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9*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后复习题
展开步步为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我的战友邱少云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多选题)说邱少云是个伟大的战士,是因为( )
A.他在遇到生命危险时,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战友的安全战斗的胜利。
B.他在这场战斗中带领大家消灭了敌人
C.在烈火烧身时,至死不忘严守潜伏纪律。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打仗
B.歼灭
C.山抝
3.“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句子中“才”一词( )
A.强调时间很长 B.强调时间很短 C.突出时间恰当 D.表明刚刚发生
4.“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排比
D.想象
二、填空题
5.把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高________下 ________山________野
满腔________ ________丝________动
________动________心 千斤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_______)烟幕弹 一(_______)山沟 一(_______)烈火
半(_______)钟头 一(_______)呻吟 一(_______)战友
枯黄的(_______) 温暖的(_______) 轻微的(_______)
不时地(_______) 痛快地(_______)
7.我是拼写小能手。
kòng zhì wěi zhuāng hōng jī màn yán xī mi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这是______ (点 面)的描写,写了战斗中战士们被____________的行为鼓舞、______的场面,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轻松阅读。
奋不顾身的“新时期英雄战士”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李向群所在部队奉命赶到湖北荆州长江大堤执行抗洪抢险任务。
8月10日凌晨4时许,李向群和战友在巡查中发现一处管涌,他一边发出紧急信号,一边抱起沙袋堵住管涌洞口,洞口冲出的混沙喷得他像个泥人,他全然不顾,拼尽全力死死地压住沙袋,直到战友们赶来及时排除了险情。
13日,大平口幸福闸出现3处管涌,李向群一个猛子扎到水里探管涌,一分钟后,他从下游10米处冒出来,向连长报告:“水流太急,控制不住身子!”说完,他抱起一个沙袋又扎入水中。在李向群的带动下,战友们争先恐后地抱起沙袋跃入水中,很快堵住了管涌。
16日17时30分,他所在的9连奉命赶到南坪筑堤护坝。当时,洪水已经漫过大堤,他看到站在子堤上码沙袋很危险,就把一名新战士拉下来,自己跳上去干起来。
17日凌展4时50分,他发现距作业点300米处的内堤滑坡,立即和几名战友冒死跳入水中,手挽手搭起一道人墙,挡住风浪的冲击,直到大部队上来,保住了大堤。
连日来,李向群带病参加了8次抢险战斗,由于过度疲劳,4次晕倒在大堤上。17日上午,连长见他脸色不好,让他留下休息。可连队一上堤,李向群又跟上来。下午,排长硬是拽着他住进了南坪镇卫生院。
21日上午,听到紧急集合的哨音后,李向群又从病床上爬起来,坚持加入抗洪队伍,10时左右,他第3次晕倒,村民把他扶到阴凉处,缓解后的李向群继续坚持战斗,但因极度虚弱疲劳,第4次晕倒在大堤上,再也没能醒……
“我要上大堤!”这是党龄仅8天、不满20岁的李向群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9.请梳理李向群的事迹,完成时间轴。
8月10日 13日 16日 17日 21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画线的段落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加点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战友们争先恐后地抱起沙袋跃入水中,很快堵住了管涌。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午,排长硬是拽着他住进了南坪镇卫生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邱少云和李向群的事迹,说说你对“英雄”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黄昏时,我们勇猛地冲上了敌人的阵地。在391高地上沸腾着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
我当时的感觉,仿佛邱少云同志并没有牺牲,他和我们一起向敌人冲锋!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3.画“——”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你从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
14.画“﹏﹏﹏”的句段是对“我”的 _____描写,“我不敢朝他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但“我又忍不住不看”,是因为 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既写出了“我”_____________, 也从侧面表现了邱少云 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5.文中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的战士”,可后来却称他是“伟大的战士”,为什么对邱少云的称呼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想对这位伟大的战士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C
2.C
3.A
4.A
5.居 临 漫 遍 怒火 纹 不 激 人 巨石
6.个 条 团 个 声 位 树叶 棉袄 伤痛 哭泣 答应
7.控制 伪装 轰击 蔓延 熄灭
8.面 邱少云 英勇杀敌 邱少云的死是伟大的
9. 排除一处管涌 堵住3处管涌 南坪筑堤护坝 与战友搭人墙保大堤 牺牲在大堤上
10.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李向群和战土们堵住管涌的情形,塑造了战士群像。
11. 从“争先恐后”一词体会到战士们积极主动抢险,体现了解放军奋勇抢险的精神。 从“硬是”一词中体会到李向群身体的虚弱,以及班长对他的关爱。
12.所谓“英雄”,就是在困难与敌人面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13. 比喻 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
14. 心理 不忍眼睁睁地看着“我”地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盼望火突然熄灭 复杂矛盾地心理 顾全大局和顽强
15.前面称邱少云是“年轻地战士”,因为他很年轻,有大好时光,还有美好未来;后来称邱少云为“伟大的战士”,因为他为了顾全大局,勇于牺牲自己年轻地生命,表现了他大无畏地精神。正因为邱少云地“年轻”,才更加凸显其“伟大”,更因为他的年轻而尤为可歌可泣。
16.示例:邱少云叔叔,你坚毅顽强、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将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中国好少年。
小学2 丁香结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小学2 丁香结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5 少年闰土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第八单元25 少年闰土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桥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桥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