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1. 下列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矜持(jīn) 孱头(chán) 毋宁(wú) 咄咄逼人(duō)
B.销蚀(shí) 拍摄(shè) 忍俊不禁(jīng) 花团锦簇(cù)
C.臆断(yì) 伫立(zhù) 概率(lǜ) 骇人听闻(gāi)
D.剽悍(piā) 绽开(zhàn) 服侍(shì) 深恶痛绝(wù)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愧怍 点缀 遗孀 迫不急待
B.遗憾 撵走 赢弱 目不窥园
C.猥琐 契约 步履 沥尽心血
D.累赘 撬开 沉淀 锋芒必露
3.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C.李平是一位优秀的教练,他经常向学员请教,真可谓不耻下问。
D.考试前夕,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一定要沉着冷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美丽的大观楼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D.这是一批有志之士,他们有不畏劳苦的精神,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②你就可以看见无数点点的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③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
④特别诱人的是牧场的黄昏,周围的雪峰被落日映红,像云霞那么灿烂。
⑤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霭笼罩草原的时候。
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③⑤②C.④③①⑤②D.①③②④⑤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敦颐的《爱莲说》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B.春天到了,凤凰广场上桃花啊、杏花啊、梨花啊,都开满了枝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C.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既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恩”寓于其间。
D.禁止归禁止,不可否认自拍神器已迅速风靡全球,引人思考的是我们为什么如此迷恋用自拍杆自拍时鸟瞰自己的感受?
二、默写题
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泊秦淮》)
(2)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望岳》)
(3)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诗句,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它不是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吗?
(5)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蕴含哲理、充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的名句。
三、综合读写
综合性学习。
“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参加班级开展的“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
(1)活动一【表敬意】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磐安语文老师陈斌强,用一条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紧紧地绑在自己身上,从磐安县城的家中,骑着电瓶车,赶往30多公里以外的学校上班。五年来,1800多个日夜,无论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陈斌强就这样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感动了金华城,感动着整个中国。
请你仿照下列网友跟帖的样式,给自己取个昵称,然后跟帖表达你对他的敬意。
一江春水:陈斌强老师,不仅是中学里的语文老师,更是我们每一个作为儿女的好老师。
夕阳更红:许许多多普通的事,难就难在是否能日复一日的坚持!陈老师最可贵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_______________(昵称):_______________(跟帖内容)
(2)活动二【话观点】
我学习工作忙,我钱赚得还太少,我的父母身体都还很健康,等我将来有时间了,等我将来有能力了,等我的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会来尽孝。针对这种“将来再尽孝”的观点,你怎么看,谈谈你的看法。
(3)活动三【感孝心】
请写出一个古代有关孝的故事名称。
四、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漫步海底平原
①我们在很细、很平、没有皱纹、像海滩上只留有潮水痕迹的沙上行走。这种炫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A】如果我肯定地说,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那人们能相信我吗?
②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末构成的。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但它的探照灯,射出十分清楚的亮光,在水中黑暗的地方,可以指示我们回到船上去。人们只在陆地上看见过这种一道道的十分辉煌的白光,对于电光在海底下的作用,实在不容易了解。在陆地上,空气中充满尘土,使一道道光线像明亮的云雾一样;但在海上,跟在海底下一样,电光是十分透亮的,一点也不模糊。
③我们不停地走动,广阔的细沙平原好像是漫无边际。我用手拨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就消失了。
④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些东西,虽然形象仅仅在远方微微露出,但轮廊已清楚地在我眼前浮现。我看出这是海底岩石前沿好看的一列,石上满铺着最美丽的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我首先就被这种特有的景色怔住。
⑤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B】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曾觉之译)
(1)下面有关《海底两万里》这部小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的作者凡尔纳是法国人,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B.它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两部分别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C.尼摩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一个反对殖民压迫的战士。
D.关于“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情节,是以美国发明的第一艘核潜艇为原型创作出来的。
(2)批注法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请你从选文【A】【B】两句中任选一句,写一条批注。
五、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 生①
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②万公卿③!
