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01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02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模拟,共40页。

    
    专题12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5年高考】
    考点一 伴性遗传
    1.(2021湖南新高考适应卷,15,4分)某种高度近视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A)引起的遗传病,但男性不发病。现有一女性患者与一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的男性结婚,其后代患病率为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不定项) (  )
    A.该女性患者的女儿基因型是XAXa
    B.该女性患者的母亲也是患者
    C.人群中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
    D.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低于50%
    答案 ABD 
    2.(2020课标全国Ⅰ,5,6分)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多只长翅果蝇进行单对交配(每个瓶中有1只雌果蝇和1只雄果蝇),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据此无法判断的是 (  )
    A.长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B.亲代雌蝇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C.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
    D.该等位基因在雌蝇体细胞中是否成对存在
    答案 C 
    3.(2019课标全国Ⅰ,5,6分)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答案 C 
    4.(2017课标全国Ⅰ,6,6分)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
    答案 B 
    5.(2021辽宁新高考适应卷,25,12分)人类的X和Y染色体上有同源区域,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可发生联会和交换。Léri-Weill软骨骨生成障碍综合征 (LWD)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此病的基因及其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如图是某家族关于该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已知Ⅱ-4是纯合子。不考虑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中非LWD男性和LW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共有   种。引起LWD遗传病的基因是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 
    (2)Ⅲ-3的基因型是       。 
    (3)Ⅱ-3的基因型是      。Ⅱ-3与一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患LWD的男孩,该男孩的基因型是      ,其患病的原因可能是  
     。 
    (4)Ⅱ-3与妻子希望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你的建议应该是           。 
    参考答案 (1)4 显性 (2)XBXb (3)XBYb XbYB或XBYb Ⅱ-3个体在形成精子时,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域发生了联会和交换或亲本在形成配子时,基因b突变为基因B (4)建议生男孩,并进行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是否含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6.

    (2020江苏单科,32,8分)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现有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①
    P
    aaXBXB×AAXbY


    F1个体数
    长翅红眼♀920 长翅红眼♂927


    实验②
    P
    aaXBY×AAXbXb

    ↓ 
    F1个体数
    长翅红眼♀930 长翅白眼♂926 长翅白眼♀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    ,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    。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蝇,请分析:
    Ⅰ.若该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则该蝇的基因型为    。 
    Ⅱ.若该蝇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则该蝇产生的配子为          。 
    Ⅲ.检验该蝇产生的原因可用表现型为    的果蝇与其杂交。 
    答案 (1)眼色性状与性别有关,翅型性状与性别无关 (2)12 0 3/8 (3)XbXb XbXb、Y、Xb、XbY 红眼雄性
    7.(2020浙江7月选考,28,9分)某昆虫灰体和黑体、红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杂交编号及亲本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Ⅰ(红眼♀×
     白眼♂)
    F1 1红眼♂∶1红眼♀∶
       1白眼♂∶1白眼♀
    Ⅱ(黑体红眼♀×
     灰体白眼♂)
    F1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
       1灰体白眼♂∶1灰体白眼♀

    F2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
       18灰体白眼♂∶9灰体白眼♀:
      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
       6黑体白眼♂∶3黑体白眼♀
    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杂交Ⅰ的F1中选择红眼雌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红眼♀∶白眼♂=1∶1∶1。该子代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不为3∶1的原因是                   ,同时也可推知白眼由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2)杂交Ⅱ中的雌性亲本基因型为    。若F2灰体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    种表现型,F3中灰体红眼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3)从杂交Ⅱ的F2中选择合适个体,用简便方法验证杂交Ⅱ的F1中的灰体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
    答案 (1)红眼雌性个体中B基因纯合致死 X (2)aaXBXb 6 16/27
    (3)
    8.(2018江苏单科,33,8分)以下两对基因与鸡羽毛的颜色有关:芦花羽基因B对全色羽基因b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上,而W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常染色体上基因T的存在是B或b表现的前提,tt时为白色羽。各种羽色表型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型。 
    (2)杂交组合TtZbZb×ttZBW子代中芦花羽雄鸡所占比例为    ,用该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预期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为    。 
    (3)一只芦花羽雄鸡与ttZbW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芦花羽∶全色羽=1∶1,则该雄鸡基因型为       。 
    (4)一只芦花羽雄鸡与一只全色羽雌鸡交配,子代中出现了2只芦花羽、3只全色羽和3只白色羽鸡,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其子代中芦花羽雌鸡所占比例理论上为    。 
    (5)雏鸡通常难以直接区分雌雄,芦花羽鸡的雏鸡具有明显的羽色特征(绒羽上有黄色头斑)。如采用纯种亲本杂交,以期通过绒羽来区分雏鸡的雌雄,则亲本杂交组合有(写出基因型)                                  。 
    答案 (1)ZW (2)1/4 1/8 (3)TTZBZb (4)TtZBZb×TtZbW 3/16 (5)TTZbZb×TTZBW TTZbZb×ttZBW ttZbZb×TTZBW
    考点二 人类遗传病
    9.(2021江苏新高考适应卷,18,3分)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部分成员Ⅰ1、Ⅰ2、Ⅱ1和Ⅱ2的DNA经限制酶MspⅠ酶切,产生不同的片段,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

