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244970/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作品简介,诗词内容,思维导图,庭中奇树叶绿花盛,思念怀恋,攀条折花欲寄远人,路远难致更增思念,重点赏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是一组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①滋②.攀条折其荣,将以遗③所思。馨香盈④怀袖,路远莫致③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⑥.
课下注解:①华:花。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②滋:繁盛。③遗(wèi):给予,馈赠。④盈:充满。⑤致:送达。⑥经时:历时很久。
庭院里有一株美丽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繁盛。我攀引枝条,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给予日夜思念的丈夫。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达丈夫的手中。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画面: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美丽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表达方式:环境描写。写出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炼字:“盈”字既写出奇树的花朵香气特别浓郁芬芳,非常珍贵,又暗示着主人公手拿花枝,站立了很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作用:本句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思念丈夫的主题。
(3)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本诗通过写思妇独赏叶绿花盛的春日美景时由物思人的场景,抒发了对远行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的忧愁、苦闷之情。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曹丕称帝,追尊他为武帝。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诸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及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曹操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得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所以诗一开头便是无限感慨。
*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①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②伏枥③,志在千里;烈士④暮年,壮心不已。盈缩⑤之期,不但在天;养怡⑥之福,可得永年⑦.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课下注解:①竟:终结,这里指死去。②骥:骏马,好马。③枥(lì):马槽。④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⑤盈缩:这里指人寿命的长短。⑥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⑦永年:长寿。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去的时候;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骏马虽然伏在马槽旁,仍有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 年迈的志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会永不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哲理: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
(1)(哲理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情感: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乐观奋发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2)(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3)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本诗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又被后人称为“文章之圣”。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道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贡献。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桢亭亭①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②凝寒?松柏有本性。
【课下注释】①亭亭:挺拔的样子。 ②罹(lí):遭受。
挺拔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不论寒风刮得多么猛烈,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对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难道松柏就不怕遭受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
·炼字:①“盛”字写出寒风气势的猛烈。②“劲”字写出松枝的刚劲。·表现手法:对比。以“风声”之“盛”和“松枝”之“劲”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松柏经寒风仍旧傲然挺立的赞美之情。
(1)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修辞:设问。诗人用一问一答,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地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品质。
(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情感:表达了诗人希望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也要有松柏岁寒而不凋的坚定品性。
诗人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在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领袖人物,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曹丕即位后,曹植被贬到贫困的海边。他在自己艰难不幸的生存环境中,看到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逐渐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有感而发,写下这首慷慨激愤之作。
梁甫行三国魏·曹植八方各异气①,千里殊②风雨。剧③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④象禽兽,行止依林阻⑤.柴门何萧条,狐兔翔⑥我宇。
【课下注释】①异气:气候不同。②殊:不同。③剧:艰难。④妻子:妻子儿女。⑤林阻:山林险阻之地。⑥翔:自在地行走。⑦宇:房屋。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平时就住在野外的草棚里。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狸和兔子在周围自在地行走。
自然现象:气候不同,灾害多样
边海人民:寄身草野,混迹山林
家园故居:家园荒芜,狐兔出没
·内容:写了边海人民无家可归,只能寄居荒野,过流离失所的困苦生活。·炼字:“剧”是“艰难”的意思,直言海边的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现状,抒发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炼字:“依”字把人们的恐惧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抒发了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表达方式:侧面描写。通过对狐狸、兔子在荒废的屋子里出没这一场景的描写,侧面表现出海边人民生活环境的困苦与凄楚。
(3)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本诗通过描述海边百姓的艰难生活,深刻地反映了乱世下层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惨痛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庭中有奇树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攀引枝条,给予馈赠,历时很久,珍贵的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其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教课内容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景链接,节奏划分,诗词诵读,诗句翻译及赏析,主旨归纳,思考分析,作者简介,翻译及赏析诗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神龟虽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