【注】①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被迫辞去了宰相职务。但是他制定的新法得到宋神宗的支持得以继续推行。②何啻(chì):何止。啻:仅,止。③公卿:达官贵人。
(1)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首句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次句赞美了贾生的才华横溢。
B.“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这两句的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
C.这两首诗中的汉文帝对贾谊都是推崇器重的,都是求贤若渴,关心国计民生的睿智君王。
D.李商隐的《贾生》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议论精警;王安石的《贾生》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褒贬分明。
(2)请理解“可怜夜半虚前席”中“可怜”所蕴含的情感。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_______________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____
③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_______________
④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4)用“/”给《习惯说》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_____________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海“溶”塑料,让海洋不再哭泣
①曾经,塑料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许多意外的惊喜。然而,现在有关塑料污染的报道不绝于耳。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洋塑料污染更是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有3亿吨塑料被废弃,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大约有800万~1200万吨。海洋已成为塑料“垃圾场”,而传统塑料的降解需要几十甚至几百年时间。
③海洋中有很多肉眼不可见的塑料,通常被称为“微塑料”。有科学家认为,微塑料要比肉眼可见的塑料危害更大,原因在于:
④微塑料在海洋中的扩散性更强。荷兰科学家曾研究过太平洋塑料垃圾带,发现微塑料虽然只占到塑料总质量的8%,但是却占到漂浮在此区域塑料面积的94%。微塑料在海洋中无处不在,且具有很大的荫蔽性。2017年,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大洋深处4500米处带回的海洋生物,在其体内竟也检出微塑料的成分。微塑料更容易进入食物链,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美国有关人士曾指出,丢弃在水中的塑料垃圾已危害到逾600种海洋生物,造成鲸鱼、海龟、海豚、鱼和海鸟等受伤或死亡。
⑤目前对于微塑料的海洋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及作用机制,人类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研究能直接证明海洋塑料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没有研究并不等于没有危害。
⑥那么,微塑料来自何处呢?海洋微塑料既有海源方面的输入,也有陆源方面的输入。而陆源方面的输入是海洋中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塑料废弃物等。除了塑料垃圾外,人类常用的洗涤剂、护肤品及工业原料等也含有大量微塑料成分,这些微塑料成分随污水排出,往往会随着陆源垃圾输入到海洋当中。
⑦塑料污染已经让海洋不堪重负,拯救海洋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用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塑料无疑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路径。但是,由于海水并不具备生物降解的条件,因此单纯依靠可降解塑料是不行的。
⑧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根据海洋环境的特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海“溶”材料的研发。研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实现了材料在海水中的快速降解。现在,他们研发的海“溶”塑料可以在数分钟到几百天内降解消失,最终分解为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的小分子。未来,研究团队还希望海“溶”塑料的降解模式能够实现智能化,对其降解性能进行调控,从而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04期,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选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从大洋深处4500米处带回的海洋生物体内也被检出微塑料的成分,可见微塑料在海洋中无处不在,深海中也未能幸免。
B.丢弃在水中的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危害极大,已造成逾600种海洋生物受伤或死亡。
C.目前,人类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微塑料的生态毒性及作用机制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
