,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什么是农业,狭义的农业和广义的农业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我国农业在国名经济中的重要性和发展
学生根据图回答我国农业东西部分布的差异——东耕西牧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我国农业分区和思考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分布差异及原因 | |
三、课堂小结 |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
| |
四、板书设计 |
| ||
作业布置 |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 ||
教 学 反 思 |
|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前置小调查,承转提问,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 农业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课堂实录,情景创设,课堂探究,学生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