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功和能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功和能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且运动时,力对物体就做了功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多
C.做功快的机器其机械效率一定高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快
2.在女排大冠军杯的比赛中,中国女排勇夺冠军,如图,“跳发球”可简化为运动员“①抛球、②腾空、③击球、④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在匀速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做托里拆利实验时,若将玻璃管由竖直变倾斜,则管中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D.水坝的下部要比上部修得宽一些,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3m,所用拉力是60N,物体G=100N,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9m
B.拉力F做功360J
C.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
D.这个滑轮组克服重力做功600J
5.人骑着自行车从斜坡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人及自行车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6.旅游景区的索道缆车载着游客匀速上山,它具有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
C.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D.动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7.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 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W1=W2B.W1>W2
C.W1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9.王小鹏同学听到考试预备铃响了,考室还在四楼呀!一口气从一楼跑到四楼考室,所用时间为30秒。他上楼过程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 )
A.1500WB.150WC.15WD.1.5W
10.如图,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 )
A.甲的拉力比乙的大
B.甲的拉力做的功比乙的大
C.甲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比乙的大
D.甲的机械效率和乙的相等
11.2020年虽然是波折的一年,但仍然没有阻止我们中国人在科学上的进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建成、“奋斗者”“下海”、“嫦娥五号”“挖土归来”、“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火星之旅……其中从物理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变大
B.“奋斗者”潜入万米深海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不断变大
C.“嫦娥五号”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
D.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颗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会一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12.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 )
A.使用杠杆时最多B.使用斜面时最多
C.使用滑轮组时最多D.一样多
二、填空题
13.小明用30N的水平推力,使重80N的木箱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了5m,用了10s的时间,则此过程中木箱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 W。
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用力把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弓的___________能转化成了箭的___________能。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把弓,弓的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
15.如图所示, 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 GA、GB的 A 、B 两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若FA=FB,则 GA______GB ,FA、FB 做的额外功W额A和W额B的大小关系为 W额A______W额B ,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A______ηB;若只增加物体A 被提升的高度,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16.如图所示,用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物体在0—12s内运动规律如图乙中s—t图像,其中0—4s内拉绳的力为125N。
(1)在0—4s内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
(2)0—6s后,6—12s内继续拉绳,则:拉力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拉力的功率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分别用图示装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图中定滑轮是______,则所用拉力F甲______F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______P乙(选填“>”、“<”或“=”)。
三、简答题
18.2017年4月8日在永新开往南昌的高速公路上,一赣A牌照的客车上一名乘客,随手往窗外扔了一个空化妆品小瓶,结果砸坏了跟在后面行驶的一辆赣M牌照进口宝马车的前大灯.经交警处理,乘客赔了一万三千多元修理费.请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空化妆品小瓶会对后面的车造成危害?
19.如图所示,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的坡度,请你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
20.如图所示,AOB是光滑轨道,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沿轨道AOB到达B点后离开,不计任何阻力及摩擦,则小球离开B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哪条?请说明你的理由。
21.小胖同学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农村电网改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电工所挖的埋水泥电线杆的坑引起了小胖的兴趣。坑的形状如图所示,从地面上看,坑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其宽度仅比电线杆的粗端直径稍大一点,坑中沿长方形的长边方向有一从地面直达坑底的斜坡。请你回答:
(1)为什么要挖成如图所示的深坑,而不挖成如图甲所示的仅比电线杆略粗一点的圆筒状深坑,或者如图乙、丙所示的那种大口径的方形或圆形的深坑?这样做有什么好处?_________
(2)通过计算对比分析:如果将这种水泥电线杆分别埋入如图、如图甲所示的坑中。则把水泥电线杆放到坑口适当位置后,在竖起水泥电线杆的过程中,抬起水泥电线杆的细端至少分别需要多大的力?已知这种坑深2.0m,宽0.3m,地面处坑口长2.3m,坑底长0.3m。水泥电线杆的质量为600kg,长10.0m,粗端直径0.25m,其重心距粗端4.0m。(取g =10N/kg)_____________
(3)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竖起水泥电线杆的过程中,人们对水泥电线杆至少分别要做功________J
22.某城市铁路车站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进站和出站的轨道都与站台构成一个缓坡。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若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受力方向垂直,则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故A错误;
