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思路,教学建议方案一,评价建议,教研提示,参考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七课 会“演戏”的玩具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教材涉及了皮影、手偶等会“演戏”的玩具,其中涵盖了多种不同的造型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会演戏的玩具可以是用纸制作的手偶、也可以是用废旧袜子、手套制作的玩偶等等。
教材既详细介绍了纸鱼的制作步骤,展示了纸质材料制作的青蛙、人物,还有用手套、袜子等材料做的其他形式的玩具,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玩具的制作技巧及其形式美感,利用卡纸及其他材料设计制作玩具,让大家用自己设计的玩具来演出,感受玩具与角色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思路
在《会“演戏”的玩具》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用教师制作的玩具以适当的角色进入课堂,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演欲望,在此基础上简单介绍会演戏的玩具都有哪些艺术形式,了解玩偶的相关知识,接下来引导学生探索制作玩具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单纯的侧重纸质材料的制作,也可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尝试演出的阶段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玩偶自编故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表演的乐趣。
三、教学建议方案一
(一)引导阶段
欣赏经典的玩偶剧目,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会演戏的玩具》。
(二)发展阶段
1、教师选定某个故事情节、某个角色作为范例,引导学生探索如何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玩具,按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才能把玩具做得更快更适合角色特点,更适合表演呢?
(1)教师出示范作,引导学生思考,不论什么样的角色设计,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载体,如圆纸筒、方纸袋、袜子、手套等 。应该怎样完成基本型的制作呢?
(2)在基本型的基础上,怎样利用好手中的材料,进行装饰才能体现角色特点。
以纸质材料为例,表情、发型、色彩等可以怎样搭配和设计。
(3)教师简单示范
2、组织学生讨论:自己想把那些故事、童话、或动画片里的角色设计成玩偶,搬上舞台呢?小组内计划计划如何分工?
(三)自主设计阶段
根据自己选定的角色,恰当的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制作1-2件玩具,注意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制作过程以小组合作为主,教师适时进行辅导。
(四)表演评述阶段
用自己设计制作的玩具,以小组结合的形式尝试表演室内剧。欣赏表演的同学可以当评委,看看哪个组的玩具制作的精美,哪个组的玩具更能体现角色特点等。
(五)收拾与整理阶段
组织学生收拾工具材料,整理桌面及教室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案二
(一)巧引课题,激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让它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出示自己制作的手偶玩具。)
玩具:(教师以诙谐幽默的“脱口秀”给玩具配音)嗨!大家好,我是xxx,我可是今天的主角,因为今天的课题就是《会演戏的玩偶》······(结合课件导出课题)别看我个头不高,我的本领可大了,而且我有一个大家庭,个个会演戏,就让xxx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欣赏探究,了解制作方法、步骤
1、结合课件,师生共同了解皮影、掌中木偶、吊线木偶等艺术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
2、简单总结: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艺术形式,需要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表演技艺才能赋予它们生命。我们今天要做的这种(出示玩偶)套在手上的掌中木偶,怎么做的呢?这可要同学们自己探究。
3、按小组分发老师做好的纸偶玩具(也可以是其它材料的玩具):几条不同外表的大鱼、几只不同表情的青蛙、老虎、牛,以及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物等,让学生自己探究制作方法、制作步骤。
探究目标:
1)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玩具,所有的装饰元素都是贴在什么形状上的,这些形状你会做吗?(解决基础形的粘贴、变形问题。)
2)你手中的玩具装饰了哪些地方,用的是什么形状?
(解决不同形状,不同颜色起到了什么装饰作用的问题。)
3) 假如自己做的话,你打算哪些地方可以和老师不同?
(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展开想象做自己想做的玩具。)
4) 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分工?
(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统筹安排,提高效率。)
4、组织学生按问题的顺序,发表自己的探究收获。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顺势结合课件,强化教材上的制作方法,简单示范。
5、教师示范
如果自己根据角色设计玩具,应该先做什么(问题一)?再做什么(问题二)?怎样体现自己的设计特点(问题三)?
