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册语文14《背影》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语文15《白杨礼赞》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语文16《散文二篇》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语文18《中国石拱桥》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语文19《苏州园林》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教案设计
展开17 昆明的雨
教学目标
1.了解汪曾祺及其创作风格,通读全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2.梳理文章的抒情线索,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文章语言。
3.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培养热爱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汪曾祺及其创作风格,通读全文,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
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的抒情线索,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文章语言。
4.在生活中细心观察,用心体验,学会通过细微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新课导入
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今天就让我们来追随者他的脚步,美美地欣赏下昆明的雨吧。
二、背景知识
1、了解作者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2、创作背景
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七年,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遇到了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写于1984年的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便是这些"足迹"中一个鲜亮的脚印。
3.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突出特点是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等。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三、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青头菌jùn 鲜腴yú 篱笆lí bā
鸡枞zōng 黄焖mēn 鸡 扳尖bān
炽chì 红 缅miǎn 桂花 绿釉yòu
密匝匝zā 辟bì 邪 倒dào挂
逛 guàng市场 深褐 hè 草茎jīng
择zhái 净 蟹 xiè 腿 浊 zhuó 酒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鲜腴:新鲜肥美。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
张目结舌:睁大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一般写作“瞠目结舌”。
炽红:红的热烈、旺盛。
饱涨:饱满。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
方比:比较、对比。
扳尖:一种鞋子式样,呈船形,鞋头尖小而上翘。
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四、课文解析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由一幅画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点明对昆明雨的想念。
第二部分(第4-11段):具体展开“昆明的雨”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2段):再次点明对昆明雨的想念,收束全文。
2、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开篇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①所画的倒挂而能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3、汪曾祺眼中“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呢?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空气湿润、雨季相当长,但并不使人厌烦、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4、作者“想念昆明的雨”,阅读全文,他还写了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
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
5、这些与雨有关系吗?为什么?
虽然作者没有将过多的笔墨用在直接写雨上,可是所写的景、事、物、人,都和昆明的雨季息息相关,因为没有雨季,也就没有这些独具特色的景、事、物、人;其次,昆明的雨连绵不断,就像作者多年以来对昆明岁月的念念不忘,雨的特点和人的情思,书写对象和表达的情感之间有很多共性,所以作者选择用昆明的雨来表达怀念之情。正因为如此,文章虽然看似琐碎零散,但由于有雨这个意象贯穿其中,所以零散的事物被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表达了自己对昆明的想念。
6、课文第3段和第12段,作者 都只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第3段从内容上看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从结构上看,这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第12段从内容上看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从结构上看,照应前方第3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7、请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汪曾祺对昆明雨季特殊的情感,感受文字的美和内在的意韵。
①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滑,嫩,鲜,香。”能不能将逗号改成顿号?
不能,体现原句作者的陶醉、赞美之意),师生一起总结:汪老有一支神奇的笔,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幅画面,有时用传神的比喻,有时连比喻也不用,仅仅几个小小的标点,却总能让我们有看见当时情形的感觉。
②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通过比喻写出干巴菌外形的难看,这与后文入口后味道的鲜美形成强烈的对比反差,写出作者对干巴菌美味的惊叹与喜爱。“?”“!”的使用不仅语言简洁,读来亲切、口语化,也凸显出作者的惊叹与喜爱。
③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格调”一词体现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④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⑤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寥寥几笔,绘出一幅让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刻画了一个娇俏、文静、可爱的女孩形象。她小小年纪就要靠卖杨梅贴补家用,生活应该是艰辛的,可她仍戴着小花帽子,穿着绣了满帮花的鞋,说明了她有爱美之心,对生活充满希望。
⑥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10、品读“雨季的花是缅桂花”这一段,看看昆明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雨季绽放的缅桂花,香气弥漫在整个昆明,昆明人卖花、卖花、摘花、赏花、送花,昆明人多么喜欢花啊,喜欢花的人是怎样的人呢?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 她们面对艰辛的生活都是勇敢而从容的。他们和那些生命力顽强、长得又大又美的仙人掌一样,活得明亮、丰满而使人动情。
11、生活在昆明的异乡人是怎样受了感染,他们又有怎样的生活?
昆明人对生活的热爱,也感染了从外地来到昆明求学的汪曾祺,房东送的缅桂花,让作者的心软软的,于是在一个积雨少住的早晨,和他要好的同学德熙来到荷花池边小街上的小酒店喝小酒,一直喝到午后。谈天、喝酒、赏花,生活还能比这更惬意、更美好吗?
12、作者在第11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 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
“情味”有:雨引起的淡淡之乡愁,也有雨中美景令人陶醉之闲适、幽静、恬淡之感。
13、《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感情的载体,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老散文 的“凡人小事”之类,共同彰显着汪老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中的美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中,作者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它们, 然后携来入文,遂成美文。
五、课堂总结
汪曾祺把对昆明的想念,用雨这个带有浪漫色彩的意象传达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带出了昆明的景、物、事、人,形散神聚,书写了昆明独特的风土人情, 语言平淡质朴,如话家常,我们也看到了汪曾祺从容、淡泊的人生态度。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后作业,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外推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自评自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