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22 《孟子》三章本课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部编版(五四制)八上语文 第六单元 22《孟子》三章
- 《孟子》文章长于修辞,气势磅礴,非反复诵读不能有会于心。请你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把下面这段文字摘抄完整并反复诵读,体会其气势非凡的雄辩特点。(力求熟读成诵哦!)
要求:书写正确,字迹工整。
- 给句子中加点的词注音。
(1) 米粟 非不多也 寡 助之至
(2) 丈夫之冠 也 富贵不能淫 公孙衍
(3) 行拂 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 士 畎 亩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委而去之
(2) 失道者寡助
(3) 亲戚畔之
(4) 必敬必戒
(5) 与民由之
(6) 劳其筋骨
(7) 行拂乱其所为
(8) 曾益其所不能
(9) 人恒过
- 下列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地利不如人和。(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翻译:限制百姓定居,不因为有了边疆的界限。)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翻译: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
D.百里奚举于市。(翻译:百里奚被从市场里选举出来。)
E.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翻译: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
-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阐述的核心内容可以用两句话来表示,它们是:
(2) 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的“道”指的是 ,孟子在文中提出三个概念,即 、 、 ,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进而揭示“道”的实质 。
(2) 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一文,提出了“大丈夫”的表现,即为“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 、 的坚守。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孟子由 类推到 的道理,最后得出“ ”的结论。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i 戒之曰
ii 必敬必戒
iii 舜发于畎亩之中
iv 发于声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威武不能屈
C.饿其体肤 D.人恒过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ii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iii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中孟子所说的“得道者多助”“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 丙文阐明了怎样的道理?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四小题。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过于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②”。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
【注释】①自赞:自我表白。②堵:墙。
(1)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于市(集市) B.吾事毕矣(完)
C.俄有使使止之(使者) D.见闻者无不流涕(鼻涕)
(2) 对“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这句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问集市上做生意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拜了二次,然后英勇赴死。
B.文天祥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C.文天祥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第二次面向南拜了拜,然后受刑而死。
D.文天祥问买东西的人如何区分集市的南面和北面,面向南拜了二拜,然后英勇赴死。
(3) 文天祥被俘后, ,这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 ”的体现。
(4) 说说你对“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段话的理解。
-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 请你运用自身积累,仿照示例,为孟子“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分别列举两个事例:
示例:“生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 “富贵不能淫”——
(2) “贫贱不能移”——
(3) “威武不能屈”——
答案
1. 【答案】略
2. 【答案】
(1) sù;guǎ
(2) guàn;yín;yǎn
(3) fú;bì;quǎn
3. 【答案】
(1) 放弃
离开
(2) 少
(3) 同“叛”,背叛
(4) 一定
(5) 遵循
(6) 使……劳累
(7) 违背
(8) 同“增”,增加
(9) 常常
犯错误
4. 【答案】B;D
5. 【答案】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 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6. 【答案】
(1) 仁政;天时;地利;人和;推行仁道、仁义(人和)
(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义;礼
(3)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7. 【答案】
(1) i 告诫。
ii 谨慎。
iii 兴起,被任用。
iv 显露,流露。
(2) D
(3) i 用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王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ii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感,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iii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4) “得道者多助”,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5) 丙文说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困境能够激发人的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环境中,要有优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可能有国破家亡的危险。
8. 【答案】
(1) D
(2) B
(3) 面对死亡,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威武不能屈
(4) 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我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会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
9. 【答案】示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感,我们要做到内心不迷惑;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让浩然正气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10. 【答案】
(1) 示例:文天祥被元军俘虏,元军许以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他断然拒绝,舍生取义;关羽被曹操生擒困于曹营,曹操许以荣华富贵,他断然拒绝,毅然投奔刘备。
(2) 曹雪芹在穷困潦倒、举家食粥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写《红楼梦》;朱自清在举家挨饿的情况下,坚决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
(3) 刘胡兰被日军逮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忠于革命事业,最后惨死在敌人的铡刀下;江姐被关在渣滓洞,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终英勇牺牲。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22 《孟子》三章综合与测试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2018)第六单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