    图1

    图2
    A.个体Ⅱ1是杂合体的概率为2/3
    B.个体Ⅱ2与一杂合体婚配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0
    C.个体Ⅱ3是隐性纯合体,有19kb探针杂交条带
    D.个体Ⅱ4可能为杂合体,有2个探针杂交条带
    答案 BCD 
    10.(2020江苏单科,21,3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一种遗传病,纯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1/1000000。如图是某FH家系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FH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FH患者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FH患者
    C.杂合子患者在人群中出现的频率约为1/500
    D.Ⅲ6的患病基因由父母双方共同提供
    答案 ABC 
    11.(2019江苏单科,25,3分)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Ⅰ-3
    答案 AC 
    12.(2018江苏单科,12,2分)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答案 A 
    13.(2017江苏单科,6,2分)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答案 D 
    14.(2020山东,4,2分)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
    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
    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
    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答案 B 
    15.(2020山东,17,3分)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和各家庭成员基因检测的结果。检测过程中用限制酶处理相关基因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数字表示碱基对的数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甲病可能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导致,替换后的序列可被MstⅡ识别
    C.乙病可能由正常基因上的两个BamHⅠ识别序列之间发生碱基对的缺失导致
    D.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Ⅱ8携带致病基因,两者均不患待测遗传病
    答案 CD 
    16.(2019浙江4月选考,11,2分)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
    B.由多个基因的异常所致
    C.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治疗
    D.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措施
    答案 A 
    [教师专用题组]
    【5年高考】
    考点一 伴性遗传
    1.(2016课标全国Ⅱ,6,6分)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 D 本题借助果蝇杂交实验,结合致死现象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考查学生对特殊情况下杂交实验现象的把握和理解。因为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推测该性状可能为伴X遗传。又据题干可知,亲本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可推测亲本杂交组合为XGXg、XgY,理论上,其子代基因型有XGXg、XgXg、XGY、XgY,又因为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可推测XGY的个体致死,从而出现子一代中雌∶雄=2∶1。由此可推测G基因纯合时致死。
    2.(2014安徽理综,5,6分)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
    杂交1 ♂甲 × 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 杂交2 ♀甲 × 乙♂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答案 B 根据杂交1和杂交2的结果可推知,这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中必定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题干可判断,A、D错误;若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C中的AAZbZb和aaZBW,则其子代雌雄个体眼色表现不同,与题中杂交1子代的结果不相符,C错误;故B正确。
    3.(2013山东理综,5,4分)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由题意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BXb,且为雌性,雄性中无玳瑁猫,A错误;玳瑁猫(XBXb)与黄猫(Xb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1/4,B错误;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需用黑猫和黄猫进行杂交,子代中雌猫均为玳瑁猫,C错误,D正确。
    4.(2019浙江4月选考,31,7分)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
    杂交
    组合
    P
    F1(单位:只)





    野生型
    野生型
    402
    (野生型)

    198
    (野生型)
    201
    (朱红眼)

    野生型
    朱红眼
    302
    (野生型)
    99
    (棕眼)
    300
    (野生型)
    101
    (棕眼)

    野生型
    野生型
    299
    (野生型)
    101
    (棕眼)
    150
    (野生型)
    149
    (朱红眼)





    50(棕眼)
    49(白眼)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          ,判断的依据是                                     。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                    。 
    (3)以杂交组合丙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答案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
    (2)BbXAXa BbXA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
    (3)

    解析 (1)分析表格中的杂交组合,甲中子一代雌性全为野生型,雄性中野生型∶朱红眼≈1∶1,即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与性别存在明显相关性,据此可得A和a位于X染色体上,且根据结果可知,亲本野生型雌性为杂合子,朱红眼为隐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2)根据杂交组合乙,野生型雌性和朱红眼雄性进行杂交,子一代无论雌雄表现型及比例均为野生型∶棕眼≈3∶1,因此可知控制B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于子一代雌雄个体均没有出现朱红眼,因此可得该组合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且棕眼为隐性性状。丙组杂交组合中,子一代野生型∶棕眼≈3∶1,因此丙组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子代雄性中出现朱红眼,因此亲本中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AXa,据此可知丙组亲本基因型为BbXAXa、BbXAY,子代雄性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B_XAY∶B_XaY∶bbXAY∶bbXaY=野生型雄性∶朱红眼雄性∶棕眼雌性∶白眼雄性=3∶3∶1∶1,因此表现型为雄性白眼的基因型为bbXaY,此时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3)据(2)可知,丙组合F1中白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bbXaY,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Xa∶bY=1︰1;同时据(2)可知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其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BXA∶bXA=1︰1;因此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Xa∶bbXAXa∶BbXAY∶bbXAY=1︰1︰1︰1,遗传图解见答案。
    评分细则 对于遗传图解的书写,一般共计4分,其中各符号和配子1分,亲本基因型及表现型1分,子代基因型1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1分,考试中书写一定要注意书写标准,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5.(2017课标全国Ⅰ,32,12分)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           ,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   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   种。 
    答案 (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1 (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 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 (3)3 5 7
    解析 (1)多对杂合体公羊(基因型为Nn)与杂合体母羊(基因型为Nn)杂交,理论上,子一代母羊为1NN(有角)、2Nn(无角)、1nn(无角),即有角∶无角=1∶3;子一代公羊为1NN(有角)、2Nn(有角)、1nn(无角),即有角∶无角=3∶1。(2)若M/m位于X染色体上,纯合黑毛母羊(XMXM)与纯合白毛公羊(XmY)杂交,子一代为XMXm和XMY,子二代为XMXM、XMXm、XMY和XmY,所以子二代中白毛个体全为雄性。若M/m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子二代白毛个体中雌性∶雄性=1∶1。(3)当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AA、Aa、aa3种;当其仅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和XaY,共5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AYA、XAYa、XaYA、XaYa4种,共有7种基因型。
    易错警示 当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雄性杂合子的基因型有XAYa、XaYA两种,而雌性杂合子的基因型仅有XAXa一种。
    6.(2015课标全国Ⅱ,3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
    (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    (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                    ;此外,    (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A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答案 (1)不能(1分) 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祖母(2分) 该女孩的一个XA来自父亲,而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3分) 不能(1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和X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1)如果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常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该女孩所含的2个显性基因A分别来自其父母,但因其外祖父母、祖父母基因型均为Aa,故其父母中的显性基因A均无法确定来源。(2)如果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该女孩所含的XAXA基因分别来自其父母,其父亲的XA一定来自祖母,而Y一定来自祖父,故该女孩两个XA中的一个可以确定来源;其母亲的XA无法确定来源。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两问递进的命题方式考查对伴性遗传的分析与判断,属于对科学思维素养的考查。
    易错警示 XY个体中的X 来自其母亲,Y来自其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只能传给女儿,Y则只能传给儿子。X1X2中一条来自其父亲,另一条来自其母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1X2中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7.(2015广东理综,28,16分)下表为野生型和突变型果蝇的部分性状。

