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展开一、说教材
1.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三国鼎立》,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内容在整本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课就要学习东晋南北朝时期相关内容了。因此,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水平,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西晋建立和统一及八王之乱。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著名历史人物等,提高历史地看问题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西晋的建立与灭亡,“八王之乱”及其危害。
难点: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原因
二、说教法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课件及影像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思考探究法
引导学生看书或思维分析探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意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选择了多媒体的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先介绍三国逐步灭亡的过程和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分析了西晋的统治腐朽从而导致述亡;因晋武帝分封、晋惠帝的昏庸无能才出现后面的八王之乱,因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才造成匈奴人灭了西晋及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十六国等。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的整体概貌。
五、说练习
针对我校学生整体素质,我设计了3个简单的选择题。
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和思考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设计,共2页。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八王混战,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