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高频考点练习(解析版)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75 产业转移(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75 产业转移(解析版),共6页。
1.2001~2006年,我国工业发展总体表现为( )
A.向沿海较发达地区集中
B.转出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C.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D.转入区的工业以高科技工业为主
2.与2001~2006年相比,2006~2011年( )
A.浙江工业产值占比下降
B.上海工业总产值减少
C.我国工业集聚程度提高
D.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加速
3.2011~2016年,影响山西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的改善 B.煤炭资源面临枯竭
C.环保政策的加强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统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示意云南省部分产业的产业梯度系数,近年来云南省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吻合。据此完成4~6题。
4.云南省承接烟草业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 B.烟草市场广阔
C.国家政策支持 D.科技水平高
5.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D.产业结构优化
6.下列有利于云南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加大烟草业比重
B.积极发展冶金工业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河南省内黄县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位于郑州、济南、石家庄、太原四省会城市200千米经济圈的几何中心处,常住人口66.71万人(2019年)。内黄县地上无山、地下无矿,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自2009年以来,积极承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中原瓷都”。据此完成7~9题。
7.内黄县成为沿海地区陶瓷产业转移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
①周边市场广阔 ②工业基础雄厚 ③陶瓷原料丰富 ④政府政策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内黄县承接陶瓷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
A.环保压力加大 B.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C.水土流失加剧 D.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9.为实现内黄县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压缩陶瓷产能 B.发展生物能源产业
C.缩短产业链 D.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一带一路”正由构想步入全面实施阶段。“一带一路”将构筑新的雁阵模式。雁阵模式揭示了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其核心是产业转移。读“产业结构的雁阵模式示意图”(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市场),完成10~11题。
10.处于雁阵模式中“雁首”位置的国家,其主要产业部门为( )
A.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
C.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
11.构筑以我国为“雁首”的雁阵模式,对“一带一路”周边及沿线国家的积极影响有( )
①挖掘区域相关国家经济互补性 ②加剧区域内经济体之间恶性竞争 ③带动沿线国家工业化水平提高 ④促进泛亚和亚欧地区经济一体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2020·山西太原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蚕是娇嫩且对环境敏感的生物,环境的恶化会给其带来灭顶之灾。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业的起源地。20世纪90年代江南桑蚕业发展达到历史顶峰,之后开始回落。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的实施,广西桑蚕业得到快速发展,其蚕茧产量持续增长并稳居全国第一。广西54个贫困县中有46个种桑养蚕,其中9个已跻身全国蚕茧产量10强县之列(分布见下图),但其并没有大规模采用江南地区“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目前,广西桑蚕业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当地抓住国家“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契机,致力于把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
(1)推测20世纪90年代后江南地区桑蚕业衰退的原因。
(2)分析目前广西桑蚕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质量不高的原因。
(3)简述 “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对广西桑蚕业及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13.(2020·广西桂林、崇左、防城港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开始实施向新疆等地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下图为新疆承接纺织服装加工企业的主要城市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三,说出新疆承接纺织服装加工企业的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
(2)从区位的角度分析,新疆吸引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加工部门迁入的原因。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你认为促进新疆纺织服装加工业的发展需采取的措施。
(4)随着新疆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精析
1.A 2.D 3.C [第1题,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2001~2006年主要转入省区为山东、浙江、江苏,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故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该时段主要迁出省区包括湖北、黑龙江,其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上海则是综合性工业基地,故B选项不正确。此阶段我国工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较为薄弱,故D选项错误。第2题,相比2001~2006年,2006~2011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大量迁出,产业转型升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上升,工业总产值增加。故A、B选项错误。随着大量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加速发展,我国工业集中程度下降,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第3题,2011~2016年,山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环境,政府加强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山西省工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煤炭开采等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为主,环保政策的加强是导致其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C选项正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都是利于产业转入的因素,A、D选项错误。山西煤炭资源仍然非常丰富,B选项错误。]
4.A 5.B 6.C [第4题,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云南是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地,原料丰富,烟草产业优势明显,利于承接烟草产业,故A正确。第5题,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主要是烟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等,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故B正确。第6题,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云南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如烟草业、有色金属冶炼业,都是污染重的产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A、B、D错误。]
7.D 8.A 9.D
10.B 11.C [第10题,从图中可看出,雁阵模式一般分为三个梯度,占据“雁首”位置的国家以技术密集型与高附加值产业为主,第二梯度以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梯度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选B。第11题,构筑以我国为“雁首”的雁阵模式,可以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周边及沿线国家经济的互补性,带动沿线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促进泛亚和亚欧地区经济一体化。这也可能加剧区域内经济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压低区域整体的贸易收益水平。但题目考查的是积极影响,排除②。选C。]
12.(1)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用地减少;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多元化,桑蚕业在与新兴工业、服务业的竞争中不具优势;劳动力成本上升。
(2)广西桑蚕业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贫困)地区,生产基础薄弱;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较低;以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低;养蚕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等。
(3)对桑蚕业: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利于引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对区域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3.(1)分布特点:位于主要交通干线沿线;靠近棉花主要产区。
(2)接近棉花产区,原料丰富;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政府政策支持;靠近新疆本地消费市场;靠近中亚国际消费市场。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金和技术投入;利用中亚边境地理位置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政府政策支持。
(4)扩大棉花生产,增加灌溉用水量,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破坏植被,影响脆弱的生态环境。
产业
烟草业
有色金属冶炼业
有色金属矿业
非金属产业
印刷业
黑色金属冶炼业
化工业
产业梯度系数
117.9
24
6.2
3.1
2.5
1.4
1.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6 河流地貌(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河口区,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甲、乙两河,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32 板块运动(解析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岛屿和山脉的形成原因是,新西兰地震多发是因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练习高频考点19 锋面气旋(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该天气系统可能位于,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