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2.1对数及其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3.2.1.对数及其运算——对数的加减法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利用对数的性质进行对数的运算; |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回忆对数基本感念,得到对数的加法运算,减法运算和数乘运算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类比于自然数的学习,先有数,再由运算产生一系列的数,得到一个完整的数系; 对数的运算就是“类比教学”思想的一个体现和渗透; 另外,对数的运算也是“类比”指数运算产生、得到并证明的 | ||||||
知识重点 | 对数加、减法运算和对数的数乘运算 | ||||||
教学难点 | 对数运算中加、减和数乘运算的公式逆向使用 | ||||||
教学环节 | 教学过程 | 师生互动 | 教法、意图及多媒体 | ||||
回顾引入 |
其中称为是对数的底数,叫做真数()
exe:计算下列对数值: (1),,; (2),, 解:(1),, (2),,
| Q1.通过一个例子简单回忆下上节课的内容,的值是多少呢?其中2叫对数的…? 4是对数的…?
Q2.对数中还有一个非常出名的恒等式,它是…?上节课是怎么证明的? |
通过实例,回忆重点
类比引出题目
回忆指对互化的证明思路 | ||||
公式形成 | 一、同底对数的加、减法
① 对数加法规律: ② 对数减法规律: 2. 规律证明:设, ① 对数加法公式证明: 证明:∵,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又∵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 Q1.我们的目的是想研究对数间最基础的加减运算,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能够得到一些规律么? Q2.这个感性猜想一定成立么?能理性的证明么? Q3.直接证明有点困难,我们只知道指数的性质,那能用指数的性质去证明么?
Q4.指数相加不太好,没运算规律,要是相乘就好了… |
通过特例推广到一般情况
指数的思路证明的前提是先要产生指数式 | ||||
公式形成 | 故: ② 对数减法公式证明: 证明:∵,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又∵ ∴ 由对数的定义可得: 3. 公式口诀:① 加法公式:“对数和,真数积” ② 减法公式:“对数差,真数商” | Q5.我说此时就证明完了…
Q6.那大家类似的去感受一下对数的减法公式么?
Q7.能将发现的猜想证明了,就可以使结论公式…
Q8.这就是本节课最核心的两个对数运算公式… (口诀正反可逆) |
此处可以简单的说一下哥德巴赫猜想意义
对数公式口诀 | ||||
公式深化 | 二、同底对数加、减法的推广 Eg:计算对数式: 解:
备注:同底对数加法公式的反复使用
当时,由推广公式一得: 左端 右端, 故可得推广公式二: | Q1.上面的两个对数运算公式已经非常完美了,但是,只是两个对数运算,若是3个、4个、个相加呢?
Q2.为什么可以这样推广呢?怎么解释?
Q3.若是再特殊点:,…都相等,是常数,上述式子就是…
Q4.这个式子太漂亮了,居然可以将真数的指数直接放在对数外面… |
先通过实例感受,在总结证明规律
减法的规律留给学生总结 | ||||
例题解析 | 【例一】计算下列对数值. (1)(2)(3) 解:(1) (2)法一: | Q1.那试着感受一下这个完美的公式…
Q2.使用定义可以做么?公式呢?那个简单?
| 对比对数的定义,体现公式优越性 | ||||
例题解析 | (2)法二: (3) | Q3.第三个可以使用公式么?那怎么算呢? | (2)两种性质两种解法 | ||||
公式深化 | 二、同底对数加、减法的推广
求证: 证明:设,则 ∴ 左式;右式 故:左式右式,公式得证. | Q1.第三个若直接使用公式结果一样么?那说明公式还可以推广…能证明么?
Q2.能证明么? |
发现问题,证明解决
此处小结公式正反两个方面 | ||||
例题解析 | 【例二】已知,计算下列对数值. (1);(2);(3) 解:(1) (2) (3) 【例三】计算下列对数值. (1); (2) (3). 解:(1) (2) (3) 备注:(3)题还可以采取课本中的解法,但技巧性太强,初期学不讲 |
Q1.通过几个例子简单感受一下…
Q2.如果将上述的字母换成是具体的式子就是一个计算题了…
Q3.最后一个很复杂,可以进行化简么?
Q4.还有其他方法么? |
介绍对数平方的另类写法
(3)法二不太好想到,可多提示公式的使用
| ||||
巩固练习 | 课本P99中A1~4、B1~3 | B3课做思考题 | |||||
课堂小结 | 1.同底对数加法公式;2.同底对数减法公式;3.同底对数数乘公式 |
| |||||
本课作业 | 练习小卷 |
| |||||
板书设计 | 3.2.1.对数的加、减法 | ||||||
一、同底对数加减法 (1) (2) 二、对数加法的推广 (1) (2)当时, | 复习回顾 【例一】 【例二】 【例三】 (通过电子黑板实现翻页) | ||||||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 |||||||
设计理念 |
| ||||||
学生反馈 教学效果 |
| ||||||
教师评课 |
| ||||||
教学心理 教师感悟 |
| ||||||
作业效果 |
| ||||||
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13.1.1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理念:,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工具:,例题讲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