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120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120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梁甫行》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教案 教案 5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永久的生命》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本文朴实真挚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描写父亲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描写父亲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先学后教
六、学法:
诵读法,先学后思,小组合作探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PPT课件,搜集有关《背影》的写作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背影》,了解作者,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作文时提到母亲,我们总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提到父亲,总感觉难以下笔,不知怎么写才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或许会有所启迪。
三、检测生字的预习情况。
四、交代本课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本文朴实真挚的语言。
2、学习作者抓住特定场景描写父亲的方法,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五、诵读课文,感悟背影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语言朴实,却感人至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一共写了几次背影?请你在“背影”前加上一个字。
(预设答案:一共写了四次背影:思背影,绘背影,别背影,念背影。)
六、细读课文,品味背影
师:作者是如何刻画背影的?有何妙处?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思考。)
预设问题:
教师:父亲的衣着怎样?
学生: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师:你注意到父亲衣着的颜色没有?
学生:父亲的穿戴以黑、深青 色为主。
师:为什么这样?
学生: 家境惨淡,母亲过世,自己失业,心情忧伤。
师:回答得很好,请你再注意一下父亲走路的姿势,作者用了什么词语?
学生:蹒跚 。
师:为什么用这个词语?
学生:父亲年龄大,腿脚不便,这表现父亲走路很吃力。
师:不错,分析准确,那么朱自清又如何刻画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呢?
(预设:学生可能能找出这几个动词,但是分析不出它们的深意,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谈论讨论,然后学生回答。)
学生甲: “ 探”表现父亲弯腰困难,只能慢慢将身子移过去。
学生乙:“攀”字说明没有什么物体抓住,父亲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身体向上,父亲上了年纪,攀爬是多么令人揪心呀。
学生丙:“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如果支撑不住,就有摔下去的危险。
学生丁:“倾”字用得很巧妙,父亲身体肥胖, 行动不便,用“倾”字表现父亲虽然爬月台艰难,但是十分努力。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个细节,感受父亲沉重、蹒跚、艰难的背影。
七、研读课文,咀嚼背影
师:面对这样一个艰难的背影,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生: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师:见到父亲的背影“我”流泪了,“我”一共流了几次泪?为什么?
生:四次:徐州见父——难过的泪(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
望父买橘——感动的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父子分手——惜别的泪(我的眼泪又来了);
北京思父——伤心的泪(在晶莹的泪光中)。
师:我一开始就流泪吗?我对父亲的情感始终如一吗?
组织学生研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分析“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变化。
预设答案:不是,聪明过分——他说话不大漂亮——暗笑他的迂——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良心发现,被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感动,流下了眼泪。
师追问:为什么作者会有这种变化?(学生可以讨论,教师可以出示写作背景加深理解:《背影》是记实散文,当时作者刚刚20岁,在北大念书。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答案预设:当时作者年轻,20岁,是大学生。多愁善感,一方面,中国父母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不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所以才有失业的父亲送儿子去火车站。另一方面,20岁,容易自以为是,半懂不懂,对父亲的行为以为陈旧而反感。通过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
八、美读课文,赏析背影
师:前头我们说过,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语言朴实,却感人至深。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讨一下。
预设:生甲: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譬如,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几句话都表现了在父亲的眼里,无论什么情况下,儿子都是高于一切的。
生乙:表现角度新颖独特,一般写人物,多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本文却着力描写父亲的背影,尤其是爬月台的背影,强烈表现父爱,而且,容易引起读者的想象。
生丙:在具体刻画爬月台的背影时,细节描写很精致,主要运用了白描,不加渲染,不事雕琢,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却感人至深。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预设答案:
1、语言朴实,情真意切。
2、表现角度新颖独特,着力描写父亲爬月台的背影,强烈表现父爱,引起读者想象。
3、细节描写精致,运用白描,抓住人物特征,不渲染不修饰,采用准确的动词,刻画出一个不辞辛苦的父亲。
九、学以致用:
师: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请同学们学习这种以小见大和白描的手法,完成一个片段作文。参考题目:《母亲的手》 《父亲的白发》《老师的眼睛》》《那上课的一瞬间》《那放学的一刹那》等等。
十、板书设计:
背影
背
影
朱自清
思
父子情深
绘 背影
别
念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背影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合作探究,情感升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案,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 课文,老师范读或录音范读,或者一同学,与同学一起讨论全文的段落问题,独立思考,进一步思考,简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