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复习与检测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word版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0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复习与检测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word版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07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复习与检测能力提升--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word版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070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验满、收集、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相同质量的H2和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A.1:1B.1:8C.1:16D.16:1
3.大型运动会都必须检查运动员是否服用了兴奋剂。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17H21N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卡因由四种元素组成B.可卡因中含有NO4分子
C.长期服用兴奋剂会给身体造成很多危害D.可卡因分子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为17:21:1:4
4.下列对有关物质的性质及其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放热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氧可支持燃烧,能用作火箭助燃剂
B.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高
C.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8.图1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元素周期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铝制品耐腐蚀,说明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10.化学学习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11.鉴别氧气、空气、氮气三种气体,最合适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C.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D.分别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12.由硫化钾和硫酸钾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硫元索的质量分数为16%,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6%B.16%C.32%D.45%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3.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名称填空:
(1)镁___________,铝________________
(2)Ca___________,Hg___________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金属镁与氯气作用生成氯化镁,氯化镁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5.过氧乙酸(C2H4O3)对新型冠状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广泛用于环境的消毒。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是________。
16.请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铜绿:________,加热前后固体颜色变化为________。
(2)红磷燃烧:_____,实验现象是___,由此可以推断,生成物在通常状况下为_____色_________态。
(3)钠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钠:_______,生成的氯化钠由______(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17.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其原子核外一共有_______个电子。
(2)氧元素和碳元素属于不同中的元素,原因是它们的_______不同。
(3)由原子序数为8和1的两种不同元素组成的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符号)。
(4)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的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到右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高锰酸钾加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且放一团棉花在试管口,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水星的木条复燃。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满了,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内要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图示操作未放水或沙子,错误。
故选A。
2.D
【详解】
氢分子与氧分子的质量比为2:32=1:16,所以,相同质量的H2和O2,所含分于个数比为:16:1,故选D。
3.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可卡因由C、H、N、O四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可卡因由分子构成,每个可卡因分子含17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不含NO4分子,符合题意;
C、长期服用兴奋剂,会给身体造成很多危害,故应禁止服用,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可卡因分子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为17:21:1:4,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
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叙述①不正确;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难溶于水,叙述②正确;
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发射火箭的助燃剂,叙述③不正确;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叙述④正确。
②④正确,故选A。
5.D
【详解】
A、化合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没有氧气参加,但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C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热,选项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项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变红,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描述现象一定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
7.B
【详解】
A. 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液态氧可支持燃烧,能用作火箭助燃剂,选项A正确;
B.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更高,选项B错;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选项C正确;
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根据液态空气中的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而分离,该获得氧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选项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
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可知:x=13-2-8=3;说法正确;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说法正确;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表面由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而不是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说法不正确;
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说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说法正确;
故选:C。
9.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在空气中则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实验现象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木炭燃烧生成气体,实验现象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将铁丝烧红的或者带有燃着的小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若不点燃则不能燃烧,实验现象描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或者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烟,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A、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烟是固态小颗粒,雾是液态小液滴,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B
【详解】
A、氧气、空气、氮气都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区分,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氮气均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空气和氮气,不符合题意;
D、三种气体的密度不同,但是检测密度比较繁琐,不是最合适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
K2S和K2SO4中,K和S粒子个数均为2∶1,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6%-39%=45%,故选D。
13.
(1) Mg Al
(2) 钙 汞
【分析】
(1)
镁的元素符号是Mg;铝的元素符号是:Al,故填:Mg;Al
(2)
Ca的名称是钙;Hg的名称是汞,故填:钙、汞
【点睛】
化学用语的使用,化学符号表示的意义。
14.
+2价 MgCl2
【详解】
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故Mg离子符号为Mg2+。即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氯化镁由+2价镁元素和-1价氧元素组成,故化学式为MgCl2。
16.
(1) Cu2(OH)2CO3CuO+H2O+CO2 由绿色变成黑色
(2) P+O2P2O5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白 固
(3) Na+ Cl2NaCl Na+、Cl-
【分析】
(1)
铜绿(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u2(OH)2CO3CuO+H2O+CO2,加热前后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故填:Cu2(OH)2CO3CuO+H2O+CO2;由绿色变成黑色;
(2)
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实验中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由此可以推断,生成物在通常状况下为白色固体,故填:P+O2P2O5;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白;固;
(3)
钠在氯气(Cl2)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 Cl2NaCl;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离子符号为Na+、Cl-,故填:Na+ Cl2NaCl;Na+、Cl-。
17.
(1) 铝 13 13
(2)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3)H2O2
(4)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分析】
(1)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则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铝,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可知,该元素原子原子序数为13,故质子数为13,核外一共有13个电子。
(2)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碳元素与氧元素属于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3)
原子序数为8和1的两种元素为氧元素和氢元素,成的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
(4)
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及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1 洁净的燃料——氢气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5.1 洁净的燃料——氢气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1小题,非选择题,共5小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综合与测试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综合与测试优秀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2小题,填空题,共5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