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后篇素养形成
合格考达标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
C.从Li到F、从Na到Cl,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到+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递变到8个
答案A
解析氧元素一般不显正价,F无正价,B、C错误;H、He的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2.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答案C
解析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3.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碱性:NaOH>Mg(OH)2
C.稳定性:H2O>HF
D.半径:F->Na+
答案C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酸性H2SO4>H3PO4,A正确;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NaOH>Mg(OH)2,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H2O
4.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最高正价:N
解析N元素最高正价为+5价,而F无正价,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性Na
5.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径:
根据以上数据,P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
×10-10m×10-10m
×10-10m×10-10m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磷原子的半径应在Si和S原子之间,故选A。
6.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答案D
解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
7.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SO4 H2SiO3,H2SiO3 H3PO4;
(2)碱性:Ca(OH)2 Mg(OH)2 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 PH3,H2S HCl;
(4)还原性:H2O H2S,H2S HCl。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
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 ;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
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 。
答案(1)> < (2)> > (3)> < (4)<
> ①强 ②强 ③强 ④弱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再由此判断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等级考提升练
8.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纵坐标表示( )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
C.最高化合价D.原子半径
答案B
解析根据周期性出现1~2、1~8、1~8的变化可知,纵坐标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9.图甲和图乙表示的是1~18号元素某种性质的递变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甲
图乙
A.图甲横坐标为原子序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最高正价
B.图甲横坐标为核电荷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
C.图乙横坐标为最高正价,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
D.图乙横坐标为最外层电子数,纵坐标表示元素的原子半径(单位:pm)
答案D
解析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氧元素一般不显正价,稀有气体元素化合价为0,A项错误;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B项错误;9号元素无正价,C项错误;D项正确。
10.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
①HCl比H2S稳定
②HClO氧化性比H2SO4强
③HClO4酸性比H2SO4强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⑥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S与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B.①②⑥C.①②④D.①③⑤
答案A
解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①③正确,②错误;Cl2与H2S发生置换反应:Cl2+H2SS↓+2HCl,说明氧化性:Cl2>S,则非金属性:Cl>S,④正确;不能只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⑤错误;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⑥正确。
11.把与下列元素有关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空格中:
(1)Be、Mg、Ca、Sr、Ba元素的价电子数 。
(2)11~18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
(3)碱金属单质熔点 。
(4)Na+、Mg2+、Al3+、P3-、S2-、Cl-的离子半径 。
(5)第3~9号及11~17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的变化 。
答案(1)B (2)C (3)A (4)E (5)G
解析(1)Be、Mg、Ca、Sr、Ba价电子数都是2,图像B符合。(2)11~18号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7,稀有气体元素为0价,图像C符合。(3)碱金属元素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图像A符合。(4)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则Na+、Mg2+、Al3+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P3-、S2-、Cl-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P3-、S2-、Cl-离子半径大于Na+、Mg2+、Al3+离子半径,图像E符合。(5)3~9号及11~17号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图像G符合。
12.某同学为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同浓度的稀盐酸,再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试管中,反应过程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试管b内加入的金属为 (写化学式)。
(2)若加入的两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且试管中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气球状态也如上图所示,则试管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分析判断,实验 [填“(1)”或“(2)”]能证明镁的金属性强于铝。
答案(1)Al (2)Mg+2H+Mg2++H2↑
(3)(1)
解析表面积相同的镁片、铝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二者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可说明镁、铝金属性的强弱不同,但产生气体的多少不能说明镁、铝金属性的强弱。
新情境创新练
13.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
(2)实验用品: 、 、砂纸、镊子、小刀、 。
(3)实验内容
(4)实验结论
金属性强弱: 。
非金属性强弱: 。
答案(1)验证Na、Mg、Al金属性和S、Cl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2)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3)
(4)Na>Mg>Al S
原子
N
S
O
Si
半径r/(10-10m)
0.75
1.02
0.74
1.17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剧烈游动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 m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 m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F.生成淡黄色沉淀
实验方案
(填序号)
实验现象
(填序号)
有关化学方程式
③
B
④
⑤
E
F
实验方案
(填序号)
实验现象
(填序号)
有关化学方程式
A
2Na+2H2O2NaOH+H2↑
①
Mg+2H2OMg(OH)2+H2↑
D
Mg+2HClMgCl2+H2↑
C
2Al+6HCl2AlCl3+3H2↑
⑥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②
H2S+Cl22HCl+S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新制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