要想做出与众不同的玩具,可以在简单的基础步骤上,巧妙地进行表情、形象等方面的变化;另外材料的不同也会制作出不同美感不同形式的玩具。本节以学生对玩具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起引领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实践制作
教师:同学们请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可以演戏的玩具。
A.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小组共同完成1-2个玩具,合作过程中要互相帮助,科学的分工,提高学生统筹安排,团结协作的能力。
B.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会演戏的玩具,遇到困难可请教老师。
(四) 展示交流,完善表演
1、教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玩具家庭又壮大了不少,我们一起看看都加入了哪些成员?
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之间互相提提建议,完善作品。
2、教师:这么多生动形象的演员都就位了,咱们来一场精彩的演出吧!教师可以带着自己的教具玩具参与其中。
组织学生尝试着演一演,演出的过程中看一看谁的玩具设计的最能体现角色特点,不同的玩具适合什么样的情景呢?
也可根据自己制作的玩具即兴编创小故事、小型情景剧,体验演出的乐趣。
(五)拓展升华
教师:会演戏的玩具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同学们可以用这种艺术形式编排节目,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教具玩具:是啊,没准同学们中间就有我们家族的传承者呢!哈哈,希望以后能经常见到大家,再见啦!
教师:同学们,下课。
四、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对不同的玩偶艺术有所了解。
2.学生是否可以巧妙的利用材料特点,制作出会“表演”的玩具。
3.自己设计制作的玩具是否符合角色特征、主题情节。
五、教研提示
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既可体验单纯的纸质材料的制作,也可尝试多种材料的制作,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质感。
六、参考资料
知识窗
木偶戏: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在中国古代又称傀儡戏。中国木偶戏历史悠久,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汉族戏剧形式。福建闽南人称它“嘉礼”。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该类型木偶直到19世纪中叶得到充分发展,但用铁棒替代细绳来操纵的原始活动木偶仍残留在西西里岛等处。根据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演出的提线木偶歌剧在18世纪极其风行。
布袋戏:
又称作布袋木偶戏、手操傀儡戏、手袋傀儡戏、掌中戏、小笼、指花戏,是一种起源于17世纪中国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学者都认定布袋戏起源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广东潮汕地区与台湾等地流传的一种用布偶来表演的地方戏剧。布偶的头是用木头雕刻成中空的人头,除出偶头、戏偶手掌与人偶足部外,布袋戏偶身之躯干与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装;演出时,将手套入戏偶的服装中进行操偶表演。而正因为早期此类型演出的戏偶偶身极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戏之通称。早期许多的迎神庙会场合里,布袋戏是最常看到的民间戏曲表演之一。
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小词典
傀儡
1.亦作“ 傀垒 ”。比喻郁结在心中的闷气或愁苦。傀,通“ 块 ”。
2.亦作“ 傀垒 ”。用土木制成的偶像。
3.指木偶戏。
4.比喻不能自主、受人操纵的人或组织。
资源库
百度百科:
&frm=rdtself&fr=wrdsearch
七星瓢虫网:
立体纸偶、“东南西北”趣味折纸玩具
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偶、皮影等玩偶“演戏”的艺术形式,能够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2.运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有趣的玩具。并能用自己制作的玩具,进行表演,感受“演戏’带来的喜悦。
3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包含各种玩偶表演的视频)、各种纸偶、布偶玩具、准备不同的制作材料。
学生:纸张、手套、袜子等工具材料,收集自己喜欢的角色形象,便于自己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出适合表演掌中玩偶。
难点:如何根据故事中的角色,设计制作会“演戏”的玩具。
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对不同的玩偶艺术有所了解。
2.学生是否可以巧妙的利用材料特点,制作出会“表演”的玩具。
3.自己设计制作的玩具是否符合角色特征、主题情节。
教研提示
教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既可体验单纯的纸质材料的制作,也可尝试多种材料的制作,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质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 会“演戏”的玩具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