B.功率大的机器只有说明它做功快,而不一定做功多,故B错误;
C.做功快的机器只能说明功率大,而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C错误;
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抛球和击球时运动员对球有力的作用并且球在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故做功;腾空和落地过程中,运动员对球没有力的作用,故不做功。
故选C。
3.D
【详解】
A.无人机在匀速上升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不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由于外界的大气压不变,则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实验中,随着玻璃管倾斜后,长度会随着变大,故B错误;
C.由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知道,高空飞行的大型客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C错误;
D.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坝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为了水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由图可知n=2,把重物提起3m,则绳子自由端下降的距离
s=nh=2×3m=6m
故A错误;
B.拉力F做功
W=Fs=60N×6m=360J
故B正确;
C.根据s=2h可知使用这个滑轮组费距离,故C错误;
D.克服重力做功
W′=Gh=100N×3m=300J
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人骑着自行车从斜坡上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人及自行车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故选C。
6.D
【详解】
缆车是匀速上山,速度不变,故动能不变;缆车在上山过程中高度不断增加,故重力势能增大;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故其总和机械能也在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根据题意,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s,根据W=Fs可知,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即
W甲=W乙
故选A。
8.B
【详解】
①小车在推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力对小车做了功。
②提着滑板在水平路上前行,人给滑板一个向上的力,滑板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滑板没有做功。
③用绳子拉物体升高,在拉力的作用下运动了一段距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
④用力搬石头,但未搬动,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
所以对物体做功的是①③,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②④,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B
【详解】
根据实际情况知道,王小鹏同学的体重约为500N,一层楼高约为3m,从一楼跑到四楼上升了三层楼的高度为9m,所用时间为30s,则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约为
故选B。
10.D
【详解】
A.从图中可知
n甲=3,n乙=2
不计绳重和摩擦,甲的拉力
乙的拉力
故A错误;
B.拉力做的功为总功
W总=W有用+W额=Gh+G动h
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力都相同,且上升的高度都相同,故甲乙拉力做的功相同,故B错误;
C.时间相同,且已知拉力做的功相同,根据可知甲的拉力做功的功率与乙的相等,故C错误;
D.根据W有用=Gh可知有用功相同,且总功相同,根据可知甲的机械效率和乙的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当质量一定时,重力势能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天问一号”经火箭发射上升的过程中,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中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奋斗者”潜入万米深海的过程中,所受海水的压强不断变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嫦娥五号”飞船在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在发生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不受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时候,只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种状态;如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某颗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将会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2.D
【详解】
用杠杆、斜面和滑轮组分别将物重相同的物体提升到相同高度的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为有用功,根据
W=Fs=Gh
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多,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3.0 15
【详解】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重力的方向和物体移动的方向垂直,重不做功,则此过程中木箱重力做的功为0J。
[2]推力做功的功率为
14.形状 弹性势 动 大小
【详解】
[1]用力把弓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3]被拉弯的弓具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把箭射出去的过程中,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4]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同一把弓时,拉弓的力越大,弓的形变程度越大,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15.< = < 不变
【详解】
[1]由图可知,n甲=2,n乙=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可得,提升物体的重力
G=nF-G动
所以
GA=2FA-G动
GB=3FB-G动
动滑轮的重力相等,若
FA=FB
故
GA<GB
[2]不计绳重和摩擦, 对动滑轮做的功为额外功,动滑轮的重力相等,升高的高度相同,由W额=G动h得
W额A=W额B
[3]因
GA<GB
由W有=G物h可知,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多,即
W有A<W有B
而额外功不变,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故
ηA<ηB
[4]只增加物体A被提升的高度,由
知,滑轮组甲的机械效率不变。
16.400 80% 不变 不变 变小
【详解】
(1)[1][2] 在0—6s内物体的速度为
则在0—4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为
则在0—4s内所做的有用功是
故在0—4s内所做的有用功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3][4][5] 0—6s后匀速,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为
6—12s内继续拉绳,仍然匀速,而拉力与物重的关系仍然为
而物体的重力不变,动滑轮重不变,故拉力不变;从可知,机械效率与速度无关,故机械效率不变;而根据可知,拉力不变,速度变小,故拉力的功率变小。
17.甲 > =
【详解】
[1][2]甲滑轮不随物体升降,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所以
F甲=G
乙滑轮为动滑轮,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
F乙=
所以
F甲>F乙
[3]如图所示,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将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与摩擦,则所做的有用功一样大,总功一样大,时间相同,由P=可知
P甲=P乙
18.快速行驶的汽车中抛出的空化妆品小瓶和汽车一样有很大的速度,所以小瓶具有很大的动能,小瓶砸到宝马车灯时,对车灯做功,所以会砸坏车灯;如果砸到人,容易致人死伤.
