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精品课时训练
展开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预防犯罪课堂训练(四)
一、选择题
1. 刑法明确规定,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信息发布者将被视为犯罪行为。之所以判定该行为是犯罪,是因为 ( )
①该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该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德
③该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④该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
-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将未成年人的偏常行为分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三个等级,体现分级预防的理念。这告诉我们( )
A.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B.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对不良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C.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
D. 未成年人明辨是非能力差,难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表现在 ( )
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②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
③实施违法行为的对象不同 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定性为严重不良行为,规定要依法矫治。法律这样规定,是因为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会 ( )
①危害身心健康 ②滑向犯罪深渊
③受到社会排斥 ④遭受同伴谴责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对于涉嫌犯罪但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决不能“一放了之”,必须依法予以惩戒和矫治。材料启示未成年人应( )
①树立维权意识 ②打击违法活动
③远离犯罪行为 ④增强法治观念
-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下列观点正确认识了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联系的有 ( )
①它们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②两者都有一定社会危害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两者的必然后果 ④违法行为包含了犯罪行为
⑤前者触犯民法,后者触犯刑法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7. 九年级的小林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管教不到位,经常旷课,夜不归宿,沉迷网络暴力游戏,后因玩游戏缺钱,伙同社会上的青年实施抢劫并杀人,最后被当地警方抓获。从小林的成长轨迹中你得到的警示有 ( )
①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发展下去一定走向犯罪
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鸿沟
③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监管和指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四川省自贡市的黄某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他将自己在工作中复制下来的涉密内容,出卖给境外间谍机关。事后,黄某因犯间谍罪被法院判处死刑。这说明 ( )
A. 不履行义务要承担法律责任 B. 做出法律禁止的事情要承担法律责任
C. 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D. 公民行使权利时有尊重他人的义务
9. “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行为轨迹。这警示我们 ( )
①要珍惜当前的学习机会 ②大错不要犯,犯点儿小错无所谓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重视品德修养
④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所以要防微杜渐
-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某电大女生遭多名女生扒光衣服殴打拍照上传网络,几名施暴女生以故意侮辱妇女罪分别领刑2年半至6年半不等,其中3名被告案发时还未成年。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
A. 即便未成年,校园施暴者若触犯刑法也会领刑
B. 遏制校园暴力我们无能为力,只能依据法律
C. 避免与他人争吵,学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D. 面对校园暴力,要学会规避,善于巧妙化解
11. 因自己的汽车被其他车辆阻挡不能从车位驶出,一男子怒不可遏竟持砖头将“碍事”车辆砸损,被砸轿车损失价值为5800元。事发后,法院受理认定该男子行为已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其拘役4个月并赔偿损失。该男子连称想不到砸车竟会坐牢。这个案件启示我们( )
A. 未成年人无需尊法学法守法 B. 冲动型的违法不会导致犯罪
C. 民法是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D. 预防犯罪就要增强法治观念
12.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的少年犯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逃学旷课、与不良少年来往、夜不归宿、吸烟喝酒、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在受访者中逾 60%以上,而离家出走、看黄色录像、浏览色情网站、赌博、敲诈勒索的发生率也达到 40%以上。这说明( )
①有不良行为就会违法犯罪
②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③要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做到防微杜渐
④未成年人都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八年级(2)班的学生小浩,偶然跟同学进入网吧,但玩了一两次后他逐渐有了网瘾,经常放学后沉溺于网吧,后来发展到迟到、旷课。由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有限,小浩就把手伸进了同桌及同班同学的口袋。老师、家长多次对其进行教育,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去邻居家偷窃被派出所拘留。最终他因欠网吧老板许多钱不还,屡次持刀抢劫未成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小浩有哪些不良行为?
(2)小浩的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地位分别是什么?
(3)中学生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至少三条)
14、小丁是某中学学生。一天,他持刀将同班同学小王刺死。小丁为何会下此毒手?原来,他经常被小王欺负,但从没有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选择了报复。人民法院审理此案时,小丁因父母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加之其系未成年人,具有坦白情节,获得从轻量刑,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
围绕上述案例,某中学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⑴ 请你判断:小丁刺死小王的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为什么?
⑵ 请你组织:事后,小丁和小王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避免悲剧重演。对此,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
⑶ 请你行动: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15、 案例一: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所得的劳务费。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
⑴ 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⑵ 案例一、二的行为与案例三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
⑶ 为了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提出几点警示。
答案
1-5DABAD 6-10BCBCA 11-12DB
13、(1)跟同学进入网吧、迟到、旷课等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2)①“持刀抢劫未成年学生”属于犯罪行为。②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3)①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要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气、坏作风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②知错就改,成长过程中有了过错,一定要正视并勇于改正。③学会辨别和抵制不良诱惑,乐交诤友,不交损友。④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意识筑起我们人生的防线,预防违法犯罪。
14、 ⑴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或严重违法行为)。因为小丁的行为符合犯罪的三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⑵ 主题班会、黑板报、演讲等。
⑶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②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③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5、 ⑴ ①案例一肖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②案例二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③案例三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⑵ 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二者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⑶ 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优秀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