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430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43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单元复习与检测--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3430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2小题,填空题,共5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油B.海水C.苏打D.空气
2.下列对化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
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用到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既是反应物又是催化剂
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B.氧气有氧化性
C.氧气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发光、发热
5.化学实验的正确操作对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情况操作正确的是( )
A.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熄灭酒精灯在移出水中导管
C.制取气体前,先组装仪器,后装药品。
D.用量筒量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保持水平
6.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8.0ml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瓶中的气体是否为CO2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7.实验室用H2O2制氧气时,没有加MnO2,其结果是
A.不影响放出氧气的快慢
B.不能产生氧气
C.反应速度很慢,H2O2分解产生的氧气变少
D.产生氧气,总量不减少,但放出氧气速度很慢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
B.电解水正极一侧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D.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有白雾产生
9.下列有关物质的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只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10.下列对河水的净化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过滤
C.加入活性炭
D.静置沉淀
11.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硫
12.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搭配装置 ③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④向反应器中放入小块大理石 ⑤收集气体.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14.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稀有气体用途广泛。能制成霓虹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2)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主要起________作用;小卵石和石英砂在净水时起________作用。
1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不属于_____;
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氧化物e、单质
(2)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_____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水样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进行电解水实验前,需在水中预先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通过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_____组成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也能得出上述结论,写出该燃烧反应的表示式(用化学式表示)_____。
16.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请回答:
(1)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答三点)的性质,常用于灭火,“干冰”可用于_____。
(2)可加入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冰箱中放活性炭除去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4)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
17.二氧化碳的循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石油中含有煤油、汽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B、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C、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D、空气含氧气、二氧化碳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故选C。
2.C
【分析】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可燃性气体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电解水时,可观察到: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故选项错误;C、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正确;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不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故选项错误。故选C。
3.C
【详解】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常用到二氧化锰,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因此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剂。
故选C。
4.B
【详解】
A. 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但不能跟所有物质反应,如氧气和水不反应,选项错误;
B. 氧气有氧化性,能与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选项正确;
C. 氧气有助燃性,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但是氧气不可燃,不可用作燃料,选项错误;
D.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不一定发光、发热,如动植物的呼吸,选项错误。
故选B。
5.A
【详解】
A、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故选项正确;
B、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时,要先移出水中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错误;
C、为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效果,制取气体前,先组装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选项错误;
D、为了准确读数,用量筒量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D
【解析】
试题分析: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不能深入瓶内。故选D.
考点:实验操作和注意事项
7.D
【详解】
试题分析:催化剂只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也不改变生成我的质量。
考点:催化剂
8.B
【详解】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A错误;
B、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所以电解水正极一侧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C错误;
D、浓硫酸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时,瓶口不会出现白雾,故D错误。故选B。
9.C
【详解】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是红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是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光,生成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自然沉降(即静置沉降),是重力的作用下,水中的较大的、重的不溶物下沉;吸附沉降即化学沉降,是利用明矾在水中形成絮状物质,使悬浮颗粒聚集而沉降;过滤除掉沉降还不能除掉的小颗粒不溶物;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是加热到水的沸点使水从混合物中蒸发出来,然后再被冷凝成液态的水,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故选A。
【点睛】
11.D
【详解】
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氧气、氮气、水蒸气均是无毒无害的空气成分。
故选:D。
12.D
【分析】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详解】
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故选D。
13.②①④③⑤
【详解】
制取气体前,首先组装仪器,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向装置内先加入固体物质,再加入液体物质,最后收集气体,故填②①④③⑤。
14.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 吸附 过滤
【详解】
(1) 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制成霓虹灯;其中,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净水器中的活性炭主要起吸附作用;小卵石和石英砂在净水时主要除去不溶性杂质,因此起过滤作用。
15.be 等体积肥皂水 软水 煮沸 b 2﹕1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元素和氧元素
【详解】
(1)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水不属于单质和混合物。故选be;
(2)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将等体积肥皂水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水样的试管中振荡,试管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内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
试管a内是氢气,试管b内是氧气,故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纯水不导电,故进行电解水实验前,需在水中预先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16.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人工降雨 肥皂水 煮沸 吸附 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分析】
【详解】
(1)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密度比空气大附着在可燃物周围从而隔绝氧气,而且其本身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会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人工降雨;
(2)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泡沫多而没有浮渣的为软水,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煮沸;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4)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悬浮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从而沉淀出来,故填:吸附水中悬浮物,使之沉降。
【点睛】
17.光合作用 燃烧 呼吸
【详解】
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微生物的分解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2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4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