【解析】
答:快速行驶的汽车中抛出的空化妆品小瓶和汽车一样有很大的速度,所以小瓶具有很大的动能,小瓶砸到宝马车灯时,对车灯做功,所以会砸坏车灯;如果砸到人,容易致人死伤.
因此严禁车内向外抛物,避免事故的发生.
19.详见解析
【分析】
在车进站时,车要停下来,而车此时是有很大的动能,若刹车,就把这些动能转化为内能而损耗,如果进站是上坡,可以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贮存起来,在出站时若是下坡,则可以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详解】
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动能);车出站时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的作用。
20.轨迹c,理由见解析
【详解】
轨迹c
不计任何阻力及摩擦,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到达轨迹最高点时,小球会具有一定的动能,所以小球在轨迹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即轨迹最高点一定小于A点的高度。根据题意,小球从A点由静止滑下,所以小球的机械能等于A点时的重力势能,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a图线的最高点超过了A点的高度,故a不可能;b图线的最高点与A点的高度相同,而在最高点时,小球仍具有向右运动的速度,所以b图线的机械能大于A点的机械能,故b不可能;c图线的最高点低于A点,由于在最高点时小球仍运动,其总机械能可能与开始时的机械能相等,故c符合实际。
21. 见解析所示 见解析所示 24000J
【解析】解答:(1)挖成图5所示的深坑好处如下:(a)少挖土方:挖成图5所示的深坑要比挖成图6乙、丙所示的深坑少挖土方,这样可以少做功,避免人力浪费,提高劳动效率。(b)便于施工:施工人员更易于从图5所示的坑里向外取土。 (d)施工安全:用图5所示的深坑埋水泥电线杆,施工人员只需从有斜坡的方向扶住水泥电线杆就行了,水泥电线杆不会向其它方向倾倒,施工比较安全。(2)a.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5所示的坑中,电线杆就位后的情况如图1所示。
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1.在图1中,电线杆粗端伸入坑口的距离为2.3m−0.3m=2.0m,进而:O1A1=10.0m−2.0m=8.0m,O1B1=4.0m−2.0m=2.0m,电线杆重:G=mg=600×10 N=6000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1×O1A1=G×O1B1
解得:F1=G×O1B1O1A1=6000N×=1500N,b.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6甲所示的坑中。电线杆就位后的情况如图2所示。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2.
在图答2中:O2A2=10.0m,O2B2=4.0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2×O2A2=G×O2B2
解得:F2=G×O2B202A2=6000N×=2400N,(3)在图1中,电线杆重心升高:h1=4.0m−2.0m=2.0m,人们对电线杆做功:W1=Gh1=6000N×2.0m=12000J,在图2中,电线杆重心升高:h2=4.0m,人们对电线杆做功:W2=Gh2=6000N×4.0m=24000J.
点睛:(1)挖成图5所示的深坑可以少挖土方、便于施工、安装省力、安全,从这几方面分析.(2)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5所示的坑中,如图1所示,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1,O1为支点,确定O1A1和O1B1的大小,求出电线杆重,利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F1的大小;若将这种电线杆埋入图6甲所示的坑中,如图2所示,设竖起电线杆的过程中,在细端所用拉力为F2,以O2为支点求出O2A2和O2B2的大小,利用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F2大小;(3)在图1中,求出电线杆重心升高高度,求人们对电线杆做功W=Gh;同理求出在图2中人们对电线杆做功.
22.车进站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减少因刹车损耗的机械能;车出站时储存的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详解】
列车进站时,其速度要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而先上坡,其速度便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而随着坡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这个过程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则可以减小因刹车损耗机械能。而出站时,再下坡,则是重力势能又转化为动能,起到节能作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功和能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六章 功和能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北京课改版第六章 功和能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