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456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456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456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后作业题
展开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对应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B.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热带荒漠
C.热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草原、亚热带荒漠
2.造成图中甲、乙、丙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B.光照C.水分D.土壤、地形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根、茎、叶器官中有一个或几个器官肥厚多汁,利于贮水,以便熬过干旱的植物。多肉植物在旱季时进入休眠状态,在雨季生长、开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依据相关材料推断,图中最不适合多肉植物生长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丁
4.图中丙地区自然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沿图中古丝绸之路方向,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6.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 )
A.盆地中部B.盆地边缘和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C.湖泊沿岸D.河流上游
下图是祁连山冰川分布玫瑰图,线条越长,表示冰川数量越多;阴影面积越大,表示冰川面积越大。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7.祁连山冰川面积与数量的分布特征是( )
A.东南多西北少B.南多北少
C.西南多东北少D.北多南少
8.东北部和西北部冰川数量相差不多,但面积差异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东北部比西北部( )
A.日照时间更长B.降水总量更多
C.太阳辐射更强D.蒸发强度更大
9.由图推断,祁连山冰川分布高度最低的方位是( )
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
垫状点地梅(下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该区域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11.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 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 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12.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区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500~4750米海拔处垫状点地梅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
A.大气温度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C.地面光照较差D.地面风力较小
鸟类有候鸟和留鸟之分,终年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鸟称为留鸟,随季节而迁徙的鸟称为候鸟。候鸟又有夏候鸟与冬候鸟之分,夏候鸟是春季飞来观测地度夏繁殖,深秋又飞往原地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该地繁殖的鸟类。冬候鸟是秋季飞来观测地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原地繁殖,待幼鸟长大后,至次年秋季又飞临该地越冬的鸟类。下图示意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除观测地外,与夏候鸟的另一栖居地相比,冬候鸟的另一栖居地 ( )
A.位置偏北B.昼长更长C.气温更低D.降水偏少
14.海拔200米左右的鸟类种数比海拔500米处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食物来源少B.受人类的影响大C.气候湿热D.光照少,孵化条件差
15.根据2018年卫星卫星跟踪器发回的信号,人们绘制出一只白鹤的南迁飞行路线轨迹图(下图)。该白鹤南迁过程中沿途地区植被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
A.非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D.垂直地带性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左、右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1)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
(2)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时,一艘由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径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材料二 大峡谷两侧的山顶上常年积雪,半山上是苍绿的针叶林,山脚下是红黄相间(10月、11月)的阔叶林,把喜马拉雅山脉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在大峡谷海拔2 500至3 200米之间的广大地区,有面积达上千平方千米野生原始天然红豆杉林。其美丽漂亮的树冠成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观赏型树种,所含的紫杉醇对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良好的疗效,应用开发前景可观。
(1)根据图文材料描述青藏高原的地形地势特征。
(2)高原东南部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农业生产呈现地域特色,请写出青藏高原两种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3)根据图文材料,请你为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作一简单规划。(至少答四点)
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时的地质年代是________代。
(2)该地质年代的典型动物是________。
(3)该地质年代_____植物代替了_____植物,____动物代替了____动物。
参考答案
1.A2.C3.B4.D5.B6.B7.D8.B9.A10.A11.D12.C13.C14.B15.B
16.(1)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4)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日照充足。
17.(1)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北部地势平坦,南部起伏较大;总体西北高东南低。
(2)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湿气充足。河谷农业、高原畜牧业(高寒牧业)
(3)峡谷地带水能开发;河谷平地水稻种植;开发珍稀药材;发展生态及各民族风情旅游。
18.(1)中生 (2)恐龙 (3)裸子 蕨类 爬行 两栖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后复习题,共1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练,共9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分级练解析版docx、培优分级练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同步分级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