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36694/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1.水系的构成:河流的 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 、沼泽。 2.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 的集水区域。 3.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 用水、发展 、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 4.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的意义对于流域内不同 、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因此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 、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5.流域内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利益冲突表现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导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6.流域内部水资源开发需要统筹管理的原因(1)流域具有整体性强、 的特点。 (2)跨越不同的 ,由不同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 7.对流域统筹管理的措施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 、市场等手段,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 、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二、黄河的调沙减淤1.黄河下游“易淤、易决、易徙”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 →下游河床抬高2.地上悬河为了防治 ,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4.中游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治理(1)根本措施:水土保持。(2)具体措施
(3)效果: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减少了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的 。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1.原因(1) 是黄河又一突出的水文特征。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人水矛盾突出。 (2)随着工农业发展和 ,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 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 (3)黄河断流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 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措施(1)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 。 (2)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 。 (3)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 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考向一 黄河流域协作开发
1.流域内开发的整体性分析流域内自然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在对流域内开发的自然背景进行评价时,首先确定流域的自然特征。一般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资源等方面分析,并结合各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确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内开发方向。
2.黄河的协作开发(1)地理背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淤积,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因此下游的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
(2)黄河沙患的解决措施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黄土高原侵蚀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南小河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②下游堆积区的治理措施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是一种有效的工程措施,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有重要作用。
(3)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措施①地理背景黄河径流量少,而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 突出→工农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断流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②黄河下游断流的影响
【典例1】 (2019江苏卷,17~18)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素养解读】试题以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及黄河下游输沙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答案 (1)B (2)C
(2020江苏盐城模拟)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读纳板河流域图,完成第1~2题。
1.对纳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①山河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 ③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④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纳板河流域的开发,应当( )①发展立体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③发展木材加工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保护原生雨林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可知,纳板河流域山河相间,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说明纳板河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纳板河流域地处我国云南省,降水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该流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较小,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该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被多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纳板河流域山河相间,应当发展立体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处热带地区,应当保护原生雨林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考向二 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1.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土地利用、提高水质等。
2.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
【典例2】 〔2020浙江卷,29(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西江梧州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居全国第二位;多年平均输沙量5 570万吨/年,居全国第三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2017年梧州站输沙量减少至2 500万吨/年。图1为广西境内西江流域主要水库和甘蔗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
材料二 目前,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省区。下表为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
(1)说出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2)简述西江流域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素养解读】试题以梧州站径流量、输沙量及南宁市降水量年内占比统计图以及2000年至2017年广西森林覆盖率和农业生产相关统计数据表等图文材料为主要信息载体,考查了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特征及其输沙量大的自然条件和输沙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考查了学生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据图2分析可知→西江输沙量集中在 月,其他月份较少→西江输沙量的年内分布
答案 (1)特征:年内分布不均,集中在6—8月。条件:降水量丰富,径流量大;年内降水集中;流域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侵蚀强。(2)水库大量拦蓄河流泥沙;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读汉江流域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若在汉江流域①区域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 )A.丹江口水库加速萎缩B.①区域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加剧C.汉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D.汉江下游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植被枯萎2.为缓解汉江流域②区域人地矛盾,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发展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C.从②区域向①区域移民D.大量施用化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①区域位于河流源头,若大力发展种植业将导致植被破坏而加剧水土流失,丹江口水库因泥沙淤积而加速萎缩;汉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汉江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一般不会发生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问题;汉江下游,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升,枯水期地下水位下降。故选A。第2题,②区域位于丹江口库区,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水产养殖,并利用周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②区域为河谷地区,围湖造田会破坏湿地;①区域为山区,环境容量小,接受移民会加剧人地矛盾,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大量施用化肥会破坏土壤。故选B。
规范答题水利工程评价类题目答题思路
【典例】 (2020山东滨州五校联考)丰满水电站大坝(老坝)是目前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始建于1937年4月,2019年5月20日随着一声巨响,运行了近80年之久的丰满水电站老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建设了5年的新坝开始挡水运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丰满水电站老坝被称为“病坝”,新坝可能解决了( )A.抗震性能差 B.发电总量少C.抗渗、抗冻能力差D.淹没面积大(2)爆破后残留的部分老坝体和新坝体共存,形成“一湖双坝”的景观,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发电量B.保护新坝体C.增加蓄水量D.保护历史遗迹
【素养解读】试题以丰满水电站大坝的建设为载体,考查流域开发过程中水利工程的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答案 (1)C (2)D
思维建模 水利工程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可行性评价和建成后对周边环境影响的评价两大方面。可行性评价主要从修建水利工程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影响的评价则需要从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
1.可行性评价(1)自然条件
2.影响评价水利工程影响评价首先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运用综合的观点,即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产生的影响。
(2020河南九师联盟核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向南流入印度洋,两岸的山岭多在3 000米以上,山高谷深,珍稀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沿江多峡谷、瀑布,流域内规划建设水坝。在怒江流过的峡谷底部,大多干旱少雨,呈现一派亚热带荒漠景象,因此被称作“干热河谷”。上图为怒江部分流域图。
(1)简述怒江流域河谷底部气候干热的原因。(2)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分别说明怒江流域水坝建设将会带来的效益。(3)分析若水坝建成后对怒江下游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指出怒江流域依托资源综合开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答案 (1)怒江两侧多高山,山脉走向大致垂直于季风风向,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2)生态效益:水能是清洁能源,利用水能发电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水坝可以调节径流,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经济效益:利用水能发电,为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社会效益:改善当地就业问题,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国家能源不足状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分配和调度,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流域内协调发展考点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讲流域内协调发展考点1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集水区域,农业灌溉,开放共享性,综合利用,关联度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农业灌溉,开放共享,水质保护,关联度高,工程技术,统筹管理,地上悬河,水土保持,小流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