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展开地理
年级/册
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
难点名称
评价哈密县工业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提出对哈密县工农业发展的建议或构想。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知道哈密经济发展的现状。
2、了解工业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3、灵活运用区位分析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尝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家乡的发展进行探讨,一方面让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哈密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难点教学方法
1、了解哈密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的基本情况。
2、学会评价哈密工业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应用课本知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哈密工业、农业、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导入:“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就哈密县工业、农业、城市的发展进行探讨。21cnjy.c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教师简介探究家乡发展的思路
提出家乡
发展建议
借鉴其他
区域经验
分析家乡
优势不足
了解家乡
基本情况
→ → →
(二)哈密概况
哈密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天山东段南麓。辖七角井、雅满2镇及21乡。面积8.5万平方 千米。1990年人口28.9万。民族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满、蒙古等20多个。历史悠久,为丝绸之路上重镇。汉代时称伊吾卢。明置哈密卫。清光绪十年(1884)置哈密直隶厅。民国二年(1913)置哈密县。1961年设立哈密市至今。哈密系维吾尔语,意为镃望墩。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47.5毫米,年蒸发量2712.6毫米。年均气温10℃,1月均温-16℃,7月均温30℃。古代人民为了战胜干旱,采用雪水和坎儿井灌溉农业。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胡麻和瓜果,其中哈密瓜、哈密大枣、无核白葡萄誉满中外。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37种、90处。已建成以煤炭工业为主体、兼有钢铁、机械、电力、化工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是新疆最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哈密是新疆东部最大城市和交通中心 ,通过兰新铁路和公路干线、支线通往自治区内、外各城市 。名胜有哈密王墓、沁城壁画、白石头、松树塘、鸣沙山及西黑沟风景区等。
(三)试评价哈密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科技
区位因素
地形
气候
土壤
水源
市场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机械化
其他
有利
不利
(四)哈密农业的发展方向
规 模 化:
特色农业:
农业科技:
其 他:
(五)试评价哈密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
土地
水源
劳动力
市场
交通
政策
科技
矿产
其他
有利
不利
(六)哈密工业发展的现状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地跨天山南北,是新疆通向内地的重要通道,拥有丰富的煤炭、有色金属、风电、光电资源,是全国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全国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近年来,哈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矿产、装备制造等产业经济,现代化新型工业经济的不断壮大让哈密在大西北快速崛起。目前,哈密已开建煤炭项目16个,年规划总产能9370万吨;已有13家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年采选能力达650万吨;新能源获批项目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已完成装机329.2万千瓦。2013年,哈密工业增加值121.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5%。网
(七)监利县工业发展启示:
(八)哈密工业发展的方向
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融入科技元素,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政府扶持打造品牌。
讨论:
1、
2、
3、
4、
(九)哈密县城的发展方向
基本思路:内部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植被覆盖率高。
讨论:
1、
2、
(十)小结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东北地区位于下列哪个地区的中心
A.东亚B.东北亚 C.北亚D.中亚
2.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一般是
A.一年两熟B.两年三熟 C.一年一熟D.一年三熟
3.下列条件中,东北地区所具有的社会经济优势是
A.上地平坦,土壤肥沃 B.降水较多,水热配合较好
C.纬度高,热量不足 D.开发历史短,人均耕地多
4.与东北地区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A.韩国、俄罗斯B.日本、蒙古 C.日本、俄罗斯D.韩国、日本
5.东北地区所处的气候区是
①湿润地区 ②半湿润地区 ③半干旱地区④干旱地区 ⑤季风气候区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⑤D.①③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
B.东北地区气温低的原因主要是海拔较高
C.限制东北农业发展的最主要气象因素是热量
D.东北地区的气候要素中,水热配合不佳
7.东北地区地跨的温度带是
A.暖温、中温、寒带 B.亚热、暖湿、中温带
C.暖温、亚寒、寒带 D.暖温、中温、寒温带
8.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A.土壤B.植被 C.地形D.气候
9.下列地区中,有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黄淮海地区
C.江南丘陵地区D.东北地区
10.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B.热量 C.海拔D.水源条件
11.东北地区与青藏高原区在交通建设中共同面临的问题是
A.河网密布B.地形起伏大 C.占用耕地D.冻土广布
12.下列土壤中,属于耕作土壤的是
A.黑土B.黑钙 C.黑垆土D.棕壤
13.我国宜农荒地较多的省区是
A.海南B.山东 C.黑龙江D.江苏
14.三江平原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农场经营模式分别是
A.均为家庭为单位的农场B.均为国营农场
C.家庭农场、国营农场D.国营农场、家庭(私人)农场
15.嫩江和松花江汇合处的河流水位相对其它段更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A.该处气候温和,降水全年均匀B.一年有两次汛期
C.湿地影响D.工农业用水少
16.江苏盐城与东北三江平原都是丹顶鹤的栖息地,原因是
A.降水丰沛,气候温和B.植被覆盖良好
C.有大面积的湿地生态环境D.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17.导致黑土肥力下降的原因有
①黑土冲刷 ②使用化肥 ③耕作管理不善④不合理排灌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④
18.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B.是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C.光热丰富,作物一年二熟D.分布着全国最大林区
19.东北地区的各工业部门中,相应发展速度较快的是
A.钢铁B.石油 C.化工D.农机制造
20.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1.读图4—2—1,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山脉名称:A____,B_____,C___
(2)字母所代表的平原及代表性土壤和作物分别是
D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所知东北区的地形结构特征是______。
(4)数字代表的邻国分别是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__。
(5)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停止开垦北大荒沼泽地的决定,旨在保护______
小结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及时、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布局的特点,农业发展方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与探究,例题剖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