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第六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六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六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六单元检测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积累,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



    1.古诗文积累
    (1)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____ 。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独绝千古”。
    (6)杜甫《春望》诗中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1)《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表现诗人伤时思亲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雁门太守行》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声音激昂、色彩鲜明浓艳地铺写出战地的悲壮和战斗的惨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诗人运用议论,抒发感慨,直接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家傲》中展现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
    (1)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雁门太守行》中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牧《赤壁》一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战争的结局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渔家傲》中词人翻旧典出新意,借鹏抟九万里的风力,把舟吹到三山,胆气之豪,境界之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用原文填空。
    (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
    (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中表示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
    A.两首诗都写“望”,都借景抒发了一定的情感。
    B.甲诗首联交代了泰山的高大连绵。颔联则写出泰山的高耸。
    C.乙诗首联写了在春天所见:草木生长尽显繁华。
    D.两首诗最后一联都抒发了自己的情感甲诗表达作者的决心,乙诗表达作者的悲伤。
    6.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远望,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颔联近望,一个“钟”字,写出了泰山的秀丽与神奇。
    B.甲诗颈联为更近距离地望,“决眦”表现其对泰山的热爱。尾联写出了作者登顶所见,抒发自己伟大的抱负。
    C.乙诗首联写今日景物,借助景物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颔联以拟人的手法写出花伤心,鸟惊心,表现诗人内心的伤痛。
    D.乙诗颈联“三月”“万金”,表明战争时间长,表现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尾联,诗人描绘了一个衰老老人的模样,以此表现诗人内心的痛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诗中的“黑云”比喻____________。
    8.下列对该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B.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情感。
    C.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诗人运用“黑”“红”“金”“紫”“燕脂”等称艳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是七言律诗,“行”交代了游踪;(乙)是七言古体诗,“行”是乐府曲名。
    B.(甲)诗尾联中“绿杨”指碧绿的杨树,一个“爱”字直接点明全诗主旨。
    C.(乙)诗中“黄金台”即“幽州台”,这里用燕赵王礼贤下士的典故含蓄地点明全诗
    的主旨。
    D.(甲)诗紧扣“早春”着笔,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乙)诗构思大胆,诗中把一场战争高度集中在一昼夜的时间加以表现。
    10.微写作: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彩夺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呈现的画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13.本段通过人物对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①方饭五坡岭,张弘范②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③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⑤父母⑥,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⑦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女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天祥:文天祥,南宋幸相,著名爱国将领。②张弘范:元朝将领。③千户:一种军职。④张世杰: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的部下。⑤捍:保卫。⑥父母:这里指皇帝和国家。⑦上:元朝皇帝。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以顺为正者_______________
    (2)天祥方饭五坡岭___________________
    (3)女何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A.以天下之所顺(《孟子)三章》) B.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C.不以疾也(《三峡》 D.以刀劈狼首(《狼》)
    1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弘 范 遂 以 客 礼 见 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中画横线的句子。
    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18.文天祥哪些行为体现了“威武不能屈”?结合选文具体说明。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
    (4)饮食亦尝胆也________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女忘稽之耻邪?
    21.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2.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七》,有删改)
    (丙)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①,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节选自《礼记·檀弓》)
    (注释)①袂:袖子;辑:拖着不使脱落;屦:鞋。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
    2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命之______
    (2)富贵不能淫_______
    (3)从而谢焉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2)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26.阅读(乙)和(丙)文,谈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和饿者两个人物身上是如何具体体现出来的。

