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解析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难点突破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难点突破4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学案,共6页。
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的岩层类型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3乙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中花岗岩),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褶皱。中间老、两翼新,则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则为向斜。
若岩层发生明显的断裂和移动,则为断层。
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
图1中的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中的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
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1)若地层出现缺失,其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2)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3)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侵入岩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晚于围岩形成的时代。
(2020·全国文综Ⅲ)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过程为“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灰岩、页岩、粉砂岩→受到内力挤压→岩层弯曲、断裂错位,产生褶皱、断层→地壳抬升→遭受侵蚀→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岩浆喷出→冷却凝固,在地表形成玄武岩”。据此①②③④按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④①②③,故选D。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下方是更为古老的沉积岩层,由于曾遭受过内力挤压,发生了弯曲变形,在褶皱、断层形成之初,地表也是起伏不平的,图中呈现的平坦状态,说明其形成之后遭受了长期的外力侵蚀,而长期的外力侵蚀说明当时以外力作用为主,内力作用较弱,地壳运动稳定,在稳定的持续侵蚀后,该地地壳下沉,接受稳定的持续沉积才有了上覆的砂砾石层。故选C。
(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4.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图中左下方岩层最先形成,随后形成断层乙。断层形成后,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沉积层形成,然后岩浆侵入,形成丙岩层。此后又受外力侵蚀,形成侵蚀面,再有新的沉积层甲形成。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乙丙甲,B对。第4题,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岩层,图示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乙断层形成前,岩层倾斜,说明有褶皱形成。甲相邻岩层也是倾斜的,说明岩层形成后,发生了褶皱。图示形成褶皱次数是2次,B对。
下图为“某地质科考队绘制的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图示地区存在向斜构造。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表示地层界线,字母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读图完成5~6题。
5.与图中线段经过地区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6.下列地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K1 B.J1 C.K2 D.J2
答案 5.B 6.B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区域存在向斜构造,则图中中间部位(黑点区域)为向斜中心,1、2线位于向斜左翼,岩层从左向右倾斜,因此B正确。第6题,根据题干信息“图示地区存在向斜构造”,结合向斜岩层“中间岩层新、两侧老”规律可知,岩层年龄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K2、K1、J2、J1。B 正确。
难点突破练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2.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 )
A.a与小北山之间 B.b与北区火山之间
C.c与南区火山之间 D.d与六棱山之间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火山碎屑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故发生火山喷发的次数至少为4次,C项正确。第2题,读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层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为一侧临山一侧临湖,故C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 )
A.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②
B.形成岩层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岩层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4.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油气条件
B.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
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图中断层①将岩层②切断,说明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②,A错误;形成③的内力作用是变质作用,形成④的内力作用是岩浆活动,B错误;⑤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山地,C错误;岩层⑥属于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一侧,D正确。第4题,图中a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油气条件,A正确;b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B错误;c处是断层,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误;d处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形成,D错误。
(2020·河南郑州模拟)不同沉积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图甲为“常见沉积岩与沉积环境对应关系示意图”,图乙为“我国某山局地岩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砾岩由砾石沉积而成,据图甲推断其沉积环境为( )
A.陆地 B.滨海
C.浅海 D.深海
6.图乙所示岩层剖面表明该地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
A.海侵过程 B.海退过程
C.先海侵后海退 D.先海退后海侵
7.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界面M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 )
A.挤压 B.断裂 C.侵蚀 D.变质
答案 5.A 6.A 7.C
解析 第5题,图甲显示海洋沉积环境由浅海向深海,逐步由沙砾转变为黏土,岩石粒径越来越小,大颗粒砾石粒径比浅海环境的沉积物颗粒更大,所以砾岩的沉积环境为陆地,选A。第6题,图乙所示岩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砾岩沉积环境为陆地,由砂岩到页岩到石灰岩,海洋沉积环境逐渐加深。所以该岩层剖面反映的是海水逐渐变深的海水入侵过程,选A。第7题,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界面两侧的砾岩、砂岩岩层性质均为沉积岩,所以D错。M界面两侧岩层内部无明显弯曲或位移,推断没有挤压或断裂的地质作用,所以A、B错误。M界面呈现不规则的弯曲界面,应该是侵蚀的结果,选C。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该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南流向西北 B.自东北流向西南
C.自西北流向东南 D.自西南流向东北
9.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 )
A.河流流量减少 B.地壳抬升
C.植被破坏 D.地壳下降
10.近年来,该河段出现丰水期水位上升,含沙量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
A.上游拆除水坝 B.上游开展退耕还林
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答案 8.C 9.B 10.A
解析 第8题,读图并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河流有西南岸和东北岸,所以河流流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或者自西北向东南。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北岸,说明该岸为沉积岸,西南岸为冲刷侧,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冲刷右岸,淤积左岸,所以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故选C。第9题,读图文材料,“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图中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故选B。第10题,上游拆除水坝,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坝附近沉积少,带到下游的泥沙多,A正确。上游退耕还林,水土流失会减轻,泥沙含量会减小,B错误。下游整治河道,排水能力增强,泥沙沉积会减少,C错误。下游修建跨河大桥,与上游泥沙淤积量无关,D错误。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五 难点突破5 生物与环境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四 综合提升练4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4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