    翅形
    复眼形状
    体色
    ……
    翅长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突变型

    菱形

    ……

    (1)由表可知,果蝇具有            的特点,常用于遗传学研究。摩尔根等人运用      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2)果蝇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称为    。受精卵通过        过程发育为幼虫。 
    (3)突变为果蝇的    提供原材料。在果蝇的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限于表中所列性状,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 
    (4)果蝇X染色体上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    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答案 (16分)(1)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分) 假说—演绎(2分) (2)减数分裂(1分) 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2分) (3)进化(1分) 不定向、随机(2分) (4)2(2分) 长翅可育∶短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不育=2∶2∶1∶1(4分)
    解析 (1)分析表格,果蝇有许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这是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重要原因之一。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2)果蝇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发育为幼虫。(3)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来源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在果蝇饲料中添加碱基类似物,会发现子代突变型不仅仅出现表中所列性状。
    (4)双杂合雌蝇测交组合为FfXMXm×ffXmY,结果如下表:
      ♀配子
    ♂配子  
    FXM
    FXm
    fXM
    fXm
    fXm
    FfXMXm
    (雌性长翅)
    FfXmXm
    (雌性短翅)
    ffXMXm
    (雄性长
    翅不育)
    ffXmXm
    (雄性短
    翅不育)
    fY
    FfXMY
    (雄性长
    翅可育)
    FfXmY
    (雄性短
    翅可育)
    ffXMY
    (雄性长
    翅可育)
    ffXmY
    (雄性短
    翅可育)
    8.(2014课标全国Ⅱ,32,11分)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    (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    (填个体编号)。 
    答案 (1)隐性(2分)
    (2)Ⅲ-1、Ⅲ-3和Ⅲ-4(3分)
    (3)Ⅰ-2、Ⅱ-2、Ⅱ-4(3分) Ⅲ-2(3分)
    解析 (1)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本题图中Ⅱ-1和Ⅱ-2不表现该性状,生出Ⅲ-1表现该性状,可推断该性状为隐性性状。(2)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是子代雄性的性状均随父,雌性皆无该性状。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因为Ⅱ-1不表现该性状,其雄性后代Ⅲ-1应该不表现该性状;Ⅲ-3为雌性,应该不表现该性状;Ⅱ-3表现该性状,其雄性后代Ⅲ-4应该表现该性状。(3)若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未表现该性状的母羊的父、母、子或女中若有一个表现该性状,则该母羊一定是杂合子;由Ⅱ-1不表现该性状、Ⅱ-2为杂合子可推知,Ⅲ-2可以是纯合子也可以是杂合子。综合以上所述,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Ⅰ-2、Ⅱ-2、Ⅱ-4,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Ⅲ-2。
    9.(2011安徽理综,31Ⅰ,12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为ZW。已知幼蚕体色正常基因(T)与油质透明基因(t)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结天然绿色茧基因(G)与白色茧基因(g)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T对t,G对g为显性。
    (1)现有一杂交组合:ggZTZT×GGZtW,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2)雄蚕产丝多,天然绿色蚕丝销路好。现有下列基因型的雌、雄亲本:GGZtW、GgZtW、ggZtW、GGZTW、GGZTZt、ggZTZt、ggZtZt、GgZtZt,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利用幼蚕体色油质透明易区别的特点,从F1中选择结天然绿色茧的雄蚕用于生产(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述)。
    答案 (1)1/2 3/16
    (2)
    P:基因型 ♂ ggZtZt × GGZTW ♀

    F1:基因型  GgZTZt   GgZtW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或
    P:基因型  ♂ GgZtZt  ×  GGZTW ♀