    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选自《史记》)
    2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 (_______________)
    (3)身自耕作 (_______________)
    (4)越王勾践反国 (___________)
    28.仔细阅读(乙)文,用“/”为文中划线句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衣 不 重 采 折 节 下 贤 人 厚 遇 宾 客
    29.将文中画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女忘会稽之耻邪?
    30.甲文国家要想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越王最终灭掉吴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 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④,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⑤。
    (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九重:深宫之内。⑤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实是欲界之仙都
    B.拂 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发 征于色,发于声 有时朝发白帝
    D.然后 人恒过,然后能改 然后知生于忧患
    33.把语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4.孟子认为应该如何造就担当“大任”的人才?结合语段(一)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35.两文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两文观点有何异同?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
    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
    3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许:赞同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匮:穷尽
    C.公犹夷不能决 决:决断或决定 D.惩山北之塞 惩:惩罚
    37.下列句子中,加点“何”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何忧焉?
    A.何苦而不平? B.如太行、王屋何?
    C.徐公何能及君也? D.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8.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中“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乙)文中鲁公之父、妻、家人阻止治园的理由各不相同,但是鲁公最终没有建成园子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小女儿被东西绊倒。
    C.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因此,(甲)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D.鲁公行事缺乏主见,最终一事无成;愚公行事目标清晰,迎难而上,所以最终获得帮助移山成功。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4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园 成 必 添 仆 妇 下 房 不 足 甚 可 虑 也。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ニ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
    齐田氏祖①于庭,食客千人,中坐②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④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⑤噆⑥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注释)①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这里指祭祀。②坐:通“座”,坐席,座位。③预于次:参与在末座。预,参与。次,末座。④迭:更。交替地,轮流地。⑤蚊蚋:ruì,吸血昆虫。⑥噆:zǎn,叮咬。
    4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曲智叟亡以应   身亡所寄
    B.虎狼食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天之于民厚矣
    D.以残年余力     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4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C.众客/和之如响 D.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
    43.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由表及里塑造人物形象,又带有神话色彩,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B.乙文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通过鲍氏之子反驳齐田氏的一番话,表现鲍氏之子不盲从权威、不阿谀奉承、善于思考、敢于表达的形象特点。
    C.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甲文中愚公家人的“杂然相许”对愚公形象起到反衬作用;乙文中众客的“和之如响”对鲍氏之子的形象则起正衬作用。
    D.甲乙两文主题鲜明。甲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乙文通过鲍氏之子对齐田氏的反驳,启示我们要独立思考。
    4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45.甲乙两文都涉及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6.乙文中,鲍氏之子面对长辈们的一致赞叹,不随波逐流,从容地发表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也曾给我们介绍了不少聪慧且善辩的人物,请你从中任选一个,简述他(她)的事迹。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
    淮阴侯①列传(节选)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②,羞与绛、灌③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淮阴侯,指韩信。②鞅鞅:通“怏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③指绛侯周勃、灌婴,均佐汉高祖定天下,建功封侯。
    4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B.臣多多而益善耳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C.军细柳,以备胡 以光先帝遗德
    D.于君何如 皆以美于徐公
    4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9.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先交代背景即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周亚夫等人奉命备战戍边,这样将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广阔地展示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B.汉文帝在细柳军并未得到“至尊”的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从军令,但他并不认为这损害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威严,反而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C.乙文段中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信出门,笑曰”的“笑”可以看出韩信尊重将领爱惜人才,为与樊哙为伍而欣喜。
    D.两文在塑造人物上手法各有所长,甲文在对比中突出周亚夫的“真将军”形象,乙文主要运用人物对话来表现韩信的性格特征。
    50.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51.汉文帝称赞周亚夫“此真将军矣”,韩信在语言上毫不吝啬地称赞自己领兵打仗“多多而益善耳”,他们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的将帅之才。请你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司马迁刻画两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原文谈谈分别塑造了周亚夫、韩信怎样的人物形象。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乙)
    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掠地,所降下①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②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降下:投降和攻下。②镇:坐镇后方,使……安定。③给馈饷:供给军饷。
    5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天子且至
    (2)曩者霸上、棘门军
    (3)陛下使人攻城掠地
    (4)不绝粮道
    53.翻译句子。
    (1)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2)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54.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多处对比,突出细柳军军纪严明,令人对其统帅顿生敬意。
    B.汉初“三杰”中对刘邦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的人是韩信。
    C.两文着力刻画的人物是皇帝,(甲)文通过记叙了文帝劳军的故事,(乙)文记叙了高祖与群臣的一段对话。
    D.项羽虽仁而爱人,但他嫉妒贤能,加害有功者,独占所得利益,是他失败的原因。
    55.汉文帝与高祖二位君主任选其一,概括其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
    1.猎马带禽归 星河欲转千帆舞 无可奈何花落去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1)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2)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3.(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5.C
    6.B