D.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的海“溶”塑料可以在数分钟到几百天内降解消失,研究团队还实现了对其降解性能的调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从海洋塑料污染现状、微塑料危害更大的原因、微塑料的来源、我国海“溶”塑料研发成果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B.第④段画线部分作者列举两个相差极大的数据,说明了微塑料在海洋中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隐蔽性。
C.第⑥段画线部分“主要”一词说明了陆源输入是造成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又不是唯一因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的标题,一方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研究对保护海洋环境做出的贡献。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村子里到处都是树,但我们也不会不讲究,逮着什么就爬什么,不会那样的。正如商场里的玩具可以标出不同的价格一样,我们眼里的树也是明码标价的。最好的、最贵的,只能是桑树。
②第一,桑树不像槐树、杨树那么高,它矮小,枝杈也茂密,这一来爬到桑树上去就相对容易、相对安全了。第二,桑树的木质很特别,它柔韧,有充足的弹性——弹性的美妙就在这里,当我们爬上桑树,站在树枝上,坐在树枝上,或躺在树枝上时,只要轻轻发力,我们的身体就晃悠起来,颠簸起来了,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荡漾不只是美感,也是快感。即使桑树的枝丫断了,那也是藕断丝连的,最后能撕下好大好长的一块树皮——我们是摔不着的。
③我实在记不得我们在桑树上度过了多少美妙的时光,桑树的弹性给我们送来快乐,这快乐似是而非,不停地重复。重复,我想我终于说到问题的关键了。我们的晃悠在重复,日子也在重复。重复真是寂寞,那些傍晚的寂寞,那些黄昏的寂寞。
④我要说,乡村有乡村的政治,孩子们也是这样。我们时常要开会。所谓开会,其实就是到哪里偷桃,到哪里摸瓜,这些都需要我们做组织上的安排和分工。我们的会场很别致,就是一棵桑树。这就是桑树“贵”的第三个原因了。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玩具可以成为会场呢?只有桑树。一到庄严的时刻,我们就会依次爬到桑树上去,找到各自的枝头,一边颠,一边晃,一边说。那些胆小的家伙,那些速度缓慢的家伙,他们哪里有能力爬到桑树上来,他们当然就没有资格参加会议。
⑤既然说到桑树,有一件事情就不该被遗忘,那就是桑树的果子。每年到了季节,桑树总是要结果子的。开始是绿色,很硬,然后变成红色,还是很硬。等红色变成紫色,那些果子就可以被当作高级水果来对待了,它们一下子柔软了,全是汁液——还等什么呢?爬上去呗。一同前来的还有喜鹊。可它们也不想想,它们怎么能是我们的对手?它们怕红色,我们就用红领巾裹住自己的脑袋,坐在树枝上,慢慢地吃,一直吃到饱。它们只能在半空中捶胸顿足,每一脚都是踩空的。它们气急败坏,我们就喜气洋洋了。
⑥到了大学一年级我才知道,桑树果子是很别致的一样东西,可以“入诗”。它的学名优雅动人,叫桑葚。“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不要摇头晃脑了吧,《诗经》的意思是说:鸠鸟啊,不要贪食桑葚,吃多了会醉倒。美女啊,不要沉迷于爱情。男子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脱。
⑦所以啊,我要说第四了,桑树也是好吃的玩具。
(选自《读者》2016年第16期,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为本文拟定一个合适的标题。
(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分别是什么。
(3)结合全文,请分析作者说“最好的、最贵的,只能是桑树”的原因。
(4)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它们只能在半空中捶胸顿足,每一脚都是踩空的。
(5)有人认为第⑥段是多余的,应该删掉,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八、写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俄罗斯当代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作品《金蔷薇》里写道:“生活中的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或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如此看来,《邓稼先》《说和做》《阿长与〈山海经〉》《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等经典篇章,都是用生活中淘来的“金粉细砂”锻造成的“金蔷薇”。
进入初中后,哪一个难忘的瞬间,哪一个心动的时刻,是你生命中的“金粉细砂”呢?让我们将它们拾拣起,锻造成一朵独一无二的“金蔷薇”。
请以“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D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孱头”的“孱”应读为“càn”;
B项,“忍俊不禁”的“禁”应读为“jīn”;
C项,“骇人听闻”的“骇”应读为“hài”。
故选D。
2.
【答案】
C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迫不急待”应为“迫不及待”;
B项,“赢弱”应为“羸弱”;
D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
故选C。
3.
【答案】
C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此处只发生了一次意外事件,使用错误。
B项,忍俊不禁:忍不住要发笑。此处指自然而然地笑出来,使用错误。
C项,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此处是教练向学员请教,使用正确。
D项,念念有词:旧时迷信的人小声念咒语或说祈祷的话;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此处是妈妈的叮嘱,使用错误。
故选C。
4.