    F1:基因型  GGZTZt GgZTZt  GGZtW  GgZtW
    从孵化出的F1幼蚕中,淘汰体色油质透明的雌家蚕,保留体色正常的雄家蚕用于生产
    解析 (1)因ggZTZT×GGZtW→F1 GgZTW、GgZTZt,所以F1中结天然绿色茧的雄性个体占1/2。F1中雌雄个体杂交,F2中幼蚕体色油质透明且结天然绿色茧的雌性个体G_ZtW占3/4×1/4=3/16。(2)对ZW型生物,人们常利用雌性显性个体与雄性隐性个体杂交,根据子代的表现型确定其性别。即用ZtZt×ZTW,故可选择ggZtZt×GGZTW或GgZtZt×GGZTW。
    10.(2018课标全国Ⅰ,32,12分)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
    有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1/2
    无眼
    1/2雌
    9∶3∶3∶1
    1/2雄
    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判断依据是 。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   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   (填“显性”或“隐性”)。 
    答案 (1)不能 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析 本题通过给出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考生需根据题干信息,找出关键点,分类讨论及设计实验方案,属于对科学探究素养中方案探讨、结果分析等要素的考查,同时考查学生演绎与推理的能力。(1)无眼雌果蝇与有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不同性别果蝇中表现为有眼、无眼的概率相同,不能确定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有当母本为杂合子,父本为隐性个体时,后代雌雄果蝇均为一半有眼,一半无眼,即母本的无眼性状为显性性状。(2)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时,可将无眼雌雄果蝇交配,以子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为标准判断显、隐性性状。(3)若控制有眼/无眼的性状位于4号染色体上,长翅/残翅、灰体/黑檀体、有眼/无眼这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为三杂合体,F1相互交配后,F2雌雄个体均有2×2×2=8(种)表现型。依据自由组合定律与分离定律的关系,F2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3/64可拆分为14×14×34。据表可知长翅性状、黑檀体性状分别为显性和隐性,此情况下,无眼性状应为隐性。
    方法技巧 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表现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亲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表现型不同的个体交配→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1.(2018浙江4月选考,31,7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雄性个体
    24/61
    8/61
    0
    回答下列问题:
    (1)有眼对无眼为    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若要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    ,其原因是             。 
    (3)F2红眼雄性个体有    种基因型,让其与F2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3有    种表现型,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答案 (1)显 X和Y (2)不能 aaXbXb个体致死 (3)4 5 8/59
    解析 (1)据题意可知,红眼雌性个体与朱红眼雄性个体(均为有眼)交配得到的F1中出现了无眼,且均为雌性,有眼的个体均为红眼,说明有眼对无眼为显性,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中红眼∶朱红眼均为3∶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F2中雄性个体均为有眼,雌性个体中有眼∶无眼≈2∶1,说明眼睛的有无与性别存在相关性,可知控制有眼与无眼的基因B(b)位于性染色体上。对于伴性遗传,亲本均为有眼,但是子代雌性中存在无眼个体,说明子代雌性的基因型包括XbXb,此时亲本雄性为有眼,但却提供了Xb的配子,可推知亲本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bYB,与子代雄性个体不存在无眼个体相吻合。(2)测交是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交配,题干中指明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即aaXbXb个体致死,因此无法进行测交。(3)根据上述推论可知亲本红眼雌性与朱红眼雄性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B,F1个体基因型为AaXBYB、AaXbYB、AaXBXb、AaXbXb四种,且比例为1∶1∶1∶1,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有两种解题方法:①用配子法解决。子一代雌性AaXBXb、AaXbXb各占1/2,因此能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1/8AXB、3/8AXb、1/8aXB、3/8aXb。同理可推算出雄性群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雌雄配子结合即可得出结果。
    ②两对性状分开考虑。对于A和a,子二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A_∶aa=红眼∶朱红眼=3∶1,对于B和b,运用配子法可解:
    1/2XBXb
    1/2XbXb × 1/2XBYB
    1/2XbYB

