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共40分)
1、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 蒸馏 D.吸附
【答案】:C
【解析】A、通过沉淀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
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高.
B、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
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D、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等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
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
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
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
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α粒子质量相当
【答案】A
【解析】A.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又因为α粒子带正电,所以遇到了带正电的微粒才改变了方向,说明了金原子核带正电,故A说法正确;
B.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金原子并不是实心球体,原子核外空间很大,故B说法错误;
C.该实验的三种现象根本不能说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情况,故C说法错误;
D.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了回来,说明遇到了质量很大的东西,即原子核质量很大,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碘酒 C.氢气 D.粗盐
【答案】C
【解析】A、不锈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还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碘酒是碘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氢气由一种气体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D、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泥沙等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4、 2021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自来水净水过程中不涉及的环节是( )
A. 沉淀 B. 蒸馏 C. 吸附 D. 消毒
【答案】B
【解析】自来水净水过程,包括沉淀(使悬浮的难溶性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病毒和细菌),不包括蒸馏。
故选B。
5、干冰可以制造云雾缭绕的效果,当喷出的干冰周围出现云雾时,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
B.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C.水分子间的间隔
D.水分子的运动速率
【答案】A
【解析】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变了,分子大小、质量都不变,故A正确;
B、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二氧化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小,故B错;
C、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C错;
D、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小,故D错。
故选:A。
6、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
A. 原子 B. 物质 C. 元素 D. 分子
【答案】C
【解析】这里的“钙”“铁”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7、下列对一氧化碳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答案】D
【解析】A、无色气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极难溶于水,溶解性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
8、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二氧化碳分子体积变小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
D.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小的缘故,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D、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食物中的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不正确。
故选:C。
9、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答案】D
【解析】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选D。
10、2021年3月22日是第29个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B. 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
C. 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 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A、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会污染土壤,不符合题意;
B、使用无磷洗涤剂,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减少“水华”现象的发生,保护水资源,符合题意;
C、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软化硬水,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处理后的生活用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铀-214的中子数为146 B. 铀-238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 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 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
【答案】A
【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9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214-92=122,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92,不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铀-238与铀-214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铀-238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铀-214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14,故铀-238原子的质量大于铀-21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活性炭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是纯水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软水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活性炭不能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能起到软化水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经过净水机净化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是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自来水在加热煮沸过程中能生成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浮渣较多,说明是硬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 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 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 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具备较多的微小孔洞,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制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水后水中之前溶解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为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有效降低了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仍会有少量杂质残留,符合题意。
故选D。
1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 钛原子中的质子数为22
D. 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答案】B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钛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符合题意;
D、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答案】B
【解析】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主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
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作用是吸附杂质,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B错误;
C、通过加热煮沸可以使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水垢的形式析出,形成含较少可溶性
钙镁化合物的软水,故C正确;
D、明矾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故D正确。
故选:B。
16、202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答案】D
【解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需要节约用水;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7、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18、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
C.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答案】C
【解析】A.氢原子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故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如氢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故正确;
D.水由水分子构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错误。
故选:C。
19、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表示一种原子
C.②属于金属元素
D.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阳离子
【答案】D
【解析】A.②③的质子数不同,所以二者属于不同种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B.当X的数值为10时,①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表示一种原子,选项说法正确;
C.②的质子数为12,是镁元素,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说法正确;
D.④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
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
C.核外电子特别是外层电子,是决定原子间作用方式的重要原因
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
【答案】D
【解析】A、所有物质均由元素组成,因此看似庞杂无序的化学物质均统一于种类有限的元素之中,故说法正确;
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故说法正确;
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决定原子间作用的方式,故说法正确;
D、道尔顿的原子模型对科学发展有着重大贡献,故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9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在1800年,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______,负极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答案】(1). 氧气;20
【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某科学家利用“伏打电池”在常温下对水进行通电分解,当正极产生了10mL的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约为20mL,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
故填:氧气;20。
2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____进行验证。
(2)如图中,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填化学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答案】(1).肥皂水;(2).O2;水氢气+氧气;(3).BD
【解析】
(1)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检验软硬水,故填肥皂水;
(2)电解水实验中,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氧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是氢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水氢气+氧气,故填:O2;水氢气+氧气
(3)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 含磷洗衣服流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体污染,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C、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D、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
2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______
(2)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①. 加热煮沸 ②. 一水多用
【解析】(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活中节约用水尽量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等)
24、水是─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答案】(1)煮沸;(2)吸附;(3)氢、氧;(4)用洗脸水冲马桶(合理即可)。
【解答】(1)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有洗菜水浇花、洗脸水冲马桶、洗衣服的水拖地等。
25、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对天然水进行净化处理,可以得到自来水,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处理水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中①对应的作用是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下同),③对应的作用是____ 。
A 杀菌消毒 B 过滤 C 吸附杂质 D 蒸馏
(3)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硬水。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答案】(1).物理;(2).C;A;(3).煮沸;
【解析】(1)水的三态变化,实现了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用是吸附杂质,紫外线照射可以杀菌消毒,作用是杀菌消毒,故选:C;A。
(3)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方法是煮沸,故填:煮沸。
26、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 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2)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五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②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钠、氯两种元素;钠;(2).①AC;失去;
【解析】(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2)①五种粒子中A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②微粒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
27、 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______(填序号)。
(2)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中的E,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它与图乙中______(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A ;(2)四;氧
【解析】(1)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故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A;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硒与氧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6,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氧;
28、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 ;
【答案】(1)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1)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9、【2020山东滨州】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
【答案】(1).二;非金属;(2).;;
【解析】(1)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横行,即位于第二周期,该元素是“氮元素”,由元素名称可知为“气”字头,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2)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Na,如图所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1,通常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时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通常省略不写,则钠离子的符号是;
淄博专版中考化学复习八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随堂演练鲁教版: 这是一份淄博专版中考化学复习八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随堂演练鲁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三个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析下图内容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课时训练03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练习鲁教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课时训练03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练习鲁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g,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二单元 探索水世界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