【答案】
C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驻足”指停住脚步,与句中“停下”语义重复,可删去其一。
B项,下降不能用倍数,可改为“一成”。
D项,成分残缺,可改为“勇敢地向着世界科学高峰攀登”。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阅读文本可知,该段主要按时间顺序描绘了牧场的景象。④句首先引出描写对象雪峰,然后①③句描写雪峰的红光照耀世界的景象,接着⑤句写落日沉没,雪峰也变暗,最后②句写落日后牧民们就着落日准备晚餐,铜壶的灯光刚好辉映雪峰的红光。据此分析排序为:④①③⑤②。
故选B。
6.
【答案】
A
【考点】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桃花啊”“杏花啊”后的顿号都应为逗号,带有语气词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
C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属于非独立引用,引号内的句号应该为逗号,并放在引号外面。
D项,该句为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应为句号。
故选A。
二、默写题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决眦入归鸟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泊秦淮(杜牧)
望岳(杜甫)
陋室铭(刘禹锡)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犹”的书写。
(2)注意“眦”的书写。
(3)根据“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可推知答案,注意“苔”的书写。
(4)根据“表现了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可推知答案,注意“护”的书写。
(5)根据“都是蕴含哲理、充满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的名句”可推知答案,注意“疑”“缘”的书写。
三、综合读写
【答案】
(1)示例:朝阳最美,寸草心可报三春晖,陈老师用一条布带,诠释了华夏民族孝的美德。
(2)示例:我不赞成将来再尽孝的观点。行孝要趁早,行孝只有现在时,而不是等待将来时。常回家看看,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都是行孝。一个总等待将来去行孝的人,是不会真正行孝的。
(3)示例:卧冰求鲤、黄香温席。
【考点】
情景说话
见解阐述
文学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作答时根据题干要求,为自己取一个昵称,结合陈老师的事迹或精神,用跟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敬意即可。语气要真诚,语意要清晰。示例:取名为“朝阳最美”,跟帖为“寸草心可报三春晖,陈老师用一条布带,诠释了华夏民族孝的美德。”
(2)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不赞成将来再尽孝。俗话说“百事孝为先,行孝要趁早”,行孝只有现在时,而不是等待将来时。所以,行孝要趁早付诸行动,而不是口头上的等将来。行孝其实并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一个问候电话或一起吃顿饭,甚至是帮忙刷个碗,递上一杯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父母而言都是行孝,所以不要拿学习工作忙,赚钱太少当成不行孝或将来再行孝的理由。据此分析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3)根据日常积累,写出一个古代有关孝的故事名称即可,如:刘恒亲尝汤药、鹿乳奉亲、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等。
四、名著阅读
【答案】
D
(2)【A】句批注:海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为什么那么黑暗的地方能看得那么清楚呢?
【B】句批注:海底世界如此神奇,令人向往。
【考点】
课内名著阅读
情节内容
《海底两万里》
作家作品
赏析文章语言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是以美国发明的第一艘核潜艇为原型创作出来的”错误,“美国发明的第一艘核潜艇”的时间是1954年,《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所以不是以美国发明的第一艘核潜艇为原型创作出来的。
(2)【A】句中“在水中深三十英尺的地方,我可以像在阳光下一样看得清楚,人们能相信我吗”用反问的形式强调人们不会相信在海底能够狠清楚的看到景物。所以我们应该批注自己产生的怀疑,真的能看到吗?为什么能看到呢?【B】句中是对海底世界的一段景物描写,我们应该有所感悟,海底世界如此神奇,令人向往。据此任选一句进行批注即可。
五、古诗词鉴赏
【答案】
C
(2)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考点】
古诗词曲比较阅读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贾生(李商隐)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有误,表达作者讽刺君王昏聩弃贤和伤叹贤士怀才不遇的情感,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晚唐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为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句意: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可怜”意思是可惜。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六、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更加,②少,③踩,④告诉
A
(3)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4)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考点】
文言实词
爱莲说(周敦颐)
文言文比较阅读
文言虚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断句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分析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
【解析】
