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桂花雨教案
展开第三课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图片资料。
3.学习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 1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梳理文章脉络,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
1.教师展示桂花实物,或用文字和图片介绍桂花
2.导入:中秋节前后,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大家见过桂花吗?桂花的香气非常浓郁、迷人,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花曾走进无数文人墨客的诗句里,也走进了著名作家琦君的散文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场美妙的—桂花雨。
(板书课题:桂花雨)
3.让学生默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4.全班交流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预设:
(1)桂花纷纷飘落,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一场好香的雨,一幅好美的画。
(2)桂花雨和摇花乐是“我”心中珍藏的美好回忆。
(3)母亲念念不忘家乡的桂花香,桂花寄托着母亲的思乡之情。
二、学整体感知,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一想: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2.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成果。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导和提醒同学在书写和识记本课生字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预设:
(1)“浸”字右半部分的中间是一个“冖”,不要写错
(2)“箩”字的上半部分是竹字头。如果换成草字头,就是萝卜的“萝”。
3.检查自学情况:让学生根据语境辨析形近字,或用两个形近字各说一个句子。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拣捡
回家时,总要从地上(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回家时,总要从地上(拣)一些完整、新鲜的桂花送给母亲。
教师点拨:“拣”是指从许多东西中挑出来,而“捡”是拾起的
意思。教师可以在这里指导学生书写“捡”。
- 全班继续交流: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预设:小时候和父亲赏柱花;自己摇桂花,摇出一场桂花雨;给乡亲送柱花;做桂花茶和
糕饼;在杭州捡柱花给母亲......
三、再读文本,厘清脉络
1、归纳指导:《桂花雨》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桂花雨”一件事,作者还围绕桂花写了些自己美好的回忆。这些美好的回忆是怎样一一呈现的呢?默读课文,利用学习单,梳理一下文章的脉络。
2.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自主完成学习单,梳理文章脉络。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明确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发言,并能有理有据地说明观点;
组长负责将本组同学的见解汇总到一张学习单上。
- 组长代表本组在全班展示学习单,交流想法。
预设:
学习单
地点 | 美好的园忆 (事件) | 文中对应的段落 |
故乡 | 故乡父亲和”我”赏花,“我”最喜欢桂花速人的香味 | 1——2 |
故乡 | (1)母亲总担心台风会来,没有台风,能多收些杜花送给乡亲故乡 (2)杜花盛开时,香飘十里。 (3)“我”盼望着摇杜花,享受摇花乐。 (4)杜花晒干后可以做茶叶和糕饼。 | 3——6 |
杭州 | (1)“我”到杭州一处小山上捡桂花,送给母亲。 (2)“我”和母亲常常思念故乡的柱花。 | 7——8 |
教师点拨:阅读时,关注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变化,可以帮助梳理、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1-2自然段可以归纳为:“我”独爱桂花迷人的香气。
第3-6自然段可以归纳为:“我”盼望摇桂花以及享受摇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第7-8自然段可以归纳为:在杭州的母亲和“我”思念家乡的桂花。
四、读第7、8自然段,启发思考
1、引导学生自读第7-8自然段并思考:读了文章的第7-8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 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2)杭州的桂花很美很香,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家乡的桂花和家乡的桂花雨?
2.教师点拨:作者曾经说过:“桂花,真让我魂牵梦萦。”作者魂牵梦素的桂花雨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我”和母亲久久不能忘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品读。
五、布置作业
1.看拼音写汉字。
小时候我不( dǒng )得欣赏梅花和木( lán )花,但偏偏喜欢桂花。我( chán )着母亲摇桂花,把摇落的桂花送一( luó )给邻居家的老爷爷,送一( luó )给( pó )( pó )。他们把桂花晒好,收在铁盒子里,加上( chá )叶可以泡茶,过年时做成( gāo )( bǐng )。
2.请你用“虽然……但是…”这一组关联词,改写下面的段落
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中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3.课后阅读琦君的《桂花雨》全文。
第 2 课 时
课 时 目 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一、温习旧知,巩固字词
教师检查本课生字词,可以用听写的方式,也可以把字词(包括形近字)放到语境中去辨
析,检查学生的识记情况。
二、导入新课,再识桂花
导入:上节课我们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知道文章以桂花为线索,写了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很多美好回忆。读第7、8自然段时,你有没有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杭州的桂花也很美、很香,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家乡的桂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那场缤纷的桂花雨。
(板书:桂花雨)
三、品词析句,悟桂花香之浓郁
1.出示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阅读:这是杭州的一处小山,叫满觉陇。读一读下面这份资料,你感觉这里的桂花怎么样?
