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2讲 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
展开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2.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 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 质量 或 浓度 保持恒定的状态。(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种方法(1)动态标志:v正=v逆≠0。a.同种物质:同一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b.不同物质:必须标明是“异向”的反应速率关系。如aA+bB cC+dD时, =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静态标志:各种“量”不变。a.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或浓度不变。b.各物质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等)不变。c.温度、压强(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气体体积不相等)或颜色(某组分有颜色)不变。总之,若物理量由“变量”变成了“不变量”,则表明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若物理量始终为“不变量”,则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1.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v逆: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 不 移动。(3)v正
(2)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 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注意] a.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b.“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加压,平衡移动方向分别为甲 向右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 动”,下同);乙 不移动 ;丙 不移动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 化分别为甲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乙 不变 ;丙 不变 。
3.借助图像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 若该反应正向进行到底,则最终SO3的浓度为0.4 ml·L-1,SO2和O2的浓 度均为0;若该反应逆向进行到底,则最终SO2和O2的浓度分别为0.4 ml·L-1和 0.2 ml·L-1,SO3的浓度为0。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可 能为0,故A、C错误;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同时减小,故D错误。
终态浓度/( ml·L-1) 0 0 0.4
题组训练题组一 “极端假设法”在可逆反应中的应用
终态(ml/L) 0.2 0.4 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ml/L)范围为0
解析 题给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压强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 到平衡,①符合题意;H2的生成速率和NH3的消耗速率都表示v逆,②不符合题 意;反应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物质 的量不变,反应已达平衡,③符合题意;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和体积 均无变化,故气体密度始终不变,④不符合题意;物质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已 达平衡,⑤符合题意;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与是 否达到平衡无关,⑥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二 化学平衡移动典例探究例 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 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③⑤⑥
解析 题给反应正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升温和减压均可以促 使平衡正向移动,故①、④正确;恒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压,故⑥正确;恒 容通入惰性气体与加催化剂均对平衡无影响,故②、⑤错误;增加CO的浓度, 将导致平衡逆向移动,故③错误。
题组训练题组一 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解析 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正、逆反应速率 相等,反应达到平衡,故A项正确;题给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B项错误;增加NH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减小,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 大,故C项错误;使用高效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废 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不变,故D项错误。
2.(2020陕西西安模拟节选)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l X气体, 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 Y(g)+3Z(g)。(3)若容器中充入氦气,则平衡 不 (填“向左”“向右”或“不”,下同)移 动;若反应达平衡后,从容器中移走部分Y气体,则平衡 向右 移动。(4)若在相同条件下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再充入0.5 ml X气体,则平衡后X 的转化率与原平衡中X的转化率相比较 D 。A.无法确定 B.前者一定大于后者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 D.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解析 (3)等温等容条件下通入一种惰性气体,反应体系中的各组分的浓度不 改变,平衡不移动;若移走部分Y气体,则体系内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的物质 的量增大的方向移动。(4)若在等温等压条件下,通入X气体,则与原平衡状态 互为等效平衡,转化率不变,此时相当于压缩原平衡体系的体积,平衡会逆向 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
题组二 v-t图像的分析与判断
解析 由题图可知,t3时平衡不移动,t1、t4时改变条件反应均逆向移动,CO的 含量减少,则CO的体积分数最高的一段时间为t0~t1,A项错误;t2~t3时间段达到 化学平衡状态,体积分数不变,t3~t4时间段化学平衡不移动,所以H2的体积分数 相等,B项正确;t1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 衡逆向移动,改变条件为增大压强,而降低温度会使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项错误;t4~t5时间段,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
4.已知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 ΔH<0,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速率的变化回答采取的措施 (改变的条件)。t1: 加压或增大反应物浓度(充入SO2或O2) ;t2: 加入催化剂 ;t3: 减压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分离移除SO2或O2) ;t4: 减小生成物浓度(分离移除SO3) 。
考点三 平衡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1.(2019课标Ⅱ,27节选)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 (g) (g)+H2(g) ΔH1=100.3 kJ·ml-1 ①H2(g)+I2(g) 2HI(g) ΔH2=-11.0 kJ·ml-1 ②对于反应: (g)+I2(g) (g)+2HI(g) ③ ΔH3= 89.3 kJ·ml-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 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 40%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3.56×104 Pa。达到平衡后,欲增大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 取的措施有 BD (填标号)。A.通入惰性气体 B.升高温度C.增大环戊烯浓度 D.增大碘浓度
本质上未改变相关气体的分压,气体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环戊烯平衡转化 率不变,故错误;B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环戊烯平衡 转化率增大,故正确;C项,增大环戊烯浓度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但环戊烯平 衡转化率减小,故错误;D项,增大碘浓度可以使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 正确。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 22 %。平衡常数K343 K= 0.02 (保留2位 小数)。
解析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 动,SO2的平衡转化率变大,故在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S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则p1=5.0 MPa,由题图可知在550 ℃、5.0 MPa时,α=0.975;由该反应的正反应 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可知,影响α的因素有压强、温度和反应物的 起始浓度等。
①ΔH1= 137 kJ·ml-1。②提高该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方法有 升高温度 、 减小压强(增大体积) 。
3.(2020课标Ⅲ,28节选)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2的热点研 究领域。回答下列问题:(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n(C2H4)∶n(H2O)= 1∶4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n(C2H4)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n(CO2)∶n(H2)=1∶3,在体系压强为0.1 MPa, 反应达到平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2H4、CO2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d 、 c 。CO2催化加氢合成C2 H4反应的ΔH 小于 0(填“大于”或“小于”)。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新人教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备选例题,加固训练—拔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二讲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学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