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075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075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075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综合和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本单元综合和测试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0小题,非选择题,共5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与检测九年级化学上学期(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1.小明用下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B.以空气为原料可分离获得大量氧气、氢气等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D.将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可制成霓虹灯3.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的是( )A.水氢气+氧气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C.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5.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 可用于收集氧气 D.可用于收集氧气6.如图所示,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不变,红墨水右移 D.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7.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C.收集氧气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D.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口8.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4:1 D.5:19.下列对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浓度越高越好,其他成分含量高低无关紧要10.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检验、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1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氧气______、______;(2)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____;(3)高锰酸钾______、______;(4)二氧化锰__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①铁丝在氧气燃烧______,______;②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13.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和________,白天公园里氧气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1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的气体是________;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_;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________;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________溶于水;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________。15.空气的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按各种成分所占的体积分数计算,分别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
参考答案1.C【详解】A、使用红磷量少,不能将装置内的氧气消耗完全,会影响实验结果;故选项错误;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将氧气消耗除去,使进入容器的水约占容器的1/5;故选项错误;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故选项正确;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带冷却至室温后,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故选项错误;故选:C。2.D【详解】A、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故A错误;B、以空气为原料,可分离获得大量氧气,但不能分离氢气,故B错误;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但也能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故C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将稀有气体充入灯管,可制成霓虹灯,故D正确。故选D。3.D【详解】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C、碱式碳酸铜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氧化反应,同时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为探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利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知道应该保证氧气的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采取一粗一细的铁丝来进行同时点燃,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5.C【分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制取气体,高锰酸钾是粉末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故A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C。【点睛】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6.A【详解】解:当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足够多的氧气时,充气气球内的空气在周围氧气的压力作用下,会沿导管排出气球,气球变小,导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故选A。7.C【详解】A、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A正确;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B正确;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故C错误;D、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D正确。故选C。8.A【详解】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氮气体积分数为78%,则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故选A。9.C【详解】A、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空气的成分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稳定的,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氧气具有氧化性,氧化分解有机物为人和动物提供能量,氧气浓度越高,消耗有机物就越多,对人和动物的生存不利,所以要维持氧气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长颈漏斗的末端一定要伸入液面以下,以防装置漏气,故A错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水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时,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故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内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图示操作未放水或沙子,故D错误。故选C。11.无色气体无色液体紫黑色固体黑色固体【解析】【详解】(1)氧气是无色气体;(2)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无色的液体;(3)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4)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12.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反应 过氧化氢水氧气 分解反应 【详解】①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13.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强【解析】【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燃料的燃烧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气,白天公园里氧气含量高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14.氧气 氧气 水蒸气 能 植物的光合作用 【分析】(1)氧气可供给人呼吸;(2)铁在空气中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食物腐烂也是食物与氧气作用的结果,雨雪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界的水循环;(3)自然界的氧循环是指动物消耗氧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详解】(1)太空中没有供给人呼吸用的氧气,所以太空飞行人员需要携带氧气;(2)铁生锈、食物腐烂同属于缓慢氧化,都是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雨雪只是自然界中水的不同状态,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3)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能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氧气的主要来源。15.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78 21 0.94 0.03 0.03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本单元综合和测试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