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精讲精练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精讲精练含答案0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精讲精练含答案0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精讲精练含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诫子书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能力全练,三年模拟全练,五年中考全练,核心素养全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能力全练
    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夫(fū)君子之行 B. 非淡泊( pō)无以明志 C. 淫( yín)慢那么不能励精 D. 遂( suí)成枯落
    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B. 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C. 淫慢那么不能励精(放纵懈怠) D. 年与时驰(奔跑)
    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B. 静以修身 可以为师矣
    C. 非淡泊无以明志 博学而笃志 D. 三人行 三十而立
    以下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
    A. 夫/君子/之行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D.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以下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要求。
    B. “学须静也〞的“学〞不单单是指一般的学习,还含有修养自身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指单纯的安静,还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6.默写。
    〔1〕.对那些心浮气躁、铺张浪费的人,我们可以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 〞来劝勉他们。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 , 。
    〔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
    二、三年模拟全练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甲]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陆游?放翁家训?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假设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② , 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③ ,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④。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懊悔。
    (选自?万金家书?,有删改)
    [注] ①才锐:才思敏捷,锋芒毕露。②简束:约束。③恭谨:恭敬,谨慎。④一端:指一个方面。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不可以为喜也
    ②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
    〔2〕.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行
    ②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③不然 , 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
    ④毋贻懊悔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
    ②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4〕.诸葛亮和陆游在家训中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请用原文答复)
    ①诸葛亮的观点:
    ②陆游的观点:
    三、五年中考全练
    8.下面是我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季羡林为自己书斋所绘的一幅画。请仔细观察后,答复以下问题。
    〔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这幅画画面的主要内容(画中的文字不必介绍)。
    〔2〕.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怎样的志趣?
    9.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那么不能励精,险躁那么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家贫,以获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 , 嶷然有声②。一日,修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 , 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修母尝谓之日:“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⑤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 那么日:‘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日:‘生可求乎?’日:‘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有死也,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日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⑥之终身。
    (?宋史·欧阳修传?)
    [注] ①获: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I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微,深奥。⑤治:研究。⑥服:服从。
    〔1〕.选出以下断句正确的一项 ( )
    A. 四岁而孤/母郑氏自暂守节/亲诲其学 B. 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C. 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 D. 四岁/而孤母郑氏自暂/守节亲诲其学
    〔2〕.选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意与日去 太丘舍去 B. 意与日去 吾日三省吾身
    C. 夫君子之行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D. 遂成枯落 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3〕.选出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
    A. 甲文中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B. 乙文中“及加冠〞意思是“到了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束发戴帽) ,表示已经成年。
    C. 乙文中欧阳修于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羡慕不已,他决心要在名声上赶超韩愈。
    D. 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诸葛亮希望儿子珍惜时间的谆谆劝勉,乙文中“修闻而服之终身"表达了欧阳修善于听取母亲教诲且终生遵循的可贵品质。
    〔4〕.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②求其生而不得,那么死者与我皆无恨。
    〔5〕.诸葛亮认为“才须学也" ,请结合两文谈谈如何做才能学有所成。
    四、核心素养全练
    10.学习了?诫子书?一文后,班级开展“学家规树新风〞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那么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 告诫后代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但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一时之语, 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开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
    〔2〕.班级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
    答案解析局部
    一、知识能力全练
    1.【解析】【分析】A、 夫(fū) ——〔fú〕;
    B、 淡泊( pō) ——〔bó〕;
    C、正确;
    D、 遂( suí)——〔suì〕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
    2.【解析】【分析】ABC项正确,
    D项“驰〞的意思是疾行,指迅速逝去。不是奔跑。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实词的理解。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防止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解答一词多义的题必须结合语境。
    3.【解析】【分析】A、时光/按时;
    B、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凭借;
    C、志向/志向;
    D、虚指,几个/具体数字,三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4.【解析】【分析】句子的停顿要坚持两个原那么:A结构原那么: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B意义原那么: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还要坚持五个规律即①主谓之间要停顿。②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③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④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⑤古今异义词之间要停顿。D项错误。正确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文停顿的能力。平时注意多读多练,养成熟练地语感。
    5.【解析】【分析】ABC分析正确。D这句话是说人生短促,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对重点语句表达效果的品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答题原那么,认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根底上,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
