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2017) 科学三年级上册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说课稿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1928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5课,主要内容是利用水溶解物质的实验向学生阐明水可以溶解多少物质,学生本单元学习是水,学习了一些和水有关的知识,而学习本节课能够为下节学习加快溶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富有想象力,好表现、求知欲强,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对新鲜十分感兴趣,但是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不能很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也应该多提问,多引导来引起学生注意力。
三、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学生知道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2.科学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实验的方式,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的能力。
3.科学态度:学会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感受生活溶解的现象,知道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小组谈论法、教授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良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抓住学生眼球,将学生的状态从课下拉到课上。因此,我才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我会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实验材料之一——食盐,然后提出问题:“把食盐放到水里,会怎么样?”请学生根据之前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出,食盐会溶解,接着我会进行追问,如果不断向水中加入食盐,食盐会还会一直溶解下去么,到底能够溶解多少呢,进行追问来导入本节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意图:通过生活实例的导入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下面试新课环节我会设计活动来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知识,首先,在活动前,我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除了食盐,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学生可能通过生活经验说出,生活中还有红糖、白糖、小苏打和味精。
接着,我会先让学生阅读资料卡片上呈现的实验方法,之后进行演示溶解食盐和小苏打的实验。
同时,我还会强调,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等前一份食盐或小苏打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下一份,要将溶解的份数及时记录下来。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不可同时进行,应在食盐的溶解实验完成后,再开始小苏打的溶解实验,保证溶解和观察的充分。之后我会向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要保持实验中水的要一样多,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回答出是为了控制变量的原因。
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巡视和指导。
实验结束后,提示学生整理好实验材料。
在实验结束后我会组织学生研讨第一个问题时,教师可组织全班的小组,汇报自己组的数据,
通过对食盐和小苏打数据的分析,知道实验溶解到8份时不能完全溶解,小苏打溶解到3份时不能完全溶解”,得知食盐溶解的份数多,小苏打溶解的份数少。
接下来,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学生在合作探究后可以得出答案,正是由于这样一份一份地加入,能够清楚地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能够溶解的份数。
意图:通过课堂的探究活动,学生已经知道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巩固本节课知识,我会让学生在巩固环节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实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并让学生更好巩固本节课知识。
小结作业:小结环节我会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学生回答可以更好巩固本节课知识。在作业环节我会留下开放式作业,学生在课下将红糖 白砂糖进行溶解,探究各自的溶解能力,可以将本节课知识得以延伸。
板书: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水可以溶解不同的物质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水能溶解一些物质_教科版,共5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反思水能溶解一些物质_教科版,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3.珍惜水资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学习得怎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