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01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02
    第七章热现象练习(3)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松香B.沥青C.玻璃D.萘
    2.研究小组在使用下列实验仪器时,方法正确的是( )
    A.刻度尺B.温度计
    C.天平D.量筒
    3.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会看到车窗内表面有小水珠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发生了熔化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液化时吸热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4.以下温度中接近23℃的是( )
    A.长春市冬季最冷的气温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5.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
    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
    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6.下列估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约0.2kg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C.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15m/s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7.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8.如图所示是某地1月8日天气预报的截图,关于图中的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C读作“5度”B.云是由水蒸气组成的
    C.雨的形成是熔化现象D.雨的形成过程放出热量
    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直接测量食盐的质量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只要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就可以避免误差
    D.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10.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A.“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
    B.“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
    D.“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一会儿化成水
    B.把铁水倒进模具铸成零件
    C.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
    D.冰糖放进水里,不久就不见了
    12.小吃街上出现了一种“冒烟”的冰激凌,只见店员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然后放入液体牛奶和五颜六色的爆米花,冰激凌原料瞬间冷冻成型而容器中的液氮发生了肉眼可见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汽化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液氮汽化成的氮气
    C.液体“沸腾”是因为液氮放热使容器中的水吸热后沸腾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液化现象
    13.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是冷却过程
    C.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熔化过程D.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加热过程
    14.在一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78℃和100℃,把它们分别装在两只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A.试管中的水和酒精都会沸腾B.试管中的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C.试管中的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D.水和酒精都不会沸腾
    二、填空题
    15.物质从__________变为__________叫汽化;汽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
    16.海波、松香、铁、石蜡中属于晶体的有________,它们熔化时有固定的_________。
    17.如图所示,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8.小明有一支次品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很均匀,标度(最小标度1℃却不准确。用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示数是5℃;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温度示数是95℃。据此推算:此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是______,测得温度为32℃,实际温度是______,将该温度放在50℃的水中,其读数为______。
    三、简答题
    19.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5月10日,阴天,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cm~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结舌。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于雪不见了,你会提出怎样的猜想? ______-
    (2)简单解释你猜想的依据。 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氮气泄露,夏现冬景
    本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
    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厘米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的表现。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冷却至-209.86℃时,液态氮变成雪状的固体。温度降低到-196℃较为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氮气液化。
    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致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所以以上情况比较危险。
    阅读了这则新闻后,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能帮她完成下面的内容。
    (1)由于氮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车罐内的液态氮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实现液化的。
    (2)液态氮发生泄漏时,会迅速变成气体,同时______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形成小水珠,出现“白烟”。所以“白烟”不是氮气,而是小水珠。
    (3)文中有多处不妥,请你指出文中“氮气具有快速致冷的效果”的不合理之处。你认为如何改正:______。
    21.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气温在﹣30℃以下,最低可达到﹣52.3℃.在这样冷的地区应该用水银温度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
    22.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与水的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试证明这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23.影响熔点的因素
    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寒冷的冬天,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要低。
    又如:将一根两端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如图甲所示),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金属丝通过后,冰的熔点又升高了,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析滑冰鞋上冰刀(如图乙)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松香、沥青和玻璃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温度属于非晶体,而萘在熔化时有固定的温度,是晶体,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A.刻度尺没有与被测部分对齐,故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平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夏天坐开有空调的出租车,由于车内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外侧,会看到车窗玻璃外表面有小水珠,故A错误;
    B.樟脑球越放越小,是由于樟脑球从固态直接变为气体,发生了升华现象,故B错误;
    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很冷,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时要吸热,故C错误;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长春市冬季最冷的气温大约是-23℃,故A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故B符合题意;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