【《习惯说》参考译文】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踩在上面,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告诉了他这事,(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
唉!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
【解答】
(1)①句意为: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立在那里。益:更加。
②句意为: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③句意为:每次踩在上面,刘蓉都要被绊一下。履:踩。
④句意为: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告诉了他这事。语:告诉。
(2)A项,都是连词,表转折,但是。
B项,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介词,于,在。
C项,代词,指坑洼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连词,表顺承,相当于“而”/介词,把。
故选A。
(3)①出:从淤泥中生长出来。染:沾染污秽。妖:艳丽。
②顾:看。治:治理。
(4)画线句中“俯而读”“仰而思”表示两个并列的动作,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思而弗得”是“仰而思”的结果,应在其前断开。因此断句为: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5)《爱莲说》表明了作者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赏。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作者少年在书房中读书的事情,告诉人们的道理是,一个人是很容易适应外物的,适应了外物,也就由不习惯变为习惯。即原文中的“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七、现代文阅读
【答案】
A
B
【考点】
说明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已造成逾600种海洋生物受伤或死亡”表述有误,原文第④段为“已危害到逾600种海洋生物”。
C项,“人类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表述有误,原文第⑤段为“目前对于微塑料的海洋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及作用机制,人类还缺乏清晰的认识,也没有研究能直接证明海洋塑料对人体产生危害”。
D项,“研究团队还实现了对其降解性能的调控”表述有误,原文第⑧段为“未来,研究团队还希望海‘溶’塑料的降解模式能够实现智能化,对其降解性能进行调控”。
故选A。
(2)B项,第④段画线句子没有体现微塑料在海洋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答案】
(1)示例:童年记忆里的桑树
(2)明线:桑树上的美好时光。暗线: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①桑树矮小,枝杈茂密,爬上去容易、安全;②桑树木质柔韧,有弹性;③桑树是孩子们的会场;④桑树结出的果实——桑葚很好吃。
(4)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喜鹊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喜鹊吃不上桑葚时的动作,流露出作者活泼可爱的天性。
(5)示例一:不能删掉,因为作者上了大学,一看到关于桑葚的诗句,马上想到童年吃过的桑果,可见桑树在作者童年的记忆里是多么深刻。
示例二:可以删掉,这个段落删掉后,第⑤和第⑦段的联系更为紧密直接,不影响文章整体内容的完整和主题的表达。
【考点】
记叙文标题含义
散文阅读
记叙线索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修辞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记叙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阅读全文可知,作者以“桑树”为线索,叙述了作者和伙伴们在桑树上游戏玩耍的快乐童年生活,因此,拟题时最好要包含“桑树”二字,比如“童年的桑树”“童年记忆里的桑树”“桑树上的童年”。答案不唯一,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2)这篇文章以“桑树”为中心,描述了“我”和伙伴们在桑树上荡漾、开会、吃桑果的美好时光,这是明线。结合第⑥段“到了大学一年级我才知道,桑树果子是很别致的一样东西”可以看出,暗线是“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从“第一,桑树不像槐树、杨树那么高,它矮小,枝杈也茂密,这一来爬到桑树上去就相对容易、相对安全了。第二,桑树的木质很特别,它柔韧,有充足的弹性——弹性的美妙就在这里,当我们爬上桑树,站在树枝上,坐在树枝上,或躺在树枝上时,只要轻轻发力,我们的身体就晃悠起来,颠簸起来了,那种感觉是妙不可言的”“我们的会场很别致,就是一棵桑树。这就是桑树‘贵’的第三个原因了”“有一件事情就不该被遗忘,那就是桑树的果子”可总结出答案。
(4)联系上下文来看,画线句中的“它们”是指喜鹊们。喜鹊们像人一样“捶胸顿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个句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喜鹊争不过孩子们,吃不上桑果的情态和动作,是作者幽默感和活泼天性的显现。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阐述理由。若赞成删除,本文围绕桑树回忆了“我”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桑树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第⑥段写桑树果子桑葚的在文学《诗经》的意蕴,与主题内容关系不大,而且第⑤段和第⑦段的联系更为紧密直接,因此可以删除。若不赞成删除,第⑥段是插叙,作者成年后上了大学,读到《诗经》的关于桑葚的诗句,立刻想到了童年时吃过的桑树果子,可见他对童年时桑树印象的深刻。言之有理即可。
八、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半命题作文
记叙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默写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写,名著阅读,默写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初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综合读写,名著阅读,默写题,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