      ♀
    ♂  
    1/4XB
    3/4Xb
    1/4XB
    1/16XBXB
    3/16XBXb
    1/4Xb
    1/16XBXb
    3/16XbXb
    1/2YB
    1/8XBYB
    3/8XbYB
    F2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_XBYB、A_XbYB,共计四种基因型,比例分别为AAXBYB∶AAXbYB∶AaXBYB∶AaXbYB=1∶3∶2∶6,两对等位基因分开考虑,产生的雄配子及相应比例为2/3A、1/3a和1/8XB、3/8Xb、4/8YB;F2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1∶4∶2∶8,产生的雌配子及相应比例为2/3A、1/3a和3/5XB、2/5Xb,雌雄配子结合可得F3有5种表现型,即红眼雌性、朱红眼雌性、红眼雄性、朱红眼雄性、无眼雌性;F3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无眼雌性-致死的无眼雌性)/(1-致死子代),即[(1-1/3a×1/3a)×(3/8Xb×2/5Xb)]÷(1-1/3a×1/3a×3/8Xb×2/5Xb)=8/59。
    12.(2017海南单科,29,10分)果蝇有4对染色体(Ⅰ~Ⅳ号,其中Ⅰ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黑体
    体呈深黑色
    bb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                       。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    (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 
    答案 (1)灰体长翅 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 (2)EeBb 灰体 会 (3)BBXAXA、bbXaY
    解析 本题以果蝇突变体为背景,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连锁遗传等内容,考查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要素。(1)三种突变体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则其他基因均与野生型相同,为显性纯合。根据题干信息,控制黑体和残翅的基因均位于Ⅱ号染色体上,乙果蝇的基因型为bbVgVg,丙果蝇的基因型为BBvgvg,乙、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BbVgvg,表现型为灰体长翅;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由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2)甲果蝇的基因型是eeBB,乙果蝇的基因型EEbb,甲、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EeBb,表现型为灰体;F1雌雄交配,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_B_∶E_bb∶eeB_∶eebb=9∶3∶3∶1,因此F2中果蝇体色性状会发生分离。(3)该题的方法是根据所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逆向推导。分别考虑子二代不同性别的两种表现型:♂:直刚毛∶焦刚毛=(3+1)∶(3+1)=1∶1;灰体∶黑体=3∶1;♀:直刚毛∶焦刚毛=8∶0,无焦刚毛;灰体∶黑体=3∶1;直刚毛和焦刚毛的遗传与性别存在明显相关性,说明A、a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F2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直刚毛∶焦刚毛=1∶1,说明F1雌性基因型为XAXa;由于子二代雌性全为直刚毛,说明F1的雄性个体基因型为XAY,据此可得直刚毛为显性,因此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AXA,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aY。B、b位于常染色体上,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F1的基因型均为Bb,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综上所述,并结合亲本表现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Y、BBXAXA。
    解题关键 (1)根据题干的表格明确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甲果蝇的表现型是黑檀体,其基因型为eeBBVgVg;乙果蝇的表现型为黑体,其基因型为EEbbVgVg;丙果蝇的表现型为残翅,其基因型为EEBBvgvg。(2)根据后代判断基因型,特别是判断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方法:对后代雌雄性状分别进行分析,雌雄中性状分离比相同的,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雌雄中性状分离比不相同的,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13.(2016课标全国Ⅰ,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为伴性遗传和显隐性的判断方法,考查了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演绎与推理和科学探究素养中的实验设计、方案实施要素。(1)假设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灰体雌蝇与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灰体和黄体,由此不能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且子代雌雄个体中灰体和黄体的比例均为1∶1,基因在常染色体(如亲本基因型为Aa×aa)或X染色体上(如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均可出现此比例,所以不能确定基因的位置。(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用基因a表示)为隐性性状,则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代基因型为XAXa(灰体♀)、XaXa(黄体♀)、XAY(灰体♂)、XaY(黄体♂)。伴性遗传后代的表现型往往与性别相关联,所以若要证明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能表现出性别差异。分析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可得出两组杂交组合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①♀黄体(XaXa)×♂灰体(XAY)→XAXa(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②♀灰体(XAXa)×♂灰体(XAY)→XAXA(灰体♀)、XAXa(灰体♀)、XAY(灰体♂)、XaY(黄体♂),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灰体与黄体各一半。
    14.(2013课标Ⅱ,32,10分)已知果蝇长翅和小翅、红眼和棕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某同学让一只雌性长翅红眼果蝇与一只雄性长翅棕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长翅红眼∶长翅棕眼∶小翅红眼∶小翅棕眼=3∶3∶1∶1。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确定性状显隐性关系及相应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时,该同学先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再综合得出结论。这种做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定律是                。 
    (2)通过上述分析,可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其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做出多种合理的假设,其中的两种假设分别是: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和眼色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那么,除了这两种假设外,这样的假设还有    种。 
    (3)如果“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的假设成立,则理论上,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中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子一代小翅红眼果蝇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为    。 
    答案 (10分)(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3分)
    (2)4(3分)
    (3)0 1(或100%)(每空2分,共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1)分别分析翅长和眼色这两对性状的杂交结果,依据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随后再综合分析两对性状得出结论,依据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综合考虑翅长、眼色两对等位基因所在位置,以及眼色的显隐性关系,可列下表加以分析:
    假设类别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眼色的显隐关系
    翅长
    眼色
    1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2


    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3

    X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4

    X
    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5
    X

    棕眼对红眼为显性
    6
    X

    红眼对棕眼为显性
    上述6种假设中,除了题目给出的2种假设1和3外,还有表中所列的其他4种假设。
    (3)由题干信息可知,长翅雌果蝇与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长翅对小翅为显性。又依据表中假设3棕眼对红眼为显性,翅长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进而设翅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绘制遗传图解如下:

    由上述遗传图解可知,子一代长翅红眼果蝇均为雄性,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为0。小翅红眼果蝇均为雄性,所占比例为1(或100%)。
    15.(2012福建理综,27,12分)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1。
    P     裂翅♀   ×   非裂翅♂

    F1     裂翅        非裂翅
        (♀102、♂92)     (♀98、♂109)
    图1
    请回答: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    (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3)现欲利用上述果蝇进行一次杂交实验,以确定该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请写出一组杂交组合的表现型:    (♀)×    (♂)。 
    (4)实验得知,等位基因(A、a)与(D、d)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或dd的个体胚胎致死。两对等位基因功能互不影响,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不发生交叉互换。这两对等位基因    (遵循/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基因型如图2的裂翅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将    (上升/下降/不变)。 

