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47-48语文试卷部编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299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47-48语文试卷部编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299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47-48语文试卷部编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299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47-48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1.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奠基 绞肉 秩序 鞠躬尽悴
B.深霄 澎湃 碗碟 深恶痛绝
C.选聘 谣言 伴侣 锋芒毕露
D.硕果 草率 督促 慷概淋漓
2. 画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A.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B.学了《木兰诗》后,大家都纷纷表示将来要做一个巾帼英雄。
C.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也会激情澎湃。
D.这个案子看似简单,但其实扑朔迷离。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B.④①⑤②③C.③⑤④①②D.④①③②⑤
4.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气冲斗牛”的“斗”“牛”都是二十八星宿之一。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
B.“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分别指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中的“经”指《易》《书》《诗》《礼》《离骚》等书。
D.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二、默写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刻画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泪流满面的形象。
三、综合读写
综合性学习。
(1)下图中的人叫丰枫,是武汉一位社区网购员,他身上背着的是为社区居民代买的药品。请给这幅图起一个名字(题目):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中,“‘疫’不容辞”,由“义不容辞”化用而来,且在词语下面有化用解释。请你从下面的两个化用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出化用解释。
A.仁至“疫”尽 B.“疫”往直前
(3)下图是中国移动客服通过手机短信发出的一条短信的截图。这条短信有个特点,就是句子中“告、窗、罩、遥、报、要”六个字中五个是押“a”韵的。请将“多开窗”三个字改一下,意思不变,字数不变,但能与前后句押韵。“多开窗”可以改为: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请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画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
③孰若孤 孰:( )
④及鲁肃过寻阳 及:( )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劝说是一门语言艺术,从选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儿子平日喜欢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羞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她的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前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母子的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在说谁呀?”
“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道。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1)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一张巨大的罗网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条闪光的皮鞭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2)为什么“她”感到陌生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
(3)第一段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当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此时的心理,然后把它写出来。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带着风声的花
刘成章
①半世纪前的某年某月,有一批血气方刚的艺术家,把“山丹丹”这个口语里、民歌里才有的声音,从民间的唇上搬下来,让它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开放在中华民族的典籍里。那批艺术家是延安鲁艺的人。我那时年小,并不知道此事,不过我却知道,山丹丹是我们陕北一种极好看的野花。我们陕北那么穷苦荒凉的土地上,居然能生出如此高雅如此绮丽如此奢华的花!
②有一年夏天,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娃娃,大着胆子结伴上山。虽然山上山下不足十里的路程,但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一片一片的云,一湾一湾的水,糜谷风带着沁人肺腑的清香,哧溜溜地吹过重重山梁,我们的衣裳和头发也被吹得就像活了。我们在欢笑打闹中爬上跳下。跑了好久,到了一道不长庄稼的荒草坡,那儿烈日照不上,我们就坐下乘阴凉。忽然,我们中的一个娃娃大声喊叫:“山丹丹!”应着喊声,我们一双双眼睛倏忽一亮。啊,真的是山丹丹!在不远处的畔上,好红好红!我们就一起跑过去,看了又看。我们还一齐趴在那里,伸出各自的小黑爪子,拱成一个花盆儿,而山丹丹就像栽到里边了,在花盆里迎风迎雨,快乐地生长和开花。
③后来,有个同伴提议:咱们把这山丹丹挖回去栽上。我们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捡了几块小石头当工具,把它连根儿挖了出来。我们第一次见到它的根,就像一疙瘩大蒜头。回家后,我们就把它栽到村前的一个石崖下了,并且浇了不少水。我们都心想,这下,山丹丹真的能在那儿迎风迎雨,快乐地生长和开花了。
④光阴飞逝数十年之后,我在创作笔记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陕北的百花中,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春二三月铁牛吼,黄牛也吼,它却翻个身又睡着了。四月五月六月,青蛙击鼓吵它,小河弹琴闹它,黄鹂梢头叫它快醒醒,千树万木大声呼唤,它也还是不醒不开。然而到了七月半,烈日猛地发威,炙烤得万物垂头打蔫,土地也往往干裂,这时候,山丹丹就赶紧起床,一听到雷电隆隆起身播雨,它就以开花回应,赶紧给雷电探寻着目标,哪一带需要雨,它就在哪一带摇摇自己的花朵。于是酷热的大夏天,往往就像打开了菩萨的甘露瓶儿,喜雨纷纷洒下。
⑤但在我幼时的那些日子、那个石崖下,隔了几天再去看时,我们栽下的山丹丹早已枯死了。山丹丹虽然死了,我们的心却不死。以后好多天,我们都会上山去挖山丹丹,挖来就栽,以至于一些大人都说,你们这几个小鬼真有恒心啊!
