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12章 圆椎曲线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2章 圆椎曲线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
2.使学生掌握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探索能力,确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定义中两个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解析几何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中曲线的问题。即: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平面内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曲线的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为此,本节先建立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例1:
(1)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l,并写出其方程。
(2)画出函数y=2x2(-1≤x≤2)的图象C。
本节课的“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图形)”的定义是这样:
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0,y0)=0的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
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例2:证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x2+y2=25,并判断点M1(3,-4),M2(-25,2)是否在这个圆上。
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上。
例3:求曲线y=x2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
例4:求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
【作业布置】
1.证明曲线y=x2关于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是y2=x。
2.证明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是4-y=(2-x)3-(2-x)。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本册综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高中二年级 第二学期11.4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活动,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高中二年级 第二学期12.4椭圆的性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