    A.太阳出来,大雾散去,雾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是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冰箱拿出来的茶叶变潮湿了,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茶叶表面发生了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春天来了,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外面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升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A
    【详解】
    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200g,一部华为5G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且
    200g=0.2kg
    故A符合题意;
    B.成年人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小明百米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7m/s,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幅度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符合题意;
    C.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凝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
    A.温度单位℃,读法为“摄氏度”,故应读作“5摄氏度”, 故A错误;
    B.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D.雨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食盐的质量,需要将食盐放在纸上,故A错误;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从液体中取出,故B错误;
    C.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任何测量都不可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
    D.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不能仰视或者俯视,故D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
    由题意可知,此现象是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它与环境的温差不同,故可知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
    A.雪糕从冰箱取出后化成水是固态变液态的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铁水倒进模具后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B符合题意;
    C.沥青在烈日下变软是熔化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糖放进水里,不见了,是固态变成了液态的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详解】
    AC.碗里液体“沸腾”是因为将-196℃的液氮倒入容器中,液氮迅速汽化,故A正确,C错误;
    B.冰激凌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形成的,故B错误;
    D.冰激凌周围的“白气”过一会消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汽化了,故D错误。
    故选A。
    13.A
    【详解】
    A.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正确;
    B.整个图象温度有上升的趋势,所以是熔化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所以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错误;
    C.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错误;
    D.整个图象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所以图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错误。
    故选A。
    14.C
    【详解】
    将酒精和水分别装入试管,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由于水的沸点是100℃,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沸水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沸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沸水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当试管中装有酒精时,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但由于酒精的沸点78℃,低于水的沸点,当水沸腾时,酒精仍能从烧杯中吸热,达到酒精的沸点,所以会沸腾,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液态 气态 沸腾 蒸发
    【详解】
    [1][2]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
    [3][4]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16.海波、铁 熔点
    【详解】
    [1][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海波、松香、铁、石蜡中属于晶体的有海波、铁,属于非晶体的有松香、石蜡。
    17.-22 58
    【详解】
    [1][2]由图知两支温度计上每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在甲温度计上,液柱上面的示数是,下面是,因此温度在以下,读数为;在乙温度计上,液柱上面的示数是,下面是,因此温度在以上,读数为。
    18.1.1℃ 30℃ 50℃
    【详解】
    [1]由题意知,不准确的温度计上的份数为
    对应着准确的温度计上的100份,即不准确的1份刻度代表准确的温度是
    即此温度计的实际分度值是1.1℃。
    [2]用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32℃,则其真实温度
    [3]根据题意,此温度计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很均匀,测量50℃的水温时,它的读数是
    19. 猜想:雪发生了升华现象,即由固态的雪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跑掉了。 依据:当时的气温低(约-15℃),不能达到雪的熔点,所以雪不会熔化。“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也证明了雪没有变成水。
    【解析】因为当时气温约为-15℃,低于冰的熔点,雪不具备熔化条件,而且沙地干爽,也就是说没有水,所以不可能是熔化,所以雪只能是有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散发到空中去了,因此雪发生了升华现象。
    点睛:雪是固态的,最后变成了水蒸气,所以是雪发生了升华现象,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温差较大。
    20.压缩体积 吸收 液化 液氮汽化时具有快速致冷的效果
    【详解】
    (1)[1]使气体液化常采用降温或加压的方法,由于降温到-196℃较为困难,所以一般情况下,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氮气液化。
    (2)[2][3]因为常温下氮气为气态,故液态氮发生泄漏时,会迅速变成气体,发生汽化现象,同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而形成小水珠,出现“白烟”。
    (3)[4]“氮气具有快速致冷的效果”很显然不合理,因为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就很多,常温下的氮气是不能制冷的。应该改为液氮汽化时具有快速致冷的效果。
    21.应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黑龙江省北部可能无法工作.
    【解析】
    黑龙江这样冷的地区应该选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52.3℃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所以水银温度计在冬季的黑龙江省北部可能无法工作。
    22.见解析
    【详解】
    设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那么冰水混合物的冰将会熔化,这就和已知条件“冰和水的质量相对稳定”相矛盾.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高于是不可能的.
    设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水将会结冰,这就和已知条件“冰和水的质量相对稳定”相矛盾.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是不可能的.
    即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既不可能高于,又不可能低于,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
    23.(1)见解析;(2)见解析
    【详解】
    (1)根据第一自然段可知晶体的熔点与其所含杂质多少有关;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晶体熔点与其所受压强的大小有关。
    (2)据第二自然段可知,滑冰鞋上加冰刀,可以增大对冰的压强,即使得接触冰的熔点降低,熔化成液体,减小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减小了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运动员滑的更远,更省力。
    相关试卷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解答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七章 热现象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