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 课件(57张)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325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集体备课ppt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认知·自主学习,起伏不平,冲积平原,三角洲,能力形成·合作探究,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喀斯特地貌1.形成:_______岩石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_____,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2.在我国的分布:广西、_____、云南等地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三、风沙地貌1.形成:在干旱地区,以_____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2.我国风沙地貌的分布:_____地区;多沙的河谷地带,植被稀少的___质湖岸河岸。3.主要类型:(1)风蚀地貌:风蚀柱、风蚀蘑菇、_____等地貌。(2)风积地貌:_______沙丘较为常见,主要分为固定沙丘、_____沙丘。
四、海岸地貌1.形成:在_____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2.类型:(1)海蚀地貌:_______、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
写出图中喀斯特地貌类型①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 ④_____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 )②所有河流都有三角洲。( )③三角洲形态多种多样。( )④在地势陡峭的地区经常会看到河曲和牛轭湖。( )
提示:甲:__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_,丁:_____。
能力一 流水地貌判读【能力形成】1.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因素。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水对岩石的作用,因此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岩石和水,强弱也与之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2)喀斯特地貌的演变过程。
2.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发育过程。
(2)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3)河流弯道的侵蚀与沉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在流水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河水流速减慢,导致泥沙堆积,在堆积时,颗粒大、密度大的先堆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堆积,因此顺着河流流向,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知识拓展】河流阶地(1)定义: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某河流流经滑坡集中分布区,该区域历史上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滑坡,下图示意滑坡发生前后当地河谷地貌演化过程中的3个阶段(未分先后)。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Ⅲ、Ⅰ、Ⅱ(2)Ⅱ阶段,该河流部分河段河面变宽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的侧蚀拓展 B.滑坡体堵塞的作用C.上游来水量加大 D.河床泥沙淤积增多(3)Ⅰ阶段,新形成在河流左岸的河漫滩( )A.在洪水期不会被淹没B.由河流快速下切而成C.在河流凹岸侵蚀而成D.由坡面径流侵蚀而成
【解析】(1)选C,(2)选B,(3)选A。第(1)题,读图可知,Ⅲ图中只有古河道,还没有出现滑坡体,表示滑坡之前的情况,可以推断时间是最早的;Ⅱ图中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并且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河面变宽,河流改道,古河道被废弃,可以推断时间较晚;Ⅰ图中,滑坡体部分被侵蚀,被拦蓄的河水下泄,蓄水减少,上游河段河面变窄,现代河道形成,可以推断时间最晚,所以,该河谷地貌按时间演化的先后顺序是Ⅲ、Ⅱ、Ⅰ。第(2)题,读图可知,Ⅱ阶段,出现较大的滑坡体堵塞河道,上游河段蓄水增多,所以河面变宽。第(3)题,在图Ⅰ阶段,滑坡体堆积形成河漫滩,地势高,洪水期时不会被淹没;与河流侵蚀作用无关。
【补偿训练】 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1)、(2)题。
(1)河流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C.自东向西D.自北向南(2)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 )A.水位高流速快泥沙堆积B.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C.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D.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
【解析】(1)选B,(2)选B。第(1)题,读材料可知:“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再看图可知,图中沙坡南坡为堆积坡、北坡为侵蚀坡,即南坡为迎水坡、北坡为背水坡,故河流自南向北流。第(2)题,读材料可知:“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该河流自南向北流,甲坡是迎水坡,为上坡, 水流在上坡过程中,流速变慢,泥沙堆积;沙坡两坡的侵蚀与堆积与水位高低无关;迎水坡堆积与地转偏向力无关;水流速度影响泥沙堆积。
能力二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判读【能力形成】1.影响风蚀作用的因素:
2.风沙地貌:(1)风沙侵蚀地貌。
(2)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而陡。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向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3.海岸地貌:(1)海岸侵蚀地貌。
【特别提醒】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即风向与缓坡方向垂直;风力沉积物颗粒由大到小方向与风向相反。
【知识拓展】1.新月形沙丘的形成与发展:
2.水岸沙丘形成条件:(1)沙丘形成的动力条件——盛行风,特别是在泥沙出露水面、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的地区。(2)沙丘形成的物质来源——泥沙,河流泥沙含量大,且该地水流速度慢,泥沙在河床堆积。(3)沙丘形成的水文条件——河流水位降低,泥沙裸露且干燥。
提起敦煌,大家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敦煌莫高窟,想起鸣沙山和月牙泉。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1)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形成这种地貌的外力作用是什么?(区域认知:从区域的视角认知地理事物或现象)提示:沙丘 风力堆积作用(2)分析月牙泉处于干旱地区却千年不枯的原因。(综合思维:地理原理的释义能力)提示:月牙泉为古河道残遗形成,这里地势低洼,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故千年不枯。
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 )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2)图示景观图显示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思路如下:
