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3.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 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 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4.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 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
    B. 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C. 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D. 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6.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研究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减缓大气温室效应
    B. 开发风能、氢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家用汽车替代公交车
    D. 利用垃圾发电,变废为宝
    7.“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8.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
    C. 图书档案起火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 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0.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
    B. 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 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
    D. 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
    11.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清楚可燃物
    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
    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2.下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3.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点燃火柴的时候要将火柴头向下倾斜,燃烧会很顺利,如果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请你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 )
    A. 火柴梗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B. 火柴梗没有接触氧气
    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 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
    14.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 清除可燃物
    C. 隔绝空气
    D. 防止食用油溅出
    15.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17.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植物在光照条件和叶绿素催化作用下发生的光合作用可产生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氢气是理想的“绿色能源”,其燃烧热值高、产物无污染。除了以燃烧释放热能这种转化方式外,它还能以图中所示的原理装置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这种能量转换效率高,该“氢氧燃料电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8.控制变量法是很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是回收标志;B是节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D是节能标志。
    2.【答案】B
    【解析】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
    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
    3.【答案】C
    【解析】将烟囱加高不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将废弃塑料集中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应使用可降解塑料或减少塑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减少烟尘的排放,能有效防止雾霾;为减少富营养化污染,应合理使用化肥,但不可能禁止。
    4.【答案】A
    【解析】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
    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
    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
    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能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
    5.【答案】A
    【解析】②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的利用等,④可燃物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如氢气爆炸是有爆炸极限的,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只发生放热现象,也会发生吸热现象。
    6.【答案】C
    【解析】回收二氧化碳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从而减缓大气温室效应,符合低碳的要求,故A正确;
    B、风能、氢能使用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理念,故B正确;
    C、家用车代替公交车会大量消耗汽油,排放更多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要求,故C错误;
    D、利用垃圾发电,可减少垃圾对环境靠造成的污染,也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又环保又低碳,故D正确。
    7.【答案】B
    【解析】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着火点。
    8.【答案】A
    【解析】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合理;
    B.氧气的浓度能够促进燃烧,但是与“浇油”无关,不合理;
    C.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不合理;
    D.清除可燃物,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但是与“火上浇油”的说法相反,不合理。
    9.【答案】A
    【解析】A.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正确;
    B.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错误;
    C.图书档案起火不宜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造成图书的损坏,错误;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灭,错误。
    10.【答案】B
    【解析】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正确; B.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放热的,如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这个反应用来金属焊接;C.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收能量的,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是正确的。
    11.【答案】C.
    【解析】A.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B.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
    C.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故选项正确。
    D.用湿抹布扑盖实验桌上燃烧的酒精,其主要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而不是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选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煤主要含有C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H、S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
    13.【答案】A
    【解析】火柴竖直向上时,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观察选项,故选A。
    14.【答案】C
    【解析】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主要是与外界的空气隔绝。
    15.【答案】A
    【解析】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2NO=2CO2+N2,反应前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两个N原子,构成了单质N2,故B正确;C、反应前为4分子,反应后为3分子,所以分子总数减少,故C正确;D、尾气中的CO和NO是有毒的,反应后的CO2和N2是无毒无害的,故D正确。此题选A。
    16.【答案】CH4+ 2O2CO2+ 2H2O 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产物不污染环境(或燃烧热值高等)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燃烧的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这:CH4+ 2O2CO2+ 2H2O,高压水枪灭火,是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污染环境。
    17.【答案】6H2O+6CO2C6H12O6+6O2;化学;电;2H2+O22H2O
    【解析】依据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完整书写化学方程式
    6H2O+6CO2CC6H12O6+6O2;氢氧燃料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服务人类;反应方程式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2H2+O22H2O。
    18.【答案】(1)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4)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故填: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相关试卷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短文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