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
展开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基础过关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
B.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现象就是燃烧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切断电源
D.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3.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红磷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4.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所示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图中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着火的组合是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有关蜡烛燃烧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A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B.实验 B中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 C中外焰部分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 D中的“白烟”可再次被点燃
6.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的依据主要是
A.水方便易得 B.水能冲走可燃物
C.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7.下列不是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A.可燃物
B.可燃物与水接触
C.可燃物与空气接触
D.温度达到着火点
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
C.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9.下列教材实验中,不属于对比实验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
C.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
D.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
10.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CO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
A.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
B.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
C.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
D.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
11.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可用于填充灯泡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B.酸碱中和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纯度,可防止发生爆炸
D.物体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物质的微粒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12.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球水储量的1%,我们要节约用水
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C.使用天然气作燃料主要是考虑减缓温室效应
D.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铁占铁的年产量的30%-60%
1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0.94%,O3 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
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 70%以上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
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14.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将在未来10年内到达峰值。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煤 D.酒精
15.下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气外出可以佩戴防PM2.5专业口罩
B.为了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C.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无限度使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
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
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均为碳元素的单质
B.CO2可用于灭火
C.CO易溶于水生成酸
D.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17.下列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下列方法,有关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B.不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使制得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
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速率太慢,收集时间太长
D.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
18.小安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
C.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19.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条件:光照和催化剂
B.物质类别:葡萄糖为氧化物
C.变化角度:生成两种新物质
D.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20.超临界流体是温度和压力同时高于临界值的流体,也即压缩到具有接近液体密度的气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它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氯代烷等。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形成,引起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改变
C.超临界二氧化碳可用于中药、香料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氯代烷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7分)
21.(4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烧杯中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①③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C.若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也会燃烧
D.①②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2.(4分)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生活中许多现象。
(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塑料薄膜封闭),目的是隔绝___________。
(2)茶杯内的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
(3)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采取的首要救治措施是__________。
(4)《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此图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
23.(10分)在日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中,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
(1)常见的口罩一般有医用外科口罩、活性炭口罩和N95口罩。
①佩戴口罩预防病毒的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_____操作。
②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活性炭具有_____性。
(2)专家提示75%的酒精(主要成分C2H5OH)、84消毒液等可以使病毒灭活。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1O))和二氧化氯(C1O2)是常用消毒剂。
①酒精即乙醇,可以有效杀菌消毒,该过程是_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
②NaC1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③C1O2属于_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④在室内不要喷洒高浓度酒精,因为挥发出的酒精蒸气遇到明火易发生燃烧和爆炸。从微观角度解释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_,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验证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4.(5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展了一种固态Z-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转化过程中,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
(2)写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该过程可缓解___________,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之一。
25.(4分)污染及其防治和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请写出碳在氧气不充足条件下发生不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食堂做饭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中吹入空气,说明___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______。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25.(6分)请沿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
(1)从分类角度:空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可表示的微粒是
(3)从环保角度,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厂通过加高烟囱直接排放废气
B.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
C.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4)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白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满分25分)
26.(2分)在做“燃烧的条件”实验时,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所示,观察到的现象是 先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7.(6分)下列是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若将硝酸铵固体加入原装置中,温度计示数下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若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改进装置中,可观察到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
(2)实验二:原装置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改进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8.(6分)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1)活动1: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2)活动2: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活动3: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9.(11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
①通过比较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实验过程中,烧杯里的热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写1点)。
③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初冬,小明一家人到南山脚下野炊。
①生火时,小明用干枯草引燃木柴,是利用干枯草的着火点比木柴更___(填“低”或“高”)。
②烧烤时,小明将燃着的木柴架空,燃烧会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野炊结束后,小明用沙土盖灭余火,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8分)
30.(8分)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试回答以下问题:
(1)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_____,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_____
A.火柴梗着火点低
B.火柴梗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小
C.空气中氧气不足
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3)火柴划燃后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C 2,①②③ ③⑥,3 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