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物质的转化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90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物质的转化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90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物质的转化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1890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反应的分类第2课时课时作业
展开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课后篇素养形成
合格考达标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过氧化氢、氨水都是纯净物
B.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
C.磷酸钙属于正盐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水、过氧化氢都是纯净物,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B正确;磷酸钙是磷酸与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得到的盐,属于正盐,C正确;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D正确。
2.物质间的转化体现了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Na2CO3NaOH B.CaCO3CaO
C.NaClNaNO3 D.CCuO
答案D
解析Na2CO3溶液与Ba(OH)2、Ca(OH)2等溶液反应可以一步生成NaOH;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Na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NaNO3;C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CuO。
3.某同学要在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A.硫酸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应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C反应,但不能与Fe、稀盐酸反应。硫酸与铁、氢氧化钠均能反应,与碳不反应,A错误;氧气与铁和碳均能反应,与NaOH溶液不反应,B错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碳均能反应,与铁和稀盐酸均不反应,C正确;氧化钙与碳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D错误。
4.下列物质可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的是( )
A.盐酸 B.氢氧化钠
C.醋酸 D.氨水
答案A
解析可用强酸进行卫生洁具的清洁和去除水垢,盐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醋酸为弱酸、氨水为弱碱溶液,A正确。
5.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七种物质,在常温下物质两两间能发生的反应最多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答案C
解析能够发生反应的有CuO+H2SO4,Fe+H2SO4,Ba(OH)2+H2SO4,Ba(OH)2+K2CO3,K2CO3+H2SO4,NaOH+H2SO4,C正确。
6.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两种物质容易发生反应且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B
解析题给物质之间能生成ZnCl2的反应有:Zn+2HClZnCl2+H2↑、ZnO+2HClZnCl2+H2O、ZnCO3+2HClZnCl2+H2O+CO2↑,B正确。
7.某同学利用Fe、CuO、H2SO4制备CuSO4,制备路线及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B 、C 。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
ACu: 。
答案(1)CuSO4 Cu(OH)2 CuO
(2)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FeFeSO4+Cu
解析由A+FeCu可知A中含Cu2+,则A+NaOHB的反应为Cu2+和OH-反应生成Cu(OH)2,B为Cu(OH)2、C为CuO、A为CuSO4。
8.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现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答案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解析同一类的物质会有某一相似的性质,利用一类物质和另一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就可以找出物质之间转化的方法: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金属碱性氧化物,该题对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限定了8种物质,要从这8种物质中选出符合条件的物质进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
等级考提升练
9.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能经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HCl—CuCl2 B.Na2SO4—NaCl
C.CO—CO2 D.Fe2O3—Fe(OH)3
答案D
解析盐酸与CuO、Cu(OH)2等物质反应可一步生成氯化铜,A不符合题意;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能一步生成NaCl,B不符合题意;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CO燃烧或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都可以一步转化为CO2,故C不符合题意;Fe2O3难溶于水,与水不反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Fe(OH)3,D项符合题目要求。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碘升华 B.冰块粉碎
C.铜生锈 D.浓盐酸挥发
答案C
解析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状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冰块粉碎后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铜生锈是因为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正确;浓盐酸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11.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符合上述过程的变化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①②③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①②③
答案D
解析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应该是: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分别到达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两种分子在催化剂表面分裂为氮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氮原子与氢原子在催化剂表面生成氨分子;氨分子离开催化剂表面。D项符合题目要求。
12.对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若A、B为酸和碱,则C、D中一定有水
B.若A、B为两种化合物,但C、D不一定都为化合物
C.若生成物C、D均为难溶于水的物质,则A、B可能为盐和碱
D.若生成物C、D中有一种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答案D
解析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正确;两种化合物发生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化合物,如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单质和二氧化碳,B正确;若生成物C和D均为难溶于水的物质,A、B有可能为盐和碱,如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C正确;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D错误。
13.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置换反应可以转化为乙。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SO4 | Na2SO4 | NaOH | NaCl |
B | BaCl2 | K2CO3 | HCl | KOH |
C | O2 | CO | CuO | C |
D | Fe | CuCl2 | Zn | HCl |
答案C
解析
14.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物质 | 第Ⅰ组 | 第Ⅱ组 | 第Ⅲ组 |
甲 | BaCl2 | HCl | Cu(NO3)2 |
乙 | Fe2O3 | K2SO4 | H2SO4 |
丙 | Mg | NaOH | MgCl2 |
(1)第Ⅱ组物质中与第Ⅰ组中任何物质都不发生反应的是 。
(2)第Ⅱ组物质中与第Ⅲ组中任何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3)第Ⅲ组中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类的是 。
(4)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 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 。
答案(1)NaOH (2)NaOH (3)H2SO4 (4)Ⅰ H2SO4
解析第Ⅱ组中的NaOH与第Ⅲ组中的Cu(NO3)2、H2SO4、MgCl2都能反应,与第Ⅰ组中的物质都不发生反应;第Ⅲ组中的H2SO4属于酸而不是盐,它与第Ⅰ组中的BaCl2、Fe2O3、Mg都能反应。
15.物质A~E均含同一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它们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除A~E外的其他物质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物质 | B | C | D |
类别 |
|
|
|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③和⑦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盐 碱 碱性氧化物
(2)①②⑦ ③④⑤
(3)CuO+H2SO4CuSO4+H2O、Fe+CuSO4Cu+FeSO4
解析C为蓝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故C为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则D为CuO;依据图中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进一步推知E为CuSO4,A为Cu,B为CuCl2。
新情境创新练
16.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牙膏 | 某儿童 牙膏 | 某防 臭牙膏 | 某透明 牙膏 |
摩擦剂 | CaHPO4 | CaCO3 | SiO2 |
摩擦剂的 物质类别 (指酸、碱、 盐、氧化物) |
|
|
|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碳酸钙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4)请你用石灰石作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为 。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 。
答案(1)盐 盐 氧化物 (2)难溶
(3)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4)石灰石氯化钙
碳酸钙
反应条件简单,不需高温,易于操作,所得碳酸钙纯度高(合理即可)
(5)取少量牙膏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碳酸钙
解析(1)CaHPO4和CaCO3属于盐,SiO2属于氧化物。(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想其作用可知摩擦剂应为难溶的物质。(3)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①CaCO3CaO+CO2↑;②CaO+H2O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4)利用碳酸钙的其他性质推出物质的转化关系。如石灰石氯化钙碳酸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5)取少量牙膏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可证明含碳酸钙。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金属钠及钠的化合物第1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物质的化学计量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02×1023个碳原子,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小的是,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