    图2
    答案 (1)杂合子
    (2)
    P     XAXa  ×  XaY
          裂翅     非裂翅
              ↓
    F1   XAXa   XAY   XaXa   XaY
        裂翅♀∶ 裂翅♂∶ 非裂翅♀∶ 非裂翅♂
         1 ∶  1 ∶   1 ∶  1
    (3)非裂翅(♀)×裂翅(♂)[或裂翅(♀)×裂翅(♂)]
    (4)不遵循 不变
    解析 此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与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1)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符合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故亲本裂翅果蝇为杂合子。(2)根据题图,无法判定该等位基因的位置。若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其杂交后代也可呈现题中实验结果。(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对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或雌雄显性个体杂交,如果杂交后代显、隐性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否则,位于常染色体上。(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Dd的裂翅果蝇逐代自由交配,后代所有果蝇基因型都为AaDd,故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不变。
    考点二 人类遗传病
    16.(2015山东理综,5,5分)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XAbXaB
    C.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Ⅰ-1
    D.若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答案 C 根据题意首先分析Ⅱ-3的基因型为XAbX-B,由于X-B来自Ⅰ-1(患病),因此可确定Ⅱ-3的基因型为XAbXaB,B项正确;进一步判断Ⅰ-1的基因型为XaBXa_,A项正确;分析图解知Ⅳ-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a或b来自Ⅰ-1或Ⅰ-2,C项错误;经分析知Ⅱ-2的基因型为Xa-Y,Ⅱ-1(XABXaB)和Ⅱ-2的后代中XABXa_∶XaBXa_(患病女孩)∶XABY∶XaBY(患病男孩)=1∶1∶1∶1,D项正确。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难度适中;结合图解信息分析出Ⅱ-3、Ⅱ-2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17.(2015福建理综,5,6分)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 A X探针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说明X染色体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妻子的父母性染色体异常而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或性染色体正常而进行异常的减数分裂,均可能造成妻子体细胞性染色体异常;妻子产生的异常卵细胞与其丈夫产生的两种精子结合的机会均等,故选择后代的性别不能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18.(2015浙江理综,6,6分)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第6题图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依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遗传规律的运用、染色体变异等知识。Ⅱ3和Ⅱ4均不患甲病,Ⅲ7患有甲病,则可判断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则判断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因为Ⅱ1和Ⅱ2都不患乙病,而Ⅲ1患乙病,且Ⅲ1为女孩,则可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项错误。设甲病致病基因为b,正常基因为B,乙病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为A,则Ⅱ1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Xb,Ⅱ4的基因型为aaXBY,Ⅲ5的基因型是AaXBXB的概率为1/2,是AaXBXb的概率为1/2,则Ⅱ1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得,Ⅱ3和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2×4=8(种)基因型,女孩表现型有2×1=2(种),男孩表现型有2×2=4(种),共有6种表现型,C项错误。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根据其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为XbXbY,根据其双亲的基因型可确定其母亲AaXBXb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生殖细胞XbXb,D正确。
    19.(2014课标全国Ⅰ,5,6分,0.304)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 B 由题干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由A、a基因控制),无论Ⅰ-2和Ⅰ-4是否为纯合子(AA),Ⅱ-2、Ⅱ-3、Ⅱ-4、Ⅱ-5 的基因型均为Aa,A错误;若Ⅱ-1、Ⅲ-1和Ⅲ-4是纯合子,则Ⅳ-1为Aa的概率为1/4;Ⅲ-3的基因型为1/3AA、2/3Aa,Ⅳ-2为Aa的概率为1/3,Ⅳ-1与Ⅳ-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3×1/4×1/4=1/48,与题意相符,B正确;若Ⅲ-2和Ⅲ-3是杂合子,Ⅲ-4和Ⅲ-1同时是AA或Aa或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后代患病概率都不可能是1/48,C错误;若Ⅳ-1和Ⅳ-2是杂合子Aa,则子代患病概率为1/4,D错误。
    解题思路 此题可以使用逆推法,也可使用逐项代入法。
    20.(2014山东理综,6,5分)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4
    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
    D.Ⅳ-1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是1/8
    答案 D Ⅱ-2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Ⅰ-1,另一条来自Ⅰ-2,所以Ⅱ-2的基因型是1/2XA1XA2、1/2XA1XA3,A错误;由于Ⅲ-1的X染色体来自Ⅱ-2,且Ⅱ-2产生XA1配子的概率为1/2,所以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错误;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析方法完全相同,Ⅲ-2的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Ⅱ-3,另一条来自Ⅱ-4(XA2Y),由于Ⅱ-4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仅XA2一种,Ⅱ-3产生2种含X染色体的配子,其中含XA1配子的概率为1/2,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为1×1/2=1/2,C错误;Ⅲ-1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有3种可能性,其中含XA1配子的概率为1/2,Ⅱ-3产生的配子含有XA1的概率为1/2,所以Ⅲ-2产生的配子含XA1的概率为1/4,所以Ⅳ-1的基因型为XA1XA1的概率为1/2×1/4=1/8,D正确。
    21.(2012山东理综,6,4分)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规律的应用。已知该遗传病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Ⅱ-2和Ⅱ-3患病但子代不会患病,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中每对等位基因的隐性纯合子(即aa或bb)均可引起该遗传病,只有A_B_的个体才能表现正常。进一步结合Ⅰ-1的基因型(AaBB)可确定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所以Ⅰ-3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Ⅲ-1和Ⅲ-2的基因型均为AaBb。Ⅲ-2(AaBb)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正常(A_B_)的概率是9/16,患病的概率应为7/16。
    22.(2017课标全国Ⅱ,32,12分)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    ;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    。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    ;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    。 
    答案 (1)
    (2)1/8 1/4 (3)0.01 1.98%
    解析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1)系谱图见答案。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亲子关系、世代数以及每个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2)由于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假如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小女儿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其丈夫的基因型为XAY,故其后代为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则小女儿的基因型确定为XAXa,其后代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XAXa)的概率为1/4。(3)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Y,其在男性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为1%,故Xa的基因频率也为1%,XA的基因频率为99%。已知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Xa基因频率相等,根据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知其遵循遗传平衡,所以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2×1%×99%=1.98%。