    6.【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理解型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 淫慢“〞励精 〞“ 险躁 〞别写错。
    故答案为:
    〔1〕1、静以修身;2、俭以养德;
    〔2〕1、非学无以广才;2、非志无以成学;
    〔3〕1、淫慢那么不能励精;2、险躁那么不能治性
    【点评】此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和默写。答题时应注意,记忆性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那么要求考生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根底上理解文意,难度要大一些。
    二、三年模拟全练
    7.【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的停顿, 可根据句意划分。①"不可以为喜也"的意思是“不能把它当作是可喜的事〞,“可〞“以〞是两个词,不能划分到一起,应为“不可/以为喜也"。②"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意思是“我这些话,是对后代的劝谏",因此应划分为“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2〕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翻译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词的特殊用法。①句“夫君子之行〞的“行〞在这里的意思是“德行,品行〞。②句“险躁那么不能治性"的“治〞是“修养〞的意思,与现代意义不同。③句“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的“然"是“这样"的意思。④句“毋贻懊悔"中的“贻〞是“留下〞的意思。〔3〕此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含义。如①句中“广〞的意思是“增加〞。②句中“浮薄"的意思是“轻浮浅薄",“游处〞的意思是"交往〞。〔4〕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诸葛亮与陆游的观点即可。阅读[甲][乙]两文,[甲]文中能说明作者观点的是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乙]文中能够说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后生才锐者,最易坏〞“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

    故答案为:(1) ①不可/以为喜也 ②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 (2) 1、德行,品行 2、修养 3、这样 4、留下 (3) ①不学习就没方法增长才干。②不要让他与轻浮浅薄之人交往。 (4)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后生才锐者,最易坏。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
    【点评】(1) 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到达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意思,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要把握准确。
    【参考译文】
    [乙] 后代中才思敏捷的人,最容易学坏。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兄长的应当把它当作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当作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让他熟读儒家经典和诸子著作,教导他做人要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与轻浮浅薄之人交往。这样十多年后,他的志向和情趣自然就养成了。不这样的话,那些.令人担忧的事情恐怕就不会只有一件了。我这些话,是对后代的劝谏,每个人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遗憾和愧疚。
    三、五年中考全练
    8.【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要求简洁、准确、易懂,介绍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画面是书斋一隅,介绍时可以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两边到中间等顺序,力求将画面中的物品介绍全面。〔2〕画面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书多,因此可以看出季羡林先生读书治学的志趣。
    故答案为:(1) ( 例如)画面中间靠近窗户的地方是一张书桌,桌子上放着书籍,眼镜、台灯等物品。窗台上摆放着花和其他物品。书桌前面是一把椅子。书桌一侧的书架和另一侧的柜子上都放着一些书。 (2) 读书治学。
    【点评】〔1〕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那么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志趣的理解,解答时要仔细观察图画,理解构图的要素,从画面中提取信息,注意对图画信息的理解。
    9.【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 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立誓守节,亲自教导儿子学习。故断句为:四岁而孤/母郑氏自誓守节/亲诲其学。〔2〕A.丧失/离开。B.岁月/每天。C.结构助词,的/代词,他。D.意思均为“最终〞。〔3〕“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的意思是(欧阳修)决心要努力追上韩愈并与他比肩齐名。“并〞是“比肩〞之意,不是“赶超〞之意。〔4〕重点词的翻译要准确。①重点词:险躁,轻薄急躁。那么,就。治性,修养性情。②重点词:而,表转折,可译为“却〞。那么,那么。皆,都。恨,遗憾。〔5〕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然后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甲文中“非志无以成学〞和乙文中“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可知,学习须有“志〞,要明确志向,选定目标。从甲文中“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可知,诸葛亮认为学习须能“静〞,只有屏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才能到达远大目标。从乙文中“苦志探赜,忘寝食〞可知,学习须能“勤〞,要不怕苦累刻苦勤奋地学习。从甲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可知,诸葛亮认为学习须惜“时〞 ,要善于利用时间,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故答案为:(1)A(2)D(3)C(4) ①轻薄急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②(我)设法使他们活下来却不能够(努力让他们活下来却没有成功) ,那么死去的人和我都没有遗憾。 (5) ①须有“志〞。明确志向,选定目标。②须能“静〞。屏除杂念和干扰,保持宁静专一的状态,专心致志学习。③须能"勤"。不怕苦累,刻苦勤奋地学习。④须惜“时"。善于利用时间,能在生活中挤出时间来学习。
    【点评】(1)考查考生对断句的掌握,考生可依据以下步骤答题:①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②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③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④句首状语后要停顿;⑤“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⑥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那么前〞的原那么划分朗读节奏;⑦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⑧“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⑨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掌握。解答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3)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4)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文章,整体感悟,注意对重点语句或关键语的把握。
    四、核心素养全练
    10.【解析】【分析】〔1〕材料一写了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可见其历史悠久;材料二写了司马光和陆九韶的家规,从中可以看出家规的内容相似,均以家庭伦理为主;材料三以名言警句引出古代家规对家族、社会的巨大作用。按照字数要求,将上述要点整理概括即可。〔2〕第①条讲的是交友,第②条讲的是“未雨绸缪〞。作答时,要根据要求先说明喜欢哪一条, 再谈理解和理由。谈理解时说出句子大意即可,说明理由时要结合句意来谈。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解答时需要咨询阅读,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句,或者是具有概括性的语句,或者结合材料对内容进行归纳。
    (2)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解答时要仔细阅读,理解语句的含义,对语句所蕴含的道理与活动主题进行联系,阐述的语言要流畅、准确。
    相关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5 诫子书优秀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5 诫子书优秀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默写,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5 诫子书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2021学年15 诫子书课时训练,文件包含15《诫子书》课中随堂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5《诫子书》课前预习单-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15《诫子书》课后巩固练-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前课中课后同步试题精编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 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2 纪念白求恩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能力全练,三年模拟全练,五年中考全练,核心素养全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