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 教案 3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教案 3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案 教案 3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学写倡议书》教案 教案 34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案 教案 4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案设计
展开《三黑和土地》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能顺畅地朗读课文。
2.识记有关作者苏金伞的文学常识。
3.体会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思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自己能够结合注解、古文翻译,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3. 掌握诗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配乐范读,导入新课。
以教师(或课前指定一名学生)配乐范读的形式开启本课的教学,让学生直接走入诗歌的情境。
二、质疑互辩:读通课文,检查字词(结合预习学案)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结合预习学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未掌握字词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
3、小组内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5、质疑环节:通过预习课文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三、基础积累
1.识记文学常识:
(1)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解,熟记课文的文学常识(能不看课本说出)。圈划出文章的生字词,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资料助读:
(1) 题目解说
诗歌以“三黑和土地”为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三黑”是主人公,“土地”是三黑赖以生存的支柱,诗歌表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苏金伞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农民对土地的挚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触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四、整体感知
1.研讨内容,理解主题
(1)诗歌展现了哪几幅画面?给每个画面起一个标题,在旁批处标出来,再思考这些画面在表现诗歌主题方面有什么作用。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画面,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它们,如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描写角度、表达方式的选择,等等。
(3)诗人苏金伞的诗歌语言以质朴无华著称,你从本诗中的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结合具体的诗句做一些分析。
(4)读“阅读提示”的第一段,再结合教师出示的诗歌创作的背景资料,说说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体现在哪些具体的语句中。找出来,试着读岀这种情感。
2.对比调整,重新朗读。
在理解了诗歌内容、主旨及情感后,学生对自己初读诗歌时的朗读处理做出调整,然后再次朗读,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效果和感受。
五、局部揣摩
1.识形象
(1)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最喜欢这首诗歌的哪些语句?请你静心默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
思考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3)“从来没睡过这么好的床”一句,有哪些含义?
2.悟技巧
(1)这首诗歌中作者在表情达意上有哪些技巧?试举例说明(诗歌所用的修辞手法)。
(2)本诗语言有什么特点。
六、小结
全诗釆用现实主义的创作笔法,再现了农民三黑翻地、耙地,累了在地头歇息这些农
村的劳动生活场景。诗歌有着强烈的画面感,仿佛放映电影,开篇就将镜头定格在拥有了
土地的农民身上,他们先是欣喜得想钻进土里,继之是想尝尝土地的甜咸,甚至想变成
粒种子试试土地的温暖。随后镜头由全景切换至特写,聚焦农民三黑:他辛勤耕耘,精耕
细作,为的是让庄稼长得更好,未来的生活更加幸福。接下来由蝈蝈儿的叫声引出三黑对
过去的回忆,对当下的描述,对未来的畅想。结尾处用一句“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点明
了文章情感的来源,又以蝈蝈儿的叫声更欢结束全诗,含蓄而意蕴深远。
全诗几乎没有直抒胸臆式的情感呼告,却让人在诗行中感受到浓烈的喜悦、珍视。
语文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共5页。
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简介作者,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探究,分组探讨,体悟感情,归纳总结,教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21* 三黑和土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读,课文精讲,体悟感情,总结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