    23.(2012江苏单科,30,9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Ⅰ-2的基因型为      ;Ⅱ-5的基因型为         。 
    ②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    。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 。 
    答案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2)①HhXTXt HHXTY或HhXTY ②1/36 ③1/60000 ④3/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类型的判断和某种基因型个体出现概率计算的相关知识。(1)根据表现型正常的Ⅰ-1和Ⅰ-2生有患甲病的女儿Ⅱ-2可确定,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双亲正常,均有儿子患乙病,可推断乙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2)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可确定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①由Ⅰ-1和Ⅰ-2的表现型及子女的患病情况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HhXTY,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Ⅱ-5的基因型为1/3HHXTY、2/3HhXTY;②Ⅰ-3、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HhXTY、HhXTXt,Ⅱ-6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1/3HH、2/3Hh,与乙病有关的基因型为1/2XTXT、1/2XTXt,Ⅱ-5和Ⅱ-6结婚,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为2/3×2/3×1/4×1/2×1/2=1/36;③Ⅱ-7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1/3HH、2/3Hh,Ⅱ-8基因型为Hh的概率为10-4,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2/3×10-4×1/4=1/60000;④Ⅱ-5与甲病有关的基因型为1/3HH、2/3Hh,与基因型为Hh的女性婚配,子代中HH比例为1/3×1/2+2/3×1/4=1/3,Hh比例为1/3×1/2+2/3×1/2=1/2,hh比例为2/3×1/4=1/6,表现型正常儿子中HH比例为2/5、Hh比例为3/5,则正常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
    24.(2019浙江4月选考,28,2分)如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I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Ⅲ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Ⅲ5
    B.若Ⅲ4与Ⅲ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
    C.Ⅱ1与Ⅳ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
    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
    答案 B 对于甲病,I1、I2个体正常,Ⅱ4患病,因此可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对于乙病,系谱图中的患者均为男性,且I4无乙病基因,但Ⅱ5、Ⅱ7患病,可知该病为伴Y遗传病。设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设b为乙病致病基因),Ⅲ4患两种病,其基因型为aaXYb,若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其基因型为XXYb,可能是①Ⅲ4在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XYb的精子,②Ⅲ5在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二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形成了XX的卵细胞,Ⅲ5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Ⅲ4,A错误。Ⅲ4的基因型为aaXYb;对于Ⅲ5,由于人群中两种病的发病率均1/625,因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625,可得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1/25,A的基因频率为1-1/25=24/25,则人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5)2、48/625、1/625,Ⅲ5正常,其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其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48/625)/[(24/25)2+48/625]}=1/13,故Ⅲ4和Ⅲ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的概率为1/13×1/2=1/26,不患甲病的概率为25/26;对于乙病,Ⅲ4和Ⅲ5的基因型为XYb和XX,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因此Ⅲ4和Ⅲ5婚配,子代只患乙病的概率是25/26×1/2=25/52,B正确。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患甲病,可推知I1和I2的基因型均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或Aa,概率分别为1/3、2/3;根据B选项所得的Ⅲ4和Ⅲ5的基因型,Ⅳ3的基因型不可能为AA,基因型Aa的概率为1,因此Ⅱ1与Ⅳ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12/13+2/3×1/13=14/39,C错误。Ⅱ1与人群中的正常男性婚配,子代不可能患乙病,对于甲病Ⅱ1的基因型为AA或Aa,比例分别为1/3、2/3,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基因型及相应概率同Ⅲ5),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1/13×1/4=1/78,D错误。
    25.(2013海南单科,28,8分)造成人类遗传病的原因有多种。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21三体综合征一般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    异常造成的。A和a是位于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某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和aa,据此可推断,该患者染色体异常是其    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2)猫叫综合征是第5号同源染色体中的1条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遗传病。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基因型为BB,妻子的基因型为bb)生出了一个患有猫叫综合征的孩子,若这个孩子表现出基因b的性状,则其发生部分缺失的染色体来自于    (填“父亲”或“母亲”)。 
    (3)原发生性高血压属于    基因遗传病,这类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4)就血友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来说,如果父母表现型均正常,则女儿有可能患       ,不可能患    。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都属于单基因    遗传。 
    答案 (8分)(1)数目(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母亲(1分)
    (2)父亲(2分)
    (3)多(1分)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血友病 隐性(每空1分,共3分)
    解析 (1)21三体综合征是第2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父亲(AA)和母亲(aa)生出了基因型为Aaa的患者,最可能是由于母亲的原始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2)B、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父亲(BB)和母亲(bb)生出了表现出基因b的性状的孩子,这可能是由于父亲的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造成的。(3)原发性高血压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倾向和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等特点。(4)血友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病是常染色上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如果双亲正常,女儿可能会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可能患血友病。
    【3年模拟】
    时间:40分钟 分值: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21届江苏盐城伍佑期中,13)下列关于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Y染色体总是比X染色体短小
