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 教案 2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 教案 2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教案 24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案 教案 2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 教案 21 次下载
小学人教部编版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及反思
展开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3.理解中国部分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细读,准确地还原诗歌画面,在此基础上感受诗人的豁达胸臆,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及诗人之心在朗读上体现出来。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古诗并试着朗读,将生字的读音掌握笔顺练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自由读读这首诗,你发现这首诗与前面的一首诗有什么异同,两首都是描写夏季的景色,第一首诗写的是夏天的——(雨),而第二首诗写的是夏天的——(荷花)。现在让我们看第二首,谁来读一下诗题。指名读诗题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有疑问吗?)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 六月二十七日指的是农历,相当于阳历的七八月份,这是940年前的六月二十七日,是一年中天气最闷热、雷雨最多的时候。
地点:望湖楼。在西湖边,在那时是一座大酒楼 又叫
醉书:(谁知道呢?猜一猜)“醉书”喝醉酒写的?被美景陶醉了写的?
这是大诗人苏轼流传千古的一首名诗,你了解苏轼吗?(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初读理解古诗
今天我们有幸来学习这首诗,首先让我们把它读正确。自己先练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指名读 学生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齐读。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共享。
3.诗会读了,接下来干什么呢?(理解诗意)(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4.好,轻声地读一读,想想每个词是什么意思,每句诗又写了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同桌交流:把你读懂的与同桌交流,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一下)
5.质疑:
黑云翻墨:四个字都不懂吗?有谁知道?
未遮山:没有把山遮住 你看这个“遮”指导书写
卷地风来:卷地而来的风 说明风很大
水如天:水天一色
6.现在你能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了吗? (还要准备一下吗?)
体会意境
(一)体会雨来得急,下得大。
1.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每行分别描绘了什么景物?快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来。(黑云、白雨、风、水)
2、这些景物各是怎样的呢?选择其中一种细细品读诗句,尽情展开想象。
3、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1:“黑云翻墨未遮山”
我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就像打翻的墨汁一样。
我看到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上翻转。
我看到黑压压的乌云像海浪一样汹涌地翻腾而来。
我听到一阵“轰隆隆”的雷声——
你不仅看到了乌云,还听到了雷声,你能听到什么?带着你的想象读出这四个字——
电闪雷鸣中,漫天的乌云翻卷着,向山头涌去
预设2:“白雨跳珠乱入船”
白花花的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进船里。
雨怎么样?——大!
你是放眼远方,雨很大,很密!
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一样,落在船上,啪啪直响,溅起了水珠。
你是聚焦近处,雨很猛!
雨点像一颗颗跳跃的珍珠,直往船里乱滚。
雨点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溅起水花,纷纷溅入船舱里。
对!雨点不只是落进船里,更多的是落在湖面上,溅起无数朵水花,很美!震撼人心的美,令人激动的美!播放学乐师生精彩的导学作业。
2.谁来将这场又急又大的雨,通过朗读带到我们大家眼前?指名读前两句。
小结(承上启下):这真是一场又急又大的雨啊。它让我们感到——震撼!激动!振奋!惊叹!……当我们正被眼前这白花花的大雨所震撼、为之惊叹的时候,一阵大风吹来,天地间又是别一番洞天。
(二)体会雨去得快和雨后西湖美景。
1 “卷地风来忽吹散”
【出示】大风卷地风而来,它吹散了 ,吹走了,吹来了。
2.望湖楼下水如天
(1)你仿佛看到了怎样水如天的景象?
预设:
水如天一样的——开阔无边
天无边,水无边,水如天一样开阔
水如天一样的——蔚蓝
水蓝蓝,天蓝蓝,水天一色。
水如天一样——明亮
雨过天晴,一切都像刚洗过的一样,
水如天一样的——平静
碧空如洗,水平如镜,读出你的想象与感觉——
(三)1、短短的时间,我们经历了一场来去匆匆的骤雨,此时此刻你就是苏轼,站在望湖楼上,凭栏远眺,感受那震撼人心的疾风骤雨,观赏那水天一色的西湖风光,齐读全诗。
2、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让我们把这首诗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自由背,齐背(让我们一起来背一下)
3、如果能默写下来更了不起了。默写,自己校对、订正。全对的举手。(没举手的:你哪儿错了?)
拓展:
苏轼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爱西湖,尤爱雨中的西湖,他还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请你读读。
此时的西湖是怎样的?
是的,在苏轼的眼中,西湖无论何时都是美的。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练习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遮的读音是( ),音序是( ),音节是(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几画
说说诗句的意思 ,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总结
古诗学习切忌逐句讲解,力避繁琐分析之嫌,但古诗学习毕竟有规律可循。一首诗一般总有诗题、诗人、诗句三部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我就适时渗透了古诗学法指导。根据诗的形式结构,概括出释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四个基本的学习步骤。本节课教学的时候,我将“知诗人”这个环节放在课始。在拓展延伸的环节,我再次提到苏轼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前后呼应,一脉相承,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古诗四步法的教学中,还有一个“明诗意”的环节。我适当地对教材作了一些灵活的处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扣住了本首诗的诗眼“雨”字,大做文章。引导学生通过雨前、雨时、雨后这个下雨过程,了解西湖景物的变化。学生很快地抓住“云”、“雨”、“风”、“水”等景物,通过诵读不断地体悟大自然的变幻莫测。
作业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描写和赞美西湖的千古名篇。课后去找些来读读并积累。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共5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诗词铺垫,导入新课,诵读古诗,粗知诗意,想象画面,探究诗情,链接资料,启迪人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