【解析】(1)选C,(2)选B。第(1)题,该图是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第(2)题,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沙丘的陡坡是背风坡。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西北方向。
【补偿训练】下图为一种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的石头景观。完成(1)、(2)题。
(1)图示岩石独特外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B.风力堆积C.流水溶蚀D.风力侵蚀(2)某家庭拟实地参观该景观,应选择前往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南地区
【解析】(1)选D,(2)选A。第(1)题,据材料可知,图示为一种常年被戈壁风沙吹蚀、磨砺而形成的石头景观;干旱地区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风积作用。所以,图示岩石独特外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风力侵蚀的结果。第(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和风蚀、风积作用,多风蚀、风积地貌,所以,想要实地参观该景观,应选择前往我国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华南地区为湿润或半湿润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水平1)2016年全球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建成启用。回答1、2题。1.下图示意喀斯特洼坑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质状况,能正确反映“大窝凼”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2.下列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流水的堆积作用无关B.只有在石灰岩分布区才能形成C.我国喀斯特地貌只分布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D.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地表崎岖
【解析】1选B,2选D。第1题,喀斯特洼坑是可溶性岩石在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不断被流水侵蚀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一般为可溶性岩石中出现裂隙,地表水通过裂隙渗入地下,与可溶性岩石发生化学溶蚀作用,在岩石中形成溶洞,同时,地表也在不断被流水侵蚀;当下面的溶洞越来越大,溶洞上面的岩石崩塌下来;再经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周围陡崖继续崩塌,最后就形成了中间低四周高且坡度较陡的洼坑。故“大窝凼”的形成过程是②①③④。第2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既有流水侵蚀作用,又有流水堆积作用;可溶性岩石不止有石灰岩,有其他可溶性岩石分布的地区也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但不是只分布在这些地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加上可溶性岩石广布,故地表崎岖不平。
(水平1)下图为某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地貌景观属于( )A.海蚀地貌B.海积地貌C.风蚀地貌D.喀斯特地貌4.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③①②④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D.②①③④
【解析】3选A,4选D。第3题,根据图中地貌景观分析,该地主要为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和海蚀拱桥,该地貌景观属于海蚀地貌。第4题,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海浪经过长时间侵蚀海蚀崖,形成海蚀洞②,随着海蚀洞的加大、加深,上部崩塌,形成崖壁上的凹槽①;随着凹槽和海蚀洞的增大,逐渐形成海蚀拱桥③,后随着海蚀拱桥下部海蚀洞的扩大,上部坍塌,形成海蚀柱④ 。
5.(水平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质时期柴达木盆地为巨大湖泊,在地壳抬升和气候干旱化的双重作用下,古湖面积萎缩,形成群山环抱的封闭性断陷盆地。强劲的西北风从阿尔金山的低洼区穿入,不断剥蚀出露的古湖沉积地层,形成规模巨大、与主导风向一致的雅丹地貌。该地区气候曾向暖湿转变,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图一)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图二)。近年来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湖盐业资源,在流入两湖的河流上筑坝让河水流入鸭湖,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水体的作用正导致水上雅丹景观的消失。
(1)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2)分析鸭湖部分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的原因。(3)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水上雅丹潜藏的衰亡危机。
【解析】第(1)题,推测鸭湖陆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要从材料所给信息进行推导。地质历史时期,塔里木盆地为巨大的湖泊,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域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后受青藏高原隆起影响,古湖萎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随着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和流水是塑造雅丹地貌的主导力量”,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第(2)题,陆上雅丹转变为水上雅丹,主要是因为鸭湖的湖水变多,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据图可以看出:由于气候转暖变湿,高山冰川融化,径流增多,更多的河水汇入鸭湖,使得鸭湖的
水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近年来为开发东、西台吉乃尔湖盐业资源,在流入两湖的河流上筑坝让河水流入鸭湖,鸭湖水位上升,面积扩大,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第(3)题,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该地主要以风化和侵蚀作用为主。
答案:(1)古湖时期(气候相对温暖干旱),该区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该地区受挤压变形,形成众多褶皱山脉,气候越来越干(古湖萎缩);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风力和流水不断侵蚀出露的湖底,形成雅丹地貌。(2)由于气候转暖变湿,径流增多,河流汇入鸭湖;人工修筑堤坝阻挡河水注入东、西台吉尔乃湖,致使更多径流流入鸭湖,导致部分陆上雅丹浸泡于水中,最终形成水上雅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说课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河流地貌,起伏不平,冲积扇,冲积平原,由粗变细,三角洲,河口向海变细,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文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侵蚀作用,堆积作用,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流水侵蚀下蚀,3峡谷,流水侵蚀侧蚀,风沙地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