    B.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在体细胞中表达
    D.女性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含有X染色体
    答案 D 
    2.(2020江苏南通海安中学期中,2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伴性遗传指由性染色体控制的遗传方式
    B.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W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
    C.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D.正常情况下,表现正常的夫妇不可能生出红绿色盲儿子
    答案 B 
    3.(2020江苏南通海安中学二检,16)张三和他的一个孙儿患有甲病,但张三的其他12位家人均表现正常。据张三的家系 (  )
    A.可能推知甲病的遗传方式
    B.可能推知甲病在当地人群中的发病概率
    C.可以确定甲病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
    D.可以确定环境中影响甲病遗传的关键因素
    答案 A 
    4.(2021届江苏盐城期中,15)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Ⅱ1个体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Ⅳ1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C.Ⅲ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Ⅰ3
    D.Ⅱ2和Ⅲ2个体都是杂合子
    答案 B 
    5.(2021届江苏盐城期中,13)已知果蝇某对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隐性纯合致死(合子或胚胎)。现有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是 (  )
    A.1∶1   B.3∶4   C.3∶2   D.1∶2
    答案 B 
    6.(2021届江苏南通启东期中,6)孔雀鱼是一种常见的观赏鱼,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用“礼服”品种的雌鱼和雄鱼为亲本杂交,后代中雌鱼均表现为“礼服”性状,雄鱼表现为1/2“礼服”性状、1/2“无礼服”性状。则F1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雌“礼服”∶雌“无礼服”∶雄“礼服”∶雄“无礼服”)之比为 (  )
    A.7∶1∶6∶2   B.9∶3∶3∶1
    C.1∶1∶1∶1   D.1∶7∶6∶2
    答案 A 
    7.(2020江苏南京三模,8)人类性别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有关,有该基因的个体表现为男性,否则表现为女性。鸡的性别决定于Z染色体上的DMRT1基因的表达量,其表达量与该基因的数目呈正相关,高表达量开启睾丸发育,低表达量开启卵巢发育,没有Z染色体的个体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ZZW鸡的性别为雄性
    B.增加一条性染色体的XXY人的性别为女性
    C.母鸡性反转为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雌雄比例为2∶1
    D.不论人类还是鸟类,都由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决定性别
    答案 B 
    8.(2020江苏南通期中)果蝇缺失一条Ⅳ号常染色体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如果两条均缺失则不能存活。眼色性状中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中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雄果蝇占 (  )
    A.1/3   B.l/4   C.1/12   D.1/16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9.(2021届江苏盐城期中,18)神经节苷脂沉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体内的一种酶完全没有活性,通常在4岁之前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该病的致病基因须通过患者在亲子代之间传递
    C.携带者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表达出相关有活性的酶
    D.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减少该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答案 AB 
    10.(2021届江苏无锡期中,17)某XY型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由两对基因分别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红眼
    朱红眼
    无眼
    雌性个体
    15/61
    5/61
    9/61
    雄性个体
    24/61
    8/61
    0
    A.红眼为显性性状,控制红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F1和F2的产生过程中均出现了致死个体
    C.可用测交的方法验证F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
    D.F2雌性无眼个体有3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占1/3
    答案 ABCD 
    11.(2021届江苏姜堰、如东、沭阳联考,17)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Ⅰ-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15,乙病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病为伴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B.Ⅱ-3体细胞内最多含有6个致病基因
    C.Ⅲ-1与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6/11
    D.Ⅲ-7与只患甲病的男性结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49/116
    答案 ABC 
    三、非选择题(共25分)
    12.(2020江苏淮安楚州中学三检,31)(12分)如图为某家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相关基因用D、d表示。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为    (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如果该遗传病伴Y遗传,则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的个体有        。(填图中数字序号) 
    (3)如果该遗传病伴X遗传,则Ⅲ2的基因型是         ,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      个体,该致病基因的遗传过程体现了       的特点。 
    (4)如果该遗传病是苯丙酮尿症,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Ⅰ1、Ⅱ2的基因型分别为        。Ⅲ2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若此夫妇色觉均正常,生出一个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此孩子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 
    答案 (1)隐性 (2)1、3、4 (3)XDXD或XDXd Ⅰ2 交叉遗传 (4)dd、Dd 419/420 DDXbY或DdXbY
    13.(2021届江苏苏州期中,23)(13分)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亲代雌果蝇在进行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有    个ClB区段。亲代雄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基因型为        。(不考虑交叉互换等情况) 

    图1
    (2)图1F1长翅果蝇中正常眼与棒眼的比例为    。如果用F1棒眼长翅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长翅果蝇的概率是    。 
    (3)图2是研究X射线对正常眼果蝇X染色体诱变示意图。为了鉴定X染色体上正常眼基因是否发生隐性突变,需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雌果蝇杂交,X染色体的诱变类型能在其杂交后代   果蝇中直接显现出来,且能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如果用正常眼雄果蝇与F1中   雌果蝇杂交,不能准确计算出隐性突变频率,合理的解释是              。 

    图2

    答案 (1)2 VgX+和vgY或VgY和vgX+ (2)2∶1 2/9
    (3)棒眼 雄 正常眼 X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能发生了交换
    相关试卷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模拟: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模拟,共27页。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8免疫调节 —模拟: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8免疫调节 —模拟,共36页。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应用集训: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12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应用集训,共5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