    7.敌军
    8.B

    9.B
    10.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耀。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11. 阻止 顽固 无,没有
    12.你也太不聪明了!
    13. 对比 人力终将战胜自然

    14. 准则,标准 正 同“汝”,你
    15.D
    16.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17.(文天祥)就将他所写的诗《过零丁洋》交给张弘范。
    18.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文天祥做了俘虏,拒绝向敌方下拜,体现了“威武不能屈”。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敌人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严词拒绝,体现了“威武不能屈”。③“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文天祥被俘后,宁死不屈,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

    19. 振作,有所作为
    经常,常常
    同“弼”,辅佐 品尝,尝一尝
    20.(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2)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
    21.内部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
    22.勾践个人的成长,印证了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说法;勾践复国,印证了“生于忧患”的说法。
    这一说法依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虽然我们目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但依然要有忧患意识,要自立自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次,国际上依然有敌对或不友好的势力存在,这也要求我们有忧患意识,才能保持国家的安定,人民的幸福。

    23.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24. 教导、训诲 使……迷惑 道歉
    25.(1)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2) 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26.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威武不能屈;②“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富贵不能淫;③嗟来之食……终不食而死——贫贱不能移。

    27. 拂:违背; 过:犯错误; 身:亲自; 反:同返 返回。
    28.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29.(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你难道已经忘记在会稽山所遭受的耻辱了吗?
    30. (甲)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乙)能够卧薪藏胆,居安思危,礼贤下士,与百姓同甘共苦。
    31.示例:忧患意识或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大业(言之有理即可)

    32.D
    33.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才干。
    34.让他们经受艰苦环境的磨炼。
    35.同: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语段(一)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语段(二)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国事。
    异:语段(一)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国家就会灭亡。而语段(二)没有涉及外因。

    36.D
    37.C
    38.B
    39.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通到汉水南岸,可以吗?
    40.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41.A
    42.A
    43.C
    44.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⑵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并吃它,难道是上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
    45.从甲文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以看出愚公认为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从乙文中“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可以看出鲍氏之子认为自然万物与人类只是种类不同,而没有贵贱之分。
    46.示例一:《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元方他面对父亲友人“非人哉”的指责,从“信”和“礼”两方面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驳,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示例二:《咏雪》中的谢道韫,她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奇妙比喻,道出了冬雪的神韵,得了太傅的赞赏。
    示例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的庄子。在关于是否“知鱼乐”的论辩当中,当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借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
    示例四:《孙权劝学》中的孙权。面对吕蒙“军中多务”的托辞,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对吕蒙进行劝说,使吕蒙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并开始学习。

    47.C
    48.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9.C
    50.(1)披甲戴盔的将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2)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51.甲文运用侧面描写,以文帝赞赏来肯定周亚夫;乙文运用正面描写,写韩信在语言对话中直接夸赞自己。文帝称赞周亚夫“真将军”,其他军营防备对比如同儿戏,可见周亚夫军有方,军纪严明,恪尽职守;韩信笑着接受樊哙对他“王”的称呼;称汉王能力不过率领十万士兵,而自己领兵越多越好,可见韩信恃才自傲,狂妄自大。

    52.(1)将要 (2)先前 (3)派 (4)断绝
    53.(1)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2)在营帐里谋划决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我不如张良。
    54.C
    55.汉文帝:深明大义,知人善任,知错就改等。 高祖:慧眼识才,赏罚分明,知人善任,善听,总结经验,能自省等。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