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 课件 11 次下载
-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习作例文 课件 课件 17 次下载
-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课件+视频 课件 31 次下载
-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19 海滨小城 课件 课件 17 次下载
- 部编版 语文三年级上册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件+视频 课件 18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主要作品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唐]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再读诗歌,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天门中断①楚江②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
②楚江:长江中下游部分河段在古代流经楚地,所以叫楚江。
天门山是什么样子的呢?水又是什么样子的?
诗中的“断”和“开”让你联想到怎样的景象?
这一句诗让人联想到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天门”才从中间断开而成为东西两山。借山势写出了水的汹涌浩荡。
第二句诗中的“回”字有什么作用?
一个“回”字,把江水翻滚抛掷、变化无穷的状态全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两岸青山相对出①, 孤②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思考:两岸的青山怎么“出”?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联系?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远望天门山所见的雄姿,下句点明“望”的立脚点是“日边来”的“孤帆”。描绘出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熙宁四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离京,任杭州通判。春日的一天,在杭州宦游的苏轼和朋友们游赏西湖,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苏轼被西湖美景陶醉,写下此诗。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mǒ ①涂。②揩,擦。③除去。
mò 涂抹,泥(nì)。
mā ①擦。②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
写法:左窄右宽。右下部捺画伸展。
写法:左右书写要紧凑。“衤”撇、点要小。
水光潋滟①晴方②好,山色空蒙③雨亦④奇。
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
再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第一、二句诗哪几个字提示了我们天气?
晴天和雨天的西湖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好”和“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好”和“奇”分别写出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欲①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②总相宜③。
②淡妆浓抹:淡素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抹,涂抹。
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都神韵独特。
为什么苏轼要把西湖比作西子,“西湖”与“西施”之间有什么相通之处?
“西湖”与“西施”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字;“西湖”景美,“西子”人美。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美。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浪淘沙》等。
望洞庭[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磨(mò)坊里的磨子发出沙沙的摩擦声。
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湖光①秋月两相和②,潭面无风镜未磨③。
③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潭面无风镜未磨”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诗人为什么要写无风的潭面?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①里一青螺②。
①白银盘:比喻洞庭湖。
②青螺:青绿色的螺。诗中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比喻: 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将湖中的君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
想象: 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一只小小的青螺,在诗人的想象中,洞庭山水成了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给人以莫大的视觉享受。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描写,把色调和谐、淡雅无比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 平湖秋月 断桥残雪 曲院风荷雷峰夕照 南屏晚钟 花港观鱼 柳浪闻莺双峰插云 三潭印月
视频欣赏 《望天门山》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这张相(xiānɡ xiànɡ)片记录了我与小杰初次相(xiānɡ xiànɡ)见时的情景。
他用抹(mǒ mā)布抹(mǒ mā)去了墙上的脚印。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宋]苏轼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读一读苏轼和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其他作品。你有喜欢的某一处风景吗?请你以小短文的形式展示一下。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都是七言诗,可以按照四三断句,做到抑扬顿挫,读出节奏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采用个别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再多读几遍。熟读以后,将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望天门山》,通过
想象“李白看到青山出时,可能会做些什么”,从而感受天门山美景的壮丽,用激昂、豪迈的语调来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可以想象“诗人在看到晴天或雨天的西湖时,可能会说些什么”,体会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朗读时可以通过语调上扬表达内心的畅快;《望洞庭》,可以想象“秋月映照湖面”“水平如镜的洞庭湖”“洞庭湖中的君山”等画面,
再想一想“诗人看到如此美景可能会想些什么”,进一步感受洞庭湖的宁静之美,用舒缓的语调来读。 背诵指导:首先要熟读每首古诗,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并把诗句描绘的画面记忆在脑海中。然后抓住每句诗中的重点字,想象画面,一句一句地背。最后背诵整首诗。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可以先进行诗句填空式默写,或者看图片默写诗句,再进行整首诗的默写。 古诗书写的格式:第一行居中写古诗题目;第二行居中写朝代和诗人的名字;第三行开始每行写一句古诗,标点符号占一格,每行的左右两边空格要大体一致。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参考答案: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精品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洞庭湖,洞庭湖美景,我会组词,磨刀磨合,石磨磨面,再读诗词,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无风水平如镜,镜未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4页。
小学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古诗三首授课课件ppt,文件包含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pptx、纯音乐-秋思曲mp3、残wmv、盖wmv、秋天多么美mp4、菊wmv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