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规范答题6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生物多样性类题目,一般以区域图、区域等高线图、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等为载体,主要考查植被类型的判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成因等。
【典题验证 用模】(2018·北京高考)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水热条件较好;中部山地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生物种类丰富;该国三面环海,海洋面积广阔,海洋生物品种多;地势起伏大,河流湖泊众多,河流生物类型多;建立了保护区域,有效减少了人为捕杀和破坏。【答案】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海陆兼备。
【实战演练 提升】 (2020·柳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山体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 000 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下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特点。(2)分析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
【解析】第(1)题,据“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分析可知,贺兰山物种丰富度整体呈单峰状,在海拔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接近350;海拔1300-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增加幅度较快,从200上升到350;海拔约2200-2700 m,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从350下降到150左右;海拔约2700 m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到100以下,物种数量较少。第(2)题,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主要考虑热量和降水。“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 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水分较少,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气温低,
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海拔2000 m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东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海拔2000 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会;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他丰富度最高。第(3)题,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考虑热量和降水。据图可知,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热量:山体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东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东坡热量条件好;降水: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热量条件差;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答案:(1)整体呈单峰状,海拔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较快;海拔约2200-2700 m,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海拔约2700 m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2)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 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海拔2000 m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会;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他丰富度最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规范答题满分系列6工业区位类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规范答题满分系列6工业区位类课件新人教版,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引领建模,术语整合规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规范2气候特征类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规范2气候特征类课件新人教版,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题体验,答题模板,真题剖析,追踪命题•解密高考,规律总结,预测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规范3河流特征类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答题规范3河流特征类课件新人教版,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典题体验,答题模板,迁移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