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21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21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瓶、蜡烛、火柴、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在哪里》,谁能说说空气是一种怎样的气体?
(二)问题:你觉得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说说你的理由。(展开辩论,一定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三)揭题:空气中到底有什么成分呢?
二、猜想假设。
(一)认识实验器材出示培养皿、红墨水、三根蜡烛,一大一小去掉底的塑料瓶、火柴等。
(二)演示实验:教师根据教材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注意观察。
(三)猜想:让学生根据上面老师的演示实验猜想:哪支蜡烛先熄灭?蜡烛熄灭后剩下的气体还能支持燃烧吗?
(四)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猜想。
三、制定方案。
(一)同学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请你们各组分头设计实验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得最好。
(二)交流方案:师指导各组交流制定的实验方案。
四、实施探究。
(一)有了实验的方法了,大家开始实验吧!
(二)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五、汇报交流。
(一)全班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小塑料瓶内的蜡烛先灭,大塑料瓶内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熄灭后饮料瓶内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
2.拧开瓶盖,把点燃的火柴迅速插入饮料瓶内,看到火柴立即熄灭。
(二)以上现象说明什么?
师小结:空气中一种气体可以支持燃烧,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阅读资料,认识空气的组成。
1.那么什么气体支持燃烧,什么气体不支持燃烧呢?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的资料。
2.问:通过学习,你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知识?
3.讲解: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剩下的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六、认识空气的作用。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一)学生体验生命与空气的关系。
(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空气的应用。
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卡,谈谈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离不开空气。
七、拓展活动。
课下探究二氧化碳的特点和用途。
【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部分空气可以支持燃烧——氧气。
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氮气、其它气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五年级下册6 空气的成分教案设计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23 沙漏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重 难 点,器材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2017)三年级上册4 冬眠与迁徙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