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课后测评
展开A.“仁政”B.“无为而治”
C.“兼爱”D.法治
2.右面漫画中“?”处应该是下面哪句话(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为无为,则无不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言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旧有指导意义。以上言论出自( )
A.老子B.孔子C.庄子D.韩非
4.“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鸣现思想博弈。”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各诸侯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
C.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
D.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
5.2020年,全国各地都发起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活动。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还提倡“节俭”“节用”。这一思想流派是( )
A.道家B.墨家
C.儒家D.法家
6.在某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用诸子百家思想表达了他们对“上课说话现象”的看法。甲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厉惩罚。”丙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学派是( )
A.甲—儒,乙—法,丙—道
B.甲—儒,乙—道,丙—墨
C.甲—墨,乙—法,丙—道
D.甲—道,乙—墨,丙—儒
7.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思想自树一帜,又彼此吸收、融合。下列属于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的是( )
A.都追求治国之道
B.都追求平等
C.都希望恢复旧秩序
D.都主张争霸,推行霸权
8.“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9.《礼记》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里“天下为家”的含义是( )
A.天下为大家所共有 B.天下为一家所私有
C.天下一家和睦团结 D.天下处处可以成家
10.读下表
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1) B. (2) C. (3) D. (4)
1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如今,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内容与孔子下列哪一观点相符( )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出自郑板桥之手。他在任潍县县令时,曾广开粮仓救济百姓。这一做法体现了( )
A.仁爱思想B.非攻思想
C.无为思想D.法治思想
13.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仁”和“克己复礼”等思想;孟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圣人才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提出君子“至德”的实现是遵循道德的结果。据此可知,他们都强调( )
A.道德自律理应是个体的自觉追求
B.独立平等是个体道德自律的前提
C.只有道德自律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D.诸侯国君是社会道德自律的楷模
二、非选择题
14.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邮票,大舞台】
材料一
(1)《杏坛讲学》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请举出一例。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请写出一点他的政治主张。
(2)《古代思想家——老子》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请你为邮票配上文字注释。
【看新闻,学历史】
材料二 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法家、道家等传统思想……诸子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学派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
(3)“这样一个大背景”指什么?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实践紧密相连”?百家争鸣有何影响?
答案
1.B 2.A 3.B 4.D 5.B 6.A 7.A 8.C 9. B 10 D 11.C 12.A 13.A
14 (1)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政治主张: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主张实行德政;等等。
(2)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3)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原因: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人物
主张
老子
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1)
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墨子
“兼爱”“非攻” (3)
韩非
以德治国 (4)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八课 百家争鸣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精品课时作业,共16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