资料:满觉陇因桂花而闻名,早在1985年“满陇桂雨”就被评为“新西湖十景”之一。这座小山上,共种植桂花7000多株,树龄长达200多年。桂花盛开时,香满空山,落英如雨。
预设:杭州满觉陇的桂花树很多,桂花很香。从“香满空山”“落英如雨”中,体会到桂花香味浓郁,比作者家乡的桂花还香。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思考:作者家乡的桂花是什么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作者把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带给母亲时,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全班交流。学生可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谈体会。
预设: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体会:
①“没有不”是双重否定表达肯定的意思,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强调家乡的桂花更香。
教师可以出示改写的句子(如: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发现“没有不”更能突出桂花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子,处处都能闻到桂花香味。
②“浸”就是泡在里面的意思。这说明家乡的桂花十分香,就像是泡在水一样,四面八方无处不在,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里。
教师点拨:香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而这个“浸”字把无形的东西描写得更加真切—如水般的香气,更容易被感知“浸”字让香气直入人心,沁人心脾。读文章时要仔细地揣摩、品味散文语言,它的魅力就在于让看似寻常的字眼,在人心中闪光,令人难忘。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体会:
①这里的“浸”字和上面的“浸”一样,写的是全村都被香气包围着。
②“全年”“整个村子”说出了家乡的桂花香满全村,贯穿了四季,而满觉陇的桂花只有几个月,母亲觉得还是家乡的桂花香。
教师点拨:桂花开在八月左右,可是桂花摇下来之后,这时的“桂花香”,会变成桂花茶桂花糕、桂花鸭、桂花酒....一年四季人们都可以吃到桂花做的食品,所以说“全年”“整个村子”都
浸”在“香飘十里”的桂花中。桂花香已不受四季的束缚,它香甜四季:它还让邻里其乐融融,香甜着人们美好的生活,这是母亲念念不忘故乡桂花的原因之一。
四、指导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摇桂花之乐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除了桂花的香气,还有什么是母亲和“我”念念不忘的?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预设:从“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看出摇桂花也是“我”念念不忘的事。
2.全班交流体会。
预设:
(1)对于孩子来说,比如过生日、过年,算是“大事”;对于作者来说,一年一度的摇桂花就像过生日、过年一样隆重,是一件大事”,是一件令作者最高兴、快乐的事,也是最难忘的事。
(2)“缠”写出了作者盼望着摇桂花的急切心情。“总是缠着”说明是从早到晚,是日日等,是天天盼,盼望着摇桂花这件大事”。这样的“大事”令作者终身难忘。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模拟一个孩子和母亲从早晨、中午、晚上在家庭生活中的对话。
3.引导学生边读边把自己想象成“摇花”的孩子,想象桂花被摇下来时像雨一样飘飘酒
洒,纷纷落下来的景象,体会作者“摇花”的心情,读出激动、快乐、兴奋和满足的语气。
4.小结: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到作者和母亲念念不忘的,不仅仅是桂花香,还有“摇桂
花”之乐。纷纷飘落的桂花,就像下雨一样,好香!它香了作者的童年,也香了乡亲们的情
义,这样的欢声笑语,年复一年,深深地铭刻在作者和母亲的心里。
五、阅读链接,回顾全文,感悟思乡之情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和作者一起深深地沉浸在摇桂花时欢乐的笑声之中了,深深地浸润在童年美好的回忆之中。此时你可想过,“桂花香”“摇花乐”寄托了作者怎么的情感?阅读资料,再阅读全文,谈谈体会。
资料一:
琦君和母亲原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桂花。她十二岁时迁居杭州。琦君1949年离开家乡,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一直没有回过生她养她的故乡。
资料二:
教科书课后的“阅读链接”。
预设:
(1)结合资料和这篇课文,可以知道当她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少年离家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养育她的故乡。所以她“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时不仅母亲想家了,作者也想家了,作者用“桂花香”“摇花乐”来寄托浓浓的思乡情。
(2)在作者和母亲的心中,家乡的桂花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它承载着对家乡的爱,对家乡的思念。所以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比的不是桂花香气的浓与淡,比得是感情的深与浓。
(3)都说“月是故乡明”,在作者和母亲的心里,桂花还是故乡的最香、最美、最动人。作者和母亲思念的不仅是故乡的桂花,还有故乡美好的一切。
2.教师点拨:课文结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是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预设:作者是在借助具体的事物—桂花来抒发乡愁。
3.小结:在作者和母亲心中,桂花就是她们思乡情的依托。桂花的香甜、摇花的欢乐,其实都是源于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是借助一朵朵迷人的桂花,还有一场场沁人心脾的柱花雨这些具体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把这样的情感寄托在充满回忆的具体事物中读起来更令人回味无穷。
六、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选做:你离开过家乡吗?或者你思念过什么人吗?请你像作者一样,在日记本上写一写你记忆中最深的一件事情抒发深藏在心底的情感吧。
小学桂花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yw/tb_c1607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桂花雨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回忆文意,品“摇花乐”,悟“思桂情”,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