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作业 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2381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4.2我国的社会保障 作业 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22381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随堂练习题
展开1.某班就“我身边的社会保障”进行讨论。有同学介绍说,自己的外公已68岁了,每个月领取退休金,每年可以享受免费体检一次,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今年五月还免费接种了新冠疫苗。外公所享受的这些待遇( )
①退休金属于养老保险
②免费体检、坐公交属于社会优抚
③是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④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属于社会福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0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医疗保障网。在保持全民参保的高覆盖率下,医保“发放”了一笔笔民生红利,切实为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下列对基本医保认识正确的有( )
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②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③其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分摊
④能补偿居民因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下列对我国社会保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社会保障通过初次分配或再分配,调节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多种形式,其所需的资金多是由国家和单位负担的
C.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D.我国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为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4.观察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只要看摩天大楼,还要看社会底层、困难群里的生存状况。搞好民生,要特别注意“补短板、兜底线”,才能真正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补短板、兜底线”的做法是( )
①“补短板”要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熨平经济波动起伏
②“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
③“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
④“兜底线”要消除城市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1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个人账户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等。医保卡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享意味着( )
①个人医保账户资金拓宽了使用范围
②基本医保新增了互助共济保障功能
③通过家庭互助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④基本医保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险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我国努力促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下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鼓励城乡居民积极购买商业保险
B.社会救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C.对优抚对象实行特殊的社会保障
D.为居民的家庭财产购买社会保险
7.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铺设一张社会安全网,是各国通常的做法。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意指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我国的社会保障要把基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B.社会保障需要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与实现
C.从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的国情出发,要提高我国的保障水平
D.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
8.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6亿人,医保发出笔笔民生红利,支付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16.3亿元;119种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幅超过50%;开展住院费用跨省份直接结算,医保基金支付1038.4亿元。材料表明我国( )
①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减轻患者的负担
②完善卫生健康体系,保障人民健康权益
③降低医药企业利润,引导承担社会责任
④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公平惠民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互联网平台经济催生大量新型就业岗位,同时去雇主化、劳动关系灵活化的特征,也使得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无法获得现行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对此,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这表明,我国政府( )
①强化对新业态员工的特殊保障
②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领域
③织严织密社会保障网
④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质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保障是维护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机制,被认为是社会的“稳定器”、收入分配的“调节器”和经济发展的“减震器”。他所说的社会保障( )
①是居民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
②是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形式
④社会保障程度越高越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民生”仍然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政策更加有力,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医疗方面,今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和婴幼儿照护服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
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20年末,我国养老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9.25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经超过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老年人无论城乡,都能够按月领取数额不等的养老金,我国进入了人人享有养老金的时代。我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这是全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是引领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有人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人人享有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定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B【解析】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可见,材料中的退休金属于养老保险,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是国家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属于社会福利,①④符合题意。社会优抚的对象是现役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以及军烈属,材料中的外公免费体检、坐公交属于社会福利,不属于社会优抚,②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外公的待遇都属于社会保障的范畴,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③不符合题意。
2.D【解析】基本医疗保险是由政府主导,其费用由国家、单位、个人分摊,能补偿居民因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切实为群众带来了实惠和便利。③④符合题意。社会保险(而不是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①排除。社会福利(而不是基本医疗保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②排除。
3.D【解析】社会保障不属于初次分配,A错误。我国的社会保障包括多种形式,其所需资金主要涉及的主体为国家、单位和个人,B错误。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C错误。我国社会保障的完善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为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D正确。
4.C【解析】经济发展的波动是正常的,且“补短板”弥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但不能熨平经济波动起伏;“兜底线”不能消除城市发展差距,①④错误。搞好民生,要特别注意“补短板、兜底线”,“补短板”要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兜底线”要加强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提高低保标准,②③正确。
5.B【解析】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个人账户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如图),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等,这一措施意味着个人医保账户资金拓宽了使用范围,也有利于通过家庭互助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①③符合题意。基本医保属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本来就具有互助共济保障功能。②说法错误。基本医保满足较低层次医疗保险需求,商业保险可以满足多层次医疗保险需求,④说法错误。
6.C【解析】商业保险不属于材料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A不符合题意。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社会救助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构成部分,B错误,C正确。居民的家庭财产购买商业保险,D错误。
7.D【解析】材料中德国《明镜》周刊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谁工作谁就是傻瓜”,德国的失业补助等福利津贴与工资差别不大,这启示我们社会保障水平既要保障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D符合题意。我国的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不是把基点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A说法错误。我国的社会保障是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防范和化解生存危机,B说法错误。材料中强调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未体现从老龄化程度加快的国情出发,提高我国保障水平,C不合题意。
8.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社会保险,未涉及商业保险的作用,①不符合题意。“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6亿人,医保发出笔笔民生红利,支付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16.3亿元;119种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幅超过50%;开展住院费用跨省份直接结算,医保基金支付1038.4亿元。”材料表明我国完善卫生健康体系,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我国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促公平惠民生,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到降低医药企业利润,引导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的做法也不是要降低医药企业利润,③排除。
9.C【解析】题干指出,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这表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应着力推进国有企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同时题干还指出,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着力推动改革落地见效,这表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应该完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机制,推动国有企业转型升级,②③应选。我国要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中,而不是领导世界经济发展,①不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要加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④不选。
10.B【解析】商业保险是居民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①错误。社会保障被认为是收入分配的“调节器”,这说明社会保障可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正确。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形式,③正确。社会保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不是“程度越高越好”,④错误。
11.【答案】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启示:完善社会保障,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为此,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完善社会保障要更多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答案】题中观点是片面的。
①题中观点有合理之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基础。如果没有相应经济实力作支撑,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确实会加大国家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
②题中观点也有不合理之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覆盖全民的高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我国居民享受相应的社保权益,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主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