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展开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体中的分子态氧,其含量变化与水温、盐度、有机物质分解和生物活动等相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面积和强度不断增加,夏季尤其显著,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了许多现实和潜在影响。
分析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在夏季强度显著增加的原因。
【答案】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水温高,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相对较少;夏季为长江汛期,河流流量大,入海口处盐度低,水体溶解氧相对较少;夏季微生物分解速度快,生物循环速率相对较快,水体溶解氧消耗快;夏季河流流量大,携带营养盐类较多,且水温适宜,生物量较大,生物对水体氧气消耗大;近年来,长江水污染不断加剧,水中植物生长繁育受到影响,释放的氧气量逐渐减少,加剧溶解氧低值区的出现。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口外海域水体溶解氧低值区的变化为材料,涉及海洋地理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溶解氧的含量与水温、盐度、有机质分解、生物活动等相关,可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水温、盐度与溶解氧浓度呈负相关,有机质分解和生物活动消耗的水中氧气越大,水中分子态氧浓度越低,另外,水体污染影响水中植物氧气的释放,进一步增加溶解氧低值区。
(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下图左),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右图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
【答案】 (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分析】本题以荷兰马肯湖为背景,考查当地的盛行风向、人工沙坝抵御风浪的原因、人工岛能够改善马肯湖水环境质量的原因。
(1)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地区,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西南风;因沙坝主要作用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故沙坝应建在人工岛的上风向位置,即西南侧,如图:
(2)与石坝相比,沙坝是由泥沙组成,质地疏松,更具柔性,更有利于分散风浪强度;沙坝表面比石质堤坝更粗糙,对风浪的阻力更强,能更有效的减小风浪强度。
(3)材料“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下图右)。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说明从人工岛的组成部分分析改善水质的作用:岸边的沙坝能够抵御潮汐运动等形成的风浪,从而减少进入马肯湖的海水;岛上的沼泽由湖底淤泥堆积,沼泽形成以后促使水生植物的生长,而水生植物通过根系、叶片等对泥沙物质具有吸附和降解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湖水的杂质含量,湖水得到净化;读人工岛图显示,岛上建有雨水蓄积区,荷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大,雨水通过岛上的沟渠顺地势排入湖内,使湖水淡水不断增多;人工岛上的淡水不断流动,将湖底淤泥不断冲刷,在水流减缓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浅滩,从而使沼泽地和浅水环境不断扩大,进一步净化湖水。
(2021年浙江省1月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6.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分析】海草被称为“海洋之肺”,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①正确;提供农副产品不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②错误;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种植水草无法改变洋流性质,且改变洋流性质未必是有利影响,③错误;海草可以减缓海水流动,附着、沉淀水中营养物质,从而为鱼类提供栖息地,④正确。故选C。
(2020年江苏省高考真题)30.(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
【答案】(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
【分析】(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
(2019年江苏省高考真题)30.阿拉伯海是北印度洋的一部分,面积约386万平方千米,是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图甲为“阿拉伯海海底地形图”,图乙为“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海底地形为_______,判断理由为_______。
(2)简析阿拉伯海成为全球表层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之一的原因。
(3)说明7月份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4)乙海区可能出现的最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_______,其危害有_______。
【答案】(1)大陆坡;深度较大,坡度陡
(2)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受周边陆地影响大
(3)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形成一个低温中心
(4)海洋石油污染 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发展;影响海滨旅游
【分析】(1)大陆分布在水深200米到2000米的海底,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大陆向海洋的过渡区域,等高线密集,深度大,坡度都,因此该地形为大陆坡。
(2)影响海水温度高的因素有纬度、太阳辐射强度、日照时间的长短以及天气。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较低,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大,海洋接受的热量较多,温度高,靠近阿拉伯半岛周围为热带沙漠气候,陆地热辐射对海洋影响大,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该地区晴天多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因此该海域温度较高。
(3)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伯海表层海水温度东高西低,东部的等温线呈南北走向,西部出现了闭合中心,为低温区。
(4)①海区域靠近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生产石油,因此海区有可能会受到石油污染的影响,来往船只较多,扩大石油污染面积影响,海洋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威胁渔业的发展,破坏海洋的生态,会导致珊瑚死亡,影响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油污也会影响海洋美观,尤其是滨海旅游影响较大。
三年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含答案: 这是一份三年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含答案,文件包含三年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含答案doc、三年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 海洋地理(选修): 这是一份高考(2019-2021)地理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9 海洋地理(选修),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9海洋地理(选修)-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