⑥我们挖了栽,栽了死,死了再挖,再栽再死再挖。但我们终未能栽活一棵!这下我们灰心了。那时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有两句歌谣:我是小八路,生来爱自由。我们便认为山丹丹就像小八路,是最爱自由的花儿,只能让它生长在山野里,挖到家里是根本无法养活的。
⑦读大学时,我的知识增长了,知道山丹丹还有野百合、红百合、细叶百合等学名,但我只想继续叫它山丹丹。山丹丹是我们的祖先给它取的乳名。
⑧每逢暑假回到陕北,我感到最幸运的事,就是能看到山丹丹。而暑假之时,山丹丹也正好刚刚开放,朵朵新鲜眩目。啊,你看这边的山沟里,好像地心的一滴岩浆溅出来了!你看那边的背洼上,好像仙女的一点胭脂落下来了!啊,好红好红的花,又有绿叶衬着;红有红的鲜嫩,绿有绿的脆甜。
⑨有一年在我乘车去榆林的路上,不经意间看见一个正在行走的农村婆姨猛然停了下来,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那儿是一棵开得红亮的山丹丹。我看见那婆姨站定仔细地观赏起来,而在观赏的过程中,她就像得到了一种神启,或者得到了一种提醒:女人就是要俊要美!尽管她的穿着打扮可谓漂亮整洁,她还是捋了捋头发,又把衣襟再往好地拽了拽,然后才又迈步上路。这山丹丹,给了陕北人多少爱美的情愫!
⑩山丹丹不避阴暗,不嫌低微,总是和杂草们混生在一起,往往越是苦焦的穷乡僻壤,越有它的身影。在往昔那漫漫的长夜里,它就像杨白劳买回的二尺红头绳,就像一杆红旗突然飘扬在高高的永宁山上!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它,我们陕北这块灾难频仍的土地,怎么能够撑持下来?
⑪一般的花儿,模样大体都是婉约的、娴静的、秀气的。而山丹丹其状大异,它们虽然不失花的温柔,却又好像带着一股刚健的风声。你看它们的六片花瓣都向后反卷着,像一只只飞着的、双翅并拢的鸟儿,或者朝前射去,或者向下俯冲,力量遒劲,气势凌厉,直逼人心!它们以凝聚在花瓣上的勇气汗气血气昭示人们,明白无误地昭示:最美丽的姿态,是奋飞起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居然能生出如此高雅如此绮丽如此奢华的花!”一句中,“居然”和三个“如此”表达出作者内心的震惊与敬佩之情。
B.②③段画线句运用反复的手法,虚写“我们”想象山丹丹在花盆里和石崖下快乐地生长开花,写出孩子们对山丹丹的喜爱。
C.文章第⑨段讲述在路上看见正在行走的农村婆姨的事,意在由点及面,用一株开得红亮的“山丹丹”来衬托陕北婆姨的漂亮整洁。
D.文章最后一段,细致地描绘了“山丹丹”的姿态,其状大异,力量遒劲,是最美丽的奋飞之态,照应标题与开篇,可谓匠心独运。
(2)从山丹丹的精神品性看,“山丹丹”有哪些“卓然不群”的特点?
(3)结合文本,分析第④段的精妙之处。
七、写作
写作。
天空不会永远晴朗的,成长中的少年,也会有挥之不去的烦恼,烦恼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学习,来自于与同学之间的交往……但是,烦恼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它。你可以说说自己的烦恼,也可以写妈妈(爸爸、老师、朋友……)少年时期的烦恼,也可以替朋友解脱烦恼。
请以“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4.7-4.8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考点】
常见易错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鞠躬尽悴”应写作“鞠躬尽瘁”。
B项,“深霄”应写作“深宵”。
D项,“慷概淋漓”应写作“慷慨淋漓”。
故选C。
2.
【答案】
B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变幻多姿:千变万化,变幻无常。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B项,巾帼英雄:指女子中的英雄。“大家”包括男同学,不合语境。
C项,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气势奔放。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D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符合语境,使用恰当。
故选B。
3.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句子衔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阅读各分句可知,④句的“因为”是对上文“为什么”的回答,所以④句应放在首位。①句是后三句的总起,⑤句为①句的补充,然后②句“而……”转折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上,③句“即必须……”则进一步解释“修身”。综上分析,正确顺序为:④①⑤②③。
故选B。
4.
【答案】
C
【考点】
文化常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C项,“《离骚》”错误,“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中的“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二、默写题
【答案】
(1)深林人不知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晚春(韩愈)
逢入京使(岑参)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深”的书写。
(2)注意“散”的书写。
(3)注意“惟”的书写。
(4)由“刻画了诗人因思念家乡而泪流满面的形象”可推知答案。注意“袖”的书写。
三、综合读写
【答案】
(1)示例:身上是药袋 肩上是责任
(2)示例:仁至“疫”尽——如此多的仁人志士,如此多的仁爱之心,一定能把疫情扫除干净。
“疫”往直前——明知疫情危险,仍然无惧艰险,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请战奔赴前线。
(3)示例:开窗好
【考点】
艺术图片
词义解释
综合读写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根据新闻上的了解和画面内容,可知丰枫拿着90余份药品需求,赶到药房开药,拿到药后发现箱子还是装不下,丰枫便将其中的小份药,串成两串挂在自己身上。他背负的不仅是药袋,更承载着病人生命的希望,和无数个家庭的嘱托。可据此拟写图片题目为:身上是药袋 肩上是责任。
(2)仁至义尽: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仁至‘疫’尽”结合当前社会情况分析可理解为,疫情面前人人奉献爱心,贡献自己的力量,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我们就一定能把疫情扫除干净。
一往直前:意思是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疫’往直前”:在凶猛的疫情面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安危,而是同舟共济,心连心、手挽手、肩并肩肩,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履行各自的职责。
(3)根据题干中句“告、窗、罩、遥、报、要”六个字中五个是押“a”韵。所以改写的“多开窗”三个字中的最后一个字也要押“a”韵,“多开窗”可改为“开窗好”,“好”字押“a”韵。
四、古诗词鉴赏
【答案】
C
(2)“霍霍”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弟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弟弟即将见到木兰前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3)①放弃功名;②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考点】
木兰诗(《乐府诗集》)
诗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内古诗词曲阅读
赏析关键诗句
筛选内容,归纳要点(古诗词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意思是将军和壮士们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有的凯旋归来,有的战死沙场。
(2)“霍霍”是拟声词,是形容磨刀时的声音。此处用磨刀的声音来表现弟弟磨刀的行为,体现出弟弟即将见到木兰前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和想好好招待久未见面的姐姐的心情。
(3)木兰对可汗的回答是“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意指木兰不愿意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这突出了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品质和渴盼与家人团聚的心情。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当道,当权,②推托,③谁,④到,等到
(2)①只是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
(3)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作用: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干和谋略的惊人长进。
(4)①劝说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②劝说时现身说法,将心比心,态度真诚,对方更容易接受。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①句意: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当涂:当道,当权。
②句意: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辞:推托。
③句意:谁比得上我?孰:谁。
④句意:等到鲁肃经过寻阳时。及:到,等到。
(2)①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②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见事:知晓事情。
(3)文中“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明,当鲁肃经过寻阳时,与吕蒙交谈后,对吕蒙才干的增长表示惊异,被吕蒙的才干和谋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作者这样写,是侧面描写,通过鲁肃态度的变化来表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的惊人长进,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文中孙权劝吕蒙读书,从吕蒙“当涂掌事”的处境及孙权自己读书的感受来劝说,既联系了吕蒙的现实情况,又现身说法,有理有据,说服力强。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答案】
C
(2)因为“她”的儿子小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做过类似的事,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3)动作描写,表现了“她”为自己以前教子失误而忏悔、痛苦、羞愧的心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4)真没有想到贪图小便宜会带来这样的恶果,如果没有她的提醒,我还认为自己做得很对呢。我真是不应该呀,既不应该贪图小便宜逃票,也不应该对她斥责,我真该好好感谢她呀!
