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气温的分布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2388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
展开1.能结合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2.通过观察世界气温分布图,讨论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掌握判读、分析气温曲线图的方法,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对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学习,养成探究自然规律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难点:等温线图的判读。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导入:播放1月份从海南一路向北到黑龙江的视频
提问学生:同样的季节,人们的穿着和自然景观有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那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课堂。【板书: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讲授
1.气温分布图的判读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回顾等高线的特征相关知识,以此体会等温线的概念,并迁移学习等温线的判读。
【学生回答】疏密程度、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等。
【教师总结】等温线也属于等值线,等温线密集说明温差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读技巧也同样适用于等温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教师活动一】
(1)教师展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2)小组讨论:5分钟时间同桌两人为小组合作读图并思考:
a.世界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地区大致位于哪里?
b.等温线与纬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C.观察等温线的数值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趋势,概括世界年平均气温变化规律。
【学生回答】
年平均气温高于20℃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等温线的数值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说明世界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教师总结】世界气温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影响,世界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板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教师活动二】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小组讨论: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5分钟时间读图并思考两个问题:
a.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描出北半球10℃等温线,此条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处出现了大拐弯,原本应是10℃的地方出现了0℃的等温线,结合世界地形图,总结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与气温之间有什么关系?
b.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1月和7月悉尼与北京气温最高的分别是哪一个?并观察同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
(1)地势: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2)1月悉尼气温高,7月北京气温高;以北半球为例,同纬度1月海洋气温较高,7月陆地气温较高。
【教师总结】
(1)世界气温的分布受海拔影响,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板书: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2)世界气温的分布受海陆位置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同时,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北半球1月和7月的气温是截然相反的。【板书: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太阳直射点移动】
(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提问:气温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哪里?为什么?
【学生回答】气温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回归线附近,而不是赤道,因为赤道地区是热带雨林气候、云层厚、高温、降水丰富,而北回归线附近大部分地区热点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烈日当头,且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板书: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冬季相反】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2.作业:结合相关资料,查找你所生活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五、板书设计
气温的分布
一、等温线的判读
二、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海拔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表格教案,共7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一等奖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准备,教具准备,授课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