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1学年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学设计,共3页。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能够说出资料有序分类的种类和方法;
(2)可以通过文件图标和扩展名说出该文件的类型;
(3)掌握查看文件扩展名及文件属性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素材库进行自主分类整理过程,熟练掌握按文件类型和资料内容分类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资料库进行有序的分类,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能力,增强分类整理信息的意识。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熟悉了教学环境,学会了搜索信息和下载保存。在小学的学习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文件夹的创建和文件移动,能过进行信息的初步整理,本课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整理信息的意识和技能。
3重点难点
重点: 信息资源的分类整理;文件的类型及其属性的查看;
难点: 区分各种文件类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课堂
1.课前学生观看老师播放的公益广告《垃圾分类》。
2.教师提问:大家观看了这个广告后,有什么感触?
3.教师总结:这个广告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垃圾分类对我们美化和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们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信息的分类也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我们就要探讨《分类整理信息》的相关内容,教师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垃圾分类,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分类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引入课堂中信息整理的重要性
活动2【讲授】(二)问题探讨,初始任务
1.教师先出示三组电脑桌面和磁盘文件排列杂乱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桌面图标截图,让学生讨和前面图片的区别?
3.初始任务一:素材分类
(1)内容:将任务一文件夹中的资料按照自己的习惯分类存放。
(2)要求:在任务一文件夹中创建分类文件夹;将资料存放到相应 的文件夹中。
4.教师通过iPad将学生分类的作品拍照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直观的让学生感受电脑资料整理和不整理的感觉,唤醒学生对信息整理的意识。通过任务,让学生自行按照习惯对素材进行分类。课堂中教师用iPad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评价中展示给学生看,更加体现课堂时效性。
活动3【活动】(三)动手实践,学以致用
1.提问:我们从网站上下载的素材类型有哪些?如何区分这些文件类型?
2.知识讲解:文件的扩展名和图标
3.学生按照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完成任务二:按素材类型分类
(1)内容:将任务二文件夹中的素材按照文件的不同类型分类。
(2)要求:在任务一文件夹中创建分类文件夹;将资料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文件类型查看课本第22页内容。
4.请学生上台演示任务二中其中一个应用程序文件的区分,从而引入文件属性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分类的思想,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学了文件类型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在根据不同的类型分类,起到巩固掌握文件类型知识,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分类整理的意识。
活动4【活动】(四)自我探究,构建新知
1.学生通过阅读教材22页内容,自我探究文件信息容量单位知识完成任务三。
任务三:比一比任务三中文件的大小,哪个文件最大?
2.教师总结文件属性知识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自我探究,获取信息容量单位知识,去完成任务找出文件的大小。学生自我学习获取的知识比老师讲授的更能让他记忆深刻,也起到独立思考的作用。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活动5【测试】(五)知识测试,课堂总结
1.通过科优达软件课堂测试功能进行知识测试
2.教师总结:在日常的信息素材整理时,我们要树立分类存放的意识,运用有序分类的方法,将自己的资源归类整理,从而达到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设计意图:信息技术操作的基础是信息内容知识点的积累,课堂总结通过学科教学平台当场测试课堂知识点,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这种形式,更能消除整节课带来的知识掌握的疲劳度。
相关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学设计,共3页。
初中浙教版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五课 分类整理信息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