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 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尘土飞扬 B.茶香四溢 C.树叶纷飞 D.瑞雪飘飘
2. 下列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互搓手掌变热
B.烤火时手掌变热
C.用热水洗手时手掌变热
D.抱热水袋手掌变热
3. 周末,小明同学在家与父母一起做清洁卫生,美化家居环境。小明用扫帚扫动地面上一小块果皮的过程中( )
A.扫帚对果皮做功改变了果皮的内能
B.扫帚对果皮做功消耗了扫帚的内能
C.小明对扫帚做功改变了扫帚的内能
D.小明对扫帚做功消耗了体内的化学能
4. 进入7月,辽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如图所示是人们在烫脚的地面上用锅煎鸡蛋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面烫脚是因为含有的热量多
B.煎鸡蛋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了鸡蛋内能
C.能闻到煎鸡蛋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
D.蛋液粘在锅壁上是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5. 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6. 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不变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7. “天宫一号”在100 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绝大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 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8. 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 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c冰=2.1×103 J/(kg·℃),c水=4.2×103 J/(kg·℃),由图象可知( )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4 J
C.冰在熔化前内能增加4.2×104 J
D.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9. 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质在三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可以说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你认为A、B、C三幅图中,所处状态为固态的是 ____(填“A”“B”或“C”)。
10. 两个铝块的质量之比为1∶4,升高的温度之比是2∶1,则两铝块的比热容之比为1∶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
11. 用天然气灶烧水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_的方法改变水的内能。在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水吸收1.89×105 J的热量,则水的温度升高了______℃。
12. 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______。苹果很难被掰开,这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
13. 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改变内能的;10 kg的沙子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__J。[已知c沙=0.92×103 J/(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14.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不同。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____温度升高得多。
(4)该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法,下列探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的是______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5. 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一个实验装置,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并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子会从瓶口跳起来。
(1)在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__ __。
A.打气的过程
B.打气的过程中瓶中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变化
(2)玻璃瓶内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 __。
(3)在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这一现象说明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如图甲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 ℃的甲、乙液体加热(m甲<m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乙。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__ __℃。
(2)甲液体的沸点__ __(选填“高”“等”或“低”)于乙液体的沸点;甲液体第30 s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 s的内能。
(3)根据图乙中图象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__ 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17. 某探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 m2的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实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 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 kg,水的初温为20 ℃,经8 750 s后上升到45 ℃。[c水=4.2×103 J/(kg·℃)]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2)垂直于太阳光的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
18. 为了测定某煤炉的温度,将质量为600 g的钢球投入到煤炉里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并立即投入到2.3 kg、10 ℃的水中,结果水温度升高到30 ℃,求此煤炉的温度。[c水=4.2×103 J/(kg·℃),c钢=0.46×103 J/(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4DADA 5-8CDCB
二、填空题
9.分子 、原子 B
10.1∶1 1∶2
11.热传递 80
12.做无规则运动 做无规则运动
13.增大 热传递 9.2×103
三、实验探究题
14.(1)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质量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
(3)煤油
(4)控制变量 A
15.(1)D
(2)产生水蒸气
(3)瓶内出现白雾 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16.(1)58
(2)高 大于
(3)小于
四、综合应用题
17.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 J/(kg·℃)×100 kg×(45 ℃-20 ℃)=1.05×107 J。
(2)垂直于太阳光的1 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W=eq \f(Q吸,50%×2×8 750)=1 200 J。
18.解: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t-t0)=4.2×103 J/(kg·℃)×2.3 kg×(30 ℃-10 ℃)=1.932×105 J。
钢球温度降低Δt′=eq \f(Q放,c钢m钢)=eq \f(Q吸,c钢m钢)=eq \f(1.932×105 J,0.46×103 J/(kg·℃)×600×10-3 kg)=700 ℃。
煤炉的温度t炉=30 ℃+700 ℃=730 ℃。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铝
0.88×103
物质
实验序号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时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