【考点】
小说阅读
句子衔接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从外形上来看,标尺线与“罗网”没有相似之处,不能形成比喻。不恰当。
B项,绳索可以把人束缚住,根据文本内容,这条标尺线起到的应是警醒的作用。不恰当。
C项,第一,“皮鞭”抽打在人的身上使人感到疼痛,这条标尺线起到的应是警醒作用。而从文章可知,这条标尺线让这位母亲想到过往,正是她对孩子的放纵和错误的引导让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条标尺线让这位母亲想起了自己过往所犯过的错误,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犹如“皮鞭”抽打在人的身上。与语境相符,使用恰当。
D项,标尺线与感叹号虽然外形相似,但感叹号不能充分表现此时这位母亲内心的痛苦,不恰当。
故选C。
(2)通过阅读小说可知,这位母亲从这一对母子的对话里想到过往,所以觉得熟悉。想到自己当初也是从贪图一点小便宜开始,纵容儿子,才使儿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所以才会觉得可怕。
(3)“迈着”“垂”“蹒跚……走去”是对“她”的动作描写。从这些动作里,可以看出她内心对于儿子的愧疚,因为她没有把儿子教育好,儿子进了少年劳教所,她的内心无比痛苦。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儿子不但没成才,还走了犯罪的道路,她又觉得羞愧。所以这些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她内心忏悔、痛苦、羞愧的心情。联系下文可知,此处她的动作和这些动作里反映出来的心情引出下文她阻止的一对母子贪图小便宜而逃票的行为。以生动的描写开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本题为开放类试题,表述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年轻母亲的心理应包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后怕以及对“她”深表同情,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C
(2)①不受拘束,喜爱自由。②最有主意,最沉稳,善良仁爱。③高雅、奢华,甘于奉献。④不惧恶劣环境,顽强抗争,坚守信念,给世界带来希望。⑤柔中带刚,凌厉遒劲,勇往直前。
(3)①行文布局精妙,使用插叙,插入了数十年之后“山丹丹”留在“我”记忆中的美好印象,描绘了它的与众不同,表现了“我”对“山丹丹”的热爱程度之深;②妙在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将“山丹丹”的形象写活了。精彩的拟人,如: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形象的比喻,如:就像打开了菩萨的甘露瓶儿;③鲜明的对比,把“山丹丹”与“黄牛”“青蛙”“小河”进行对比。
【考点】
散文阅读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鉴赏文学形象
记叙文中间段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一株开得红亮的‘山丹丹’来衬托陕北婆姨的漂亮整洁”错误。从“而在观赏的过程中,她就像得到了一种神启,或者得到了一种提醒:女人就是要俊要美”“这山丹丹,给了陕北人多少爱美的情愫”可知,这里是用陕北婆姨的整洁漂亮,爱美的特性来衬托山丹丹的美好。
(2)从“我们陕北那么穷苦荒凉的土地上,居然能生出如此高雅如此绮丽如此奢华的花”可知,山丹丹高雅、奢华。从“我们挖了栽,栽了死,死了再挖,再栽再死再挖。但我们终未能栽活一棵”“我们便认为山丹丹就像小八路,是最爱自由的花儿,只能让它生长在山野里,挖到家里是根本无法养活的”可知,山丹丹不受拘束,热爱自由。根据“在陕北的百花中,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可知山丹丹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从“山丹丹不避阴暗,不嫌低微,总是和杂草们混生在一起,往往越是苦焦的穷乡僻壤,越有它的身影”“哪一带需要雨,它就在哪一带摇摇自己的花朵。于是酷热的大夏天,往往就像打开了菩萨的甘露瓶儿,喜雨纷纷洒下”可知山丹丹善良仁爱,不惧恶劣环境,甘于奉献。从“或者朝前射去,或者向下俯冲,力量遒劲,气势凌厉,直逼人心”可知,山丹丹柔中带刚,凌厉遒劲,勇往直前。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回答即可。
(3)赏析文中句段的表达效果,可从该段在用词、句式和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入手,分析其对表现文本主旨、构成行文线索以及其在过渡、伏笔、照应等方面的作用。依据第④段“光阴飞逝数十年之后,我在创作笔记里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陕北的百花中,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可知,本段写十年后对山丹丹花的回想和记录,属于插叙。数十年后山丹丹仍然在“我”的记忆中,且那般美好,可见“我”对山丹丹的热爱。从修辞手法上看,“山丹丹最爱睡懒觉,开花最晚,但它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黄牛也吼,它却翻个身又睡着了”“青蛙击鼓吵它,小河弹琴闹它,黄鹂梢头叫它快醒醒,千树万木大声呼唤,它也还是不醒不开”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将山丹丹和黄牛、青蛙、小河进行对比,赋予山丹丹以人的情态,展现山丹丹是最有主意最沉稳的花。“往往就像打开了菩萨的甘露瓶儿,喜雨纷纷洒下”运用了比喻,突出了山丹丹花给我的美好印象。综合以上分析,整理回答即可。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话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
2020—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福建省龙岩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默写题,综合读写,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某校初一(下)段考语文试卷 (1)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保定市某校初一(下)段考语文试卷 (1)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读写,默写题,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